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华 - 第三十七章 愧疚的傻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我这就去。”李文山起来,先将李夏从桌上抱来。

    “等等!”李夏拍着哥哥的,“你先去找一趟秦先生,跟他借十两银,把银拿给洪嬷嬷,让她打人用,有钱好办事。”

    洪嬷嬷送走李文山,着那包散碎银,心里一阵接一阵的发泪淌成两行。

    这些年,对这个家,对太太,她已经死了心了。

    钟婆不是个好东西,她是拖着老爷,拖着这一家给她当孝贤孙,她早晚得害死老爷,害死这一大家,可太太三从四德,只听老爷的话,老爷里,全天对他最好的人,就是钟婆,太太里,全天最好的人,也就成了钟婆,老爷瞎,太太自己不,她多说一句,太太反倒说她心里恶念多……

    她原本都看开了……

    太太福命好,大少爷这么大,就这样明心亮,这样能……

    洪嬷嬷再次掂了掂那一包碎银,大少爷才这么大,就这么明白通透,这样知世故……这真是太太的大福气。

    洪嬷嬷打开荷包,挑了两小块碎银来袖好,藏好银包,门往后厨找唐婆说话去了。

    ………………

    当天午,钟嬷嬷就病倒了。

    徐太太带着四分兴三分愧疚三分不安,以及对那四分兴的十分自责,亲自看着人请了大夫,一遍遍看了脉案,亲手熬上药,吩咐李冬看着。

    又让人拿了一把大钱去寺里给钟嬷嬷上平安香,一会儿一趟往钟嬷嬷屋里问安,简直不知怎么才能安抚自己那颗纷愧疚的心。

    李夏和六哥李文岚对坐,手里描着字,心思却都在来来回回禀报钟嬷嬷怎么样了的小九儿上。

    李县令从前衙回来,徐太太先说钟嬷嬷的病,请的哪位大夫,怎么说的,脉案如何,她和冬儿怎么亲手煎的药,钟嬷嬷只喝了小半碗等等等等,事无细都说了一遍,一边说,一边瞄着李县令的神

    李县令板着脸听到一半,就有些耐不住,直起上想过去看看,抬看到对面正盯着他看的大儿,抬起的脚又落了回去。

    不能去,他一去,这上尊卑就又了,为了山哥儿的前程,也为了全家的前程……

    唉,这事都怪他,光想着低调,没跟嬷嬷说山哥儿伴读这事,嬷嬷要是知这是为了山哥儿好……哪还会计较这些?

    嬷嬷为了他,为了这个家,什么都肯,连命都能舍得的……

    徐太太见李县令只是嗯了一声就吩咐摆饭,竟然没象从前那样,一听说钟嬷嬷病了,就要立刻过去,饭不吃茶不喝,象孝一样亲自在床前侍候,心里又惊又喜又忐忑,压着满腔复杂到完全理不清的绪,努力摆一脸平和。

    李夏瞄着一脸担忧焦急却以为自己板住了的阿爹,再看看六分兴四分忐忑却也觉得自己一脸平和的阿娘,心里一声叹,她爹她娘这一对老实人哪!

    李县令耐着吃了饭,又教训了李文山几句,再评了几张李文岚的字,这才说要去走走。

    看着她爹背着手,严肃着脸了门,李夏冲李文山悄悄使了个,李文山忙站起,借要回去念书,了门。

    李夏悄悄榻,贴着灯影溜门,刚跑了几步,就被李文山一把揪住。

    “阿爹往那边……”李文山里闪着兴奋的八卦,往旁边钟嬷嬷居住的上房指了指。

    阿夏一使,他就知她什么意思了,肯定是要跟着阿爹,看他什么去。

    李夏连连,示意自己走前面,两人猫着腰,一前一后,鬼鬼祟祟溜到钟嬷嬷的正房廊,溜到窗竖耳听动静。

    “……我知,我老了,不用了,你们一家都嫌我碍了,我知……”是钟嬷嬷压着悲伤,带着哭腔的声音,“等好了,我就家去,我这辈有什么求的?只要你好,你们爷几个好,我有什么求的?你也不用这样,等好了,我就家去……”

    “姨母,您别这么说,是我……这事都怪我,我没跟姨母说清楚。”李县令的声音又急又痛。

    “姨母,我是您一手养大的,我是什么样人,您最知,姨母怎么能这么想?姨母又不是不知,我心里,是拿您当亲生母亲一样看的,生不如养,您就是我阿娘,我哪敢……”

    钟嬷嬷哭了声,“明哥儿,要不是你,当年你娘死的时候,我就一碰死了,都是为了你,那些年,为了护着你大成人,我吃了多少苦,九死一生……

    你娘命苦,我这命,比你娘苦百倍千倍啊,那些年,我成天背着人哭,我要是替你娘死了多好,一死百了,活着苦啊……都是我命苦……

    你放心,好了我就家去,我活着,就为了你好,你如今……你觉得好,我碍着你了,我走……你也大了,有媳妇有儿,一家亲亲,不是早年孤苦一人……我这就家去,你有媳妇有儿……”

    钟嬷嬷一边念叨一边一声低一声哭的十分凄惨。

    “姨母,您这样,儿怎么受得住?”李县令也哭起来,哭声话声夹着膝盖撞地的闷沉声。

    李夏急忙示意李文山往里看看,李文山探看了一,冲李夏示意:他俩的爹跪了。

    “都是儿的错,没跟姨母说清楚。”李县令带着哭腔。

    “姨母,你听儿说,儿对姨母,没有半分嫌弃,要是有,就让儿天打雷劈!姨母,您听儿说,今天这事,是儿的错,儿该先跟姨母说,姨母,这都是为了山哥儿……”

    李县令将李文山如何得了秦王青,如何被秦王邀请到万松书院读书,罗帅司如何因为山哥儿被秦王邀请伴读这事,特别拨了公使钱,山哥儿未来如何不可限量等等,详详细细说了一遍。

    “……姨母,皇上最疼王爷这个幼弟,太后以贤德闻名,姨母,山哥儿得了王爷的青,以后这前程,不可限量,绝不会象儿这样,蹉跎半生……都是儿没本事,才……这些年一直委屈姨母。”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