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华 - 第二十八章 挖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每逢各县县令被召杭城这天,罗帅司边几位得用的参议就特别忙,罗帅司也有意放几个参议去应酬诸属官,他们通过他的参议打听关说,他同样能反过来打听,同时递一些明面上不能说的话。

    和闪参议好的几位县令换了便服,几个人包了邻西湖的望月楼上一间雅间,赏着西湖上的碧叶粉荷,饮酒说话。

    饭后来,富县黄县令悄悄拉了拉闪参议,两人落后几步,黄县令低低:“有几句闲话,今天巧了,我的车和横山县李县令家的停在了一起,我有个随,是个本份人,听李县令的车夫和随坐着闲磕牙,竟然提到了闪知府。”

    说到这里,黄县令停话,左右看了看,“说是李县令如今用的两个师爷,有一个好象是姓卜,原在闪知府门当差,因为替闪知府背了黑锅,才不得不另寻东家,到了李县令边。”

    “真是胡说八!”闪参议听的心里一惊,面上却是丝毫不,“这些人就是!李县令初来乍到,只怕是还没腾手来收拾他们。多谢黄兄!”

    “哪里哪里!”黄县令哈哈笑着,两人又闲话了几句,揖作别。

    闪参议回到衙门,一屋脸就沉来了,他堂兄在知府位置上熬了十年了,这一任格外努力外加费力打,得了两个卓异,如今正想方设法要调,为了这,他还求过罗帅司两回,如今正是节骨上,竟传闲话!

    堂兄那么谨慎的人,能有什么黑锅?

    “闪参议在不在?”门外,朱参议慢腾腾问一句。

    “在!朱兄请!”闪参议立刻风满面,亲自打起帘,微微躬朱参议。“朱兄今天回来的早。”

    “我没跟老陶他们去,”朱参议一半旧棉袍,微微抠搂着背,看起来活象私塾里的老学究,“有个京城的旧友,就是江南东路李漕司府上的事赵大,从前在京城时,闲的时候多,那时候他也闲,我俩常凑一起,温一壶老酒,能闲唠半夜。”

    朱参议在闪参议对面坐,闪参议沏一杯茶,双手捧给他。

    “赵大这趟来,特意和我说了件事,”朱参议待了和赵大的关系,直正题。“李漕司的幼弟,如今是咱们两浙路横山县县令,这你是知的,李县令请的两位师爷,一位叫卜怀义,一个叫陆有德,说是从前在令兄闪知府门过钱粮师爷。”

    闪参议听朱参议说到这里,想起刚刚黄县令那番话,脸就有些变了。

    “你也听说了?”朱参议一向极擅查颜观,闪参议,“说是替家兄背了黑锅被迫另谋生路。”

    “就是这话,如今横山县衙不少人都听说过这话,你既然知了,那就好!”朱参议站起来,又待了一句,“横山县也是个手通天的地方,可别大意了。”

    “多谢朱兄!”闪参议揖到底。

    ………………

    李夏和两个哥哥赶到和阿爹约定的茶楼不远,就看到梧桐满脸红光,正和一名锦衣华服的事拱手客,一看到李文山,急忙示意事,“我们五爷来了!五爷!这是王同知府上事,来给咱们送礼的!”

    “这是什么话!”李文山顿时脸一沉,发火了,他看到梧桐就没好气。“王同知是上官……”后面的话,李文山还没想好怎么说,梧桐比他更恼,当场撂了脸,“当真是……五哥儿大了,不比从前,如今这脾气,可见涨的厉害!算我多事儿!”

    梧桐是钟老太太的,一向觉得,整个李家,除了老太太和老爷,就数他最有脸面,这会儿当着王同知府上事的面,被李文山这一沉脸一呵斥,只觉得大跌面,不翻脸不足以挽回颜面。

    “请五爷安!给六爷请安,给九姑娘请安!”王同知府上的事灵动之极,急忙上前,声见礼,打断了梧桐的翻脸,“五爷真是风采众,都怪小的,是小的没说清楚。我们太太听说两位爷和两位姑娘都到杭城来了,就说要请五爷六爷和两位姑娘们过府洗尘,可我们老爷说,五爷六爷和姑娘们这趟来事多,只怕没空,我们太太就打发小的送几匣心,另有几样玩意儿过来,我们太太说了,人虽没见到,礼数可不能短了。”

    “多谢你家老爷太太,这趟确实匆忙,趟再来,一定专程登门给你们老爷太太请安,只是,这些礼……”李文山正要推辞,李夏从后面悄悄拉了拉他,李文山的话顿住,阿夏拉他,这意思是……收?

    “……实在不敢当。”李文山这话到嘴边,就变了。

    “一小玩意儿而已。五爷天姿众,他日必定青于蓝……”事见李文山这么快,意外之,赶奉承客

    李夏拉着六哥李文岚的手,目光越过事,看向已经开始往他们车上搬东西的几个随,这些礼,可不是几匣心和几样小玩意儿那么简单。

    王富年家资富,是个袖善舞、八面玲珑、极擅理财的,她把他压在侍郎的位置上好些年,为的是留给儿提拨重用……

    又想远了,嗯……这真是送上门的好机会,王同知是上官,却给她们送礼,嘿嘿……

    李夏珠慢慢转过去,再转过来,看看客气恭敬的事,再看看一脸恼怒不自在的梧桐,心愉快,这个王富年,总是这么善解人意!

    去杭州时,李县令心忐忑,回去时却是意气风发。

    回去路上,李县令看着朝气蓬的儿,越看越满意,忍不住和儿并行,将公使钱的事说了,“……钱不钱的都是小事,”李县令虽穷却是个有骨气有格调的,一向不怎么把钱放里。“关键是这份重,没想到你竟然投了王爷的脾气,王爷是了名的贤王,他边也都是些少年俊才、博学之士,你跟在他边,肯定能有不少,这是你的……福份所致。”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