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会
一年后,辰国皇帝病重驾崩,年仅一岁多的小太登基称帝,作为皇后的沈绿卿也顺利晋升为太后。
因新帝年纪太小无法亲政,沈绿卿以太后的份垂帘听政。
初次早朝,年幼的新帝穿着龙袍,坐在对他来说过于宽大的龙椅之上,他还什么都不懂,时不时就要动一
,侍立在旁的
人不得不压低声音哄他,希望他能乖乖坐着别动。
在龙椅后方挂着纱幔,纱幔后方是太后的座位。
沈绿卿端坐在宽椅之,目光穿透薄薄的纱幔,看着文武百官
跪行礼。
“皇上万岁,太后千岁!”
沈绿卿抬了抬右手,宽大衣袖晃动,带起的微风使得纱幔也跟着轻轻摆动。
“众卿,平
。”
……
而东唐在经过一年时间的休养后,百姓们的生活终于步正轨,被破坏的屋舍得到重建,荒废的田地也重新焕发了生机。
至于那些不幸逝去的生命,则永远地留在了人们的心里。
余袅袅和萧倦钱在东唐各地开设了多家倦鸟学堂,学堂不仅不收束修,还不拘
别同时接纳男女学生,如果是学习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还能得到奖学金补贴家用。
听说读书不仅不钱,还可能赚到钱,很多百姓都将自家孩
送去了倦鸟学堂。
只要不是农忙时节,学堂里永远都是坐满了人。
唐归兮准备开设科考,借此机会广收人才,她经常听余袅袅提起倦鸟学堂里的事儿,知学堂里有很多女孩
的学习成绩很优秀,但因为无法
仕而
到惋惜。
于是唐归兮大手一挥,直接将科考制度那条隻许男
参考的规矩给划掉了,改为不拘
别、只要是德才兼备之人都可参考。
此事一,惹得朝堂众人都很抗议。
早朝的时候,官员们跟唐归兮据理力争,想让她改变主意。
但唐归兮压就不听他们的。
不别人说得如何唾沫横飞,她始终都是那么几句话——
“朕是皇帝,朕说了算。”
“你们有提建议的权力,但朕也有拒绝听从的权力。”
“你们看不起女吗?正好朕就是女
,你们谁看不起朕?站
来给朕看看。”
怼得朝臣们气急败坏,却又不敢真对她怎么样。
最后他们只能憋着一肚气
朝回家。
新的科举制度正式颁布后,在民间也掀起了大的反应,大家都对此事
到震惊,女
参加科考,这可是前无古人的稀罕事。
但一想到东唐的皇帝就是个女,她武能安
文能治国,丝毫不虚男
,百姓们便又觉得这事儿不是那么难以接受。
科举开考的当日,很多女背着行
考场。
在余袅袅的鼓励之,凌海也去参加了科考。
只可惜凌海在学习上不甚,未能考
。
落榜后他不免有些失望,这反倒激起了他的斗志,他决心好好学习,一定要在次科考的时候上榜。
若他能考仕,还能把家里人也接到东唐来居住。
就算是为了家人,他也必须要更加努力。
东唐开国以来的第一次科考终于结束,经过层层筛选和一次次地考试,最后有九十九名学举,其
有男有女。
他们东唐的朝堂,成了新一批的栋梁。
今日恰逢秋,兴宁城
晚上会有灯会。
余袅袅和萧倦打算带着女儿去逛灯会,唐归兮得知后非要跟着一起去。
她既然要去,沈绪自然也要跟着。
于是一行五人换上寻常百姓的装扮,悄悄混了灯会。
街两边挂着形状各异的灯笼,每个灯笼上都挂有纸条,纸条上写有谜语,猜
谜底之人便可免费拿走灯笼。
期间还夹杂着许多摊贩,卖的东西也都是五八门,吃的用的玩的什么都有。
萧倦买了个拨浪鼓给自家闺女。
萧以宁小盆友显然很喜这个拨浪鼓,只要萧倦一摇拨浪鼓,她就会兴奋得手舞足蹈,发
咯咯咯的笑声。
萧倦将拨浪鼓递给她:“要拿好哦。”
萧以宁抱着拨浪鼓,白里透红的小脸
上绽放
更加灿烂的笑容。
唐归兮见前方聚集了很多人,好奇地挤去看了看,发现是有戏班在这儿搭建了一个戏台
,这会儿正在唱戏呢。
她立刻又挤去,衝余袅袅等人喊
。
“快来,这儿有人在唱戏,唱得可好听了!”
余袅袅很意外:“是外来的戏班吗?”
唐归兮:“对啊,听说是从玉京来的戏班,好像是叫奇……奇什么来着?”
余袅袅心一动,脱
而
:“是奇瑞戏班吗?”
唐归兮使劲:“对对对!就是他们!你听说过他们吗?”
余袅袅笑了起来:“何止是听说过,还是老熟人呢。”
她扭对萧倦说
:“走吧,我们也去凑凑
闹。”
“嗯。”
戏台周围聚集了太多人,有些人实在是挤不
去,只能爬到附近的树上、甚至是屋
上去看。
唐归兮在前边儿开路,生生挤
一条路。
沈绪随其后,萧倦一手抱着闺女一手揽着袅袅,免得她被人群给挤开了。
他们好不容易才挤到了前排。
余袅袅抬一看,发现戏台上正在唱戏的人正是刘思星。
她看起来似乎了
儿,
姿变得越发苗条,婉转动听的唱腔飘
开来,赢来一阵又一阵的喝彩声。
此刻唱得正是《琅王辽东行》,剧一波三折,引人
胜,台上布景亦是别有风味,与寻常戏班很不一样。
待唱到分,唐归兮忍不住跟着大家一起鼓掌叫好。
余袅袅也喊了一嗓:“思星,真
!”
戏台上,刘思星听到有人在喊自己的名字,她用余光往台扫去,一
便在人群之
看到了余袅袅和萧倦。
她动作不停,继续行云地往
唱。
待到剧落幕,看客们纷纷往抬上扔赏钱,大喊着再来一
。
刘启瑞上台来谢大家的支持,并表示今晚的表演到此结束,若大家还想在看,请明日再来。
见没有好戏可看了,看客们这次恋恋不舍地散去。
刘启瑞戏台,朝着余袅袅和萧倦作揖行礼。
“拜见琅郡王和郡王妃。”
余袅袅提醒:“我们现在已经不是大雁的琅郡王和郡王妃了。”
唐归兮双臂环,颇为自得:“没错没错,他们已经跟大雁没关系了,现在他们是我们东唐的开国公和国公夫人,你别再叫错了。”
刘启瑞急忙又行了一礼:“拜见开国公和国公夫人。”
(本章完)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