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童话 - 温柔童话_229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一年,她二十一岁。

    年底的最后一站,在河西走廊。

    史书记载,佛教从印度孔雀王朝起源,到达西域再经过河西走廊,最终东传,因此,这条路上的众多石窑,成为了文化史上的瑰宝,在时间的河熠熠生辉。

    郁绵踏上这一片土地时,想到的却是学时候,她在家看纪录片,那时候被时间的波澜壮阔所震撼,因而泪满面。她还清楚的记得,那时候她跟裴松溪说,她想来这里看看。

    没想到多年前的一句话,如今真的实现。

    只是……那个人,她已经很久很久都没见过了。

    考虑到团队的亚裔学生很多,这一次行程安排的非常凑,从天梯山石窟来,第二天就要安排返程了。

    在这里的最后半天,时间相对宽松,年轻人都是玩的午自驾去转了转,最后找到一个求姻缘的小寺庙,闹着要去看看。

    小寺庙里灯光黯淡,地上的蒲团沾了污渍,并不净,寺供养着许多盏明灯,烛光在半暗不明的光线里轻轻动着。半空挂着的许愿符垂落来,是人写的名字,祈求天地久,此不渝。

    同来的朋友纷纷求起了脱单。郁绵在旁边看着,凝视着灯盏里动的光焰,偶尔抬起,看了看陌生人许愿的心愿,不准备参与。

    但同伴们看她单独站在旁边,都来劝她,把笔递到她手里,非要让她写自己和喜的人的名字。

    郁绵低笑了笑,想了很久,最后只写了一个人的名字。

    同伴有些不解,问她为什么不写她的名字,她只笑了笑,没有说话。

    从求姻缘的小寺庙里来,时间已经不早了。

    同行的人大多掌握了野外生活的技巧,一群人晚上围在篝火旁吃饭,火光温温柔柔的映照在每个人脸上,就连呼啸而过的朔风似乎也少了一寒意。

    他们一直在聊天,有人说到前不久在南的经历,郁绵没太注意听。她在看一份阅读报告,看到了一句话,说的是,生亦时时在即,死亦时时在即。[注1]

    她在这一瞬间被动。

    她忽然想起那一日在雨,裴松溪跟她说,她会比她先老去,先死去,问她是否会害怕。

    那时她当然是怕的,也是抗拒的,甚至哽咽着求她不要再说去。

    可是那个人神依旧是冷清淡漠的,极为理智的角度往说,说的都是她所害怕的,说世事无常,时间逝,凡人难抗生死。

    说她是正在绽放的那一朵,而她即将败落。

    那一刻,她无法勇敢的跟她说她不怕,说她不曾畏惧,可是现在……两年多的时间过去,她见过很多很多的人,走过很多很多的地方。有时候在经历了千年时光的古建筑里,似乎能看到光般匆匆逝,当年的人不在了,昔日的似乎还在,文字里记载的也依旧。

    有的困惑渐渐有了答案。

    人这一生,譬如蜉蝣,本来就没有天地久,生亦在即,死亦在即。

    她要的,从来都是此刻当而已。

    她从书包里拿明信片,借着火光,慢慢写她的答案,心里是前所未有的坦然宁静。

    同伴们聊了很久,聊到三三两两聚坐成团,悄悄分享着彼此的小秘密。只有她有些不合群的坐在旁边,仰起看天上的月亮。

    明亮素净的光,皎皎如霜的月华。

    仰起看月亮的女孩侧影清瘦净,从饱满的额,到翘的鼻梁,再到线条弧度优颌,正好连成一条直线。清清冷冷的月光落在她脸上,半隐半明之间近乎一尊沉默优的雕像,只有天上那皎皎素月而已。

    ‘咔嚓’一声,同伴拍照的那个人又偷偷给她拍了一张,笑着嘲讽她:“这傻姑娘,又在看月亮了。不知的,还以为月亮上住着她的人呢。”

    郁绵笑着扑过去:“你又偷拍我,照片给我,我要删了。”

    她说要删照片,可是看到的时候却又分外不舍了。

    一望无垠的广袤戈上,天空上那圆月空灵澄净,而她在月的剪影清远疏朗。光线和构图都无可指摘,极了。

    最后,她没有删除照片,反而把这张照片发到了自己的手机上。

    她拿那张照片发了一条朋友圈。

    至于什么字……她想了很久很久,在手机屏幕上打又删掉,如此反复几次。

    那个人会看到的吗?

    她会看到的吧。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