(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 - 第211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渊也是一脸痛心疾首的模样,扭看向李世民:“二郎打算如何解决李隆基这个祸害?”

    李渊言语愤怒带着急切,就差把“这样的祸害可不能让他有登基的可能”写在脸上。

    李世民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阿耶,这我得好好想想。”

    老实说,听天幕说了大唐的将来,他还是属意李治上位的,换个人未必有李治得好。

    可选李治,不仅会现武氏窃国,还有李隆基惹的安史之

    若不选李治,承乾和青雀又能否担得起大任?

    唉……选继承人比他打天还难。

    武周时期

    武则天面无表,但周的气压却越来越冷,“婉儿,传朕旨意,明日起让所有皇孙郡主县主都去太学听课。”

    上官婉儿有些意外,怔怔地看着武则天,机械地回应:“是。”

    自天幕透漏神龙政变、唐隆政变、安史之后,武则天一直没有置太李显,也没对李隆基什么,上官婉儿以为武则天是在考验二人,没想到是放弃了二人。

    上官婉儿微不可察地松了气,没有李隆基,她是不是就不会死于唐隆政变?

    “朕可以还政李唐皇室,但太李显平庸,相王李旦懦弱,都担不起大任,朕决定在众多皇孙择一位聪慧灵之人立为皇太孙,待朕百年之后接任李唐江山。”

    大臣们刚到就听见这话,一时间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反应。

    ——李唐皇室、李唐江山,陛这话的意思是打算把国号改回来?

    ——不是,陛这话不是在说要废太吗?太要被废,这才是大事啊!!

    还是狄仁杰率先:“陛圣明。”

    择孙不择,陛又为自己争取到了不少时间,可真——圣明。

    况且太确实平庸,相王最的儿楚王李隆基,唉,知安史之后,实在无法以平常心看他。

    相王府

    十四岁,正意气风发的李隆基怒瞪天幕,他不能接受将来的自己会变成这样,而且将来是将来,现在是现在,为何要因将来未发生的事责备他?

    他现在又没这些事。

    一次次被天幕提起,还全是负面评价,自负如李隆基也坐不住了,“四哥(唐朝会爹叫哥),皇祖母会废了我吗?姑姑看我的神越来越吓人了。”

    李旦正在逗鸟,闻言也不抬:“儿啊,你的那些事,你姑姑没有直接提剑上门砍你,已经够给你爹我面了。”

    李隆基:“……那不是我的。”我现在还没啊!你还是不是我爹啊?

    李旦:“三郎,史书白纸黑字上写着呢,你还是自求多福吧,父王可帮不了你。”

    李隆基急:“那史书上还白纸黑字写着您将来是皇帝,若是现在的形势发展去,您将来可坐不上那个位置。”

    “三郎你怎么还看不清局势呢,自从天幕说安史之后,你就没有问鼎大位的可能了,你爹我就更没可能了。”李旦一边逗鸟,一边悠悠

    李隆基:“……”

    李隆基不服,太李显的四个儿资质平平,史书上都说最后是安乐和太妃韦氏立李重茂为皇帝,韦氏有嫡却立最年幼的李重茂,说明嫡已死,甚至那两个年纪大的庶也没了,才到李重茂。

    李重茂在位不足一个月,就被他和姑姑联手发动唐隆政变拉了来,若是这辈还和史书上一样,就算姑姑不帮他,他也可以把李重茂从龙椅上拉来。

    可是……为什么要有天幕这个变数。

    一切都变了。

    史书上写的很可能会化作泡影。

    李隆基心低落,他明明可以是大唐在位最的皇帝,也是缔造开元盛世的皇帝,却因为天幕的现,成了禁在相王府的笼鸟,前途无望。

    若任皇帝不是他爹,那他必死无疑。

    更可恶的是,他爹毫无夺储之心。

    【刘彻顺利平定安史之后,开始磨刀霍霍向周边的突厥、吐蕃,不过了多久,刘彻还是看那块草原不,看那些时不时侵的原的游牧民族不顺

    发兵的借也很好找——突厥、吐蕃趁着唐朝趁火打劫,尤其是吐蕃,居然趁着安史之,浑摸鱼,比突厥还可恶,突厥只是犯犯边境,吐蕃居然占领大唐的国土。

    刘彻: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吗?】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得漂亮!”不愧是我。

    唐太宗时期

    听了安史之早已憋屈得不行的武将纷纷:“居然连吐蕃都敢犯境,陛,应该将吐蕃也纳大唐的疆域才是,臣请战。”

    全都打来,看他们还怎么侵大唐。

    民尚书裴矩弱弱:“可是……国库没钱啊。”

    尉迟恭瞪大睛:“怎么会没钱,朝廷不是建了好多作坊吗?光玻璃厂就有七八个!!每天供不应求,玻璃都卖到大国去了,这还叫没钱?”

    “你当打仗的军费说来就来呢,大唐如今百废待兴,所有建设都需要钱,那些作坊是赚钱,可赚到的钱都投到别的地方去了。陛还说要多一些惠民的农免费借给百姓开荒,还有预防蝗灾、旱灾的费用……”

    裴矩一样样数着,数到最后,他都不想这个民尚书了,个个都找他要钱,哪里来的这么多钱啊?

    李靖在心里算了算,“那要何时才有钱?照这个投,用不了两三年大唐的况就能好转,而且还有盈利吧?”

    “是这样没错,至少也要两年后,国库才能充盈。”到那时还要留赈灾的费用、赏赐的费用等等,扣掉这些其他的才能拨去。

    打仗太烧钱了。

    【另一边,在大明顺风顺的武则天也遇上了阻碍——祖训不可违。

    武则天大发雷霆:要废除酷刑的时候你们怎么不说祖训不可违?要废海禁的时候你们也不说祖训不可违,怎么她要提自己人就开始说后不得政?

    合着对你们有益的才能废除,对你们不利的就不能废除?

    武则天: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hellokitty吗?

    武则天的态度,以及熟练运用东厂和锦衣卫迅速罢免了朝堂上的反对之心。

    一切都非常顺利,没有世家门阀来阻止她,没有宗室发动政变,大臣的权力全来源于皇帝,这觉,就一个“”字。

    为此,武则天还特意朱元璋。

    [武则天]:[朱元璋],老朱,你的大明国策是把各朝代的补丁都打上去了啊,大权在握的觉真不错。就连藩王问题都被你儿解决了。

    还有你儿可真有远见,自他之后,皇公主嫁娶都选小官或者平民,加上你定的皇帝死后让无妃嫔殉葬。

    连外戚的烦恼都没有。

    朱元璋听了前半句还有些自得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