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吏 - 第74章 审当赏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esp;&esp;听闻黑夫有事请教,喜完全转过,看着黑夫上沉甸甸的钱袋,笑:“哦?莫非是对赏赐之数不解?”

    &esp;&esp;方才在县狱堂上,除了宣布黑夫升为上造外,喜还宣布了对湖亭众人的赏赐。

    &esp;&esp;这起案件里,贼人虽有六人,但四秦人二楚人,且没有杀人劫财,依然不能构成“群盗罪”。除了盗墓贼的目“猩”是通缉令上的案犯,值黄金20两外,那三名秦国盗墓者,各值7金。而死去的楚人盗墓者,以及楚国小男兴,因为是外国盗贼,各值2金。

    &esp;&esp;所以盗墓贼们合计赏45金。

    &esp;&esp;这次分金,可不像上次与垣柏的私人赌约一样,由黑夫说了算,而是官府照湖亭众人的功劳,将赏金分成几份。

    &esp;&esp;黑夫作为亭,更一手促成了这次缉捕盗墓贼成功,居功至伟,可独得20金!

    &esp;&esp;求盗东门豹参与了擒拿盗墓贼的战斗,又是亭副手,可得7金。

    &esp;&esp;小陶、利咸也参与了战斗,每人可得5金。

    &esp;&esp;季婴虽是邮人,但匿名信事件因他而起,再加上报案有功,赏4金。

    &esp;&esp;鱼梁也参与了报案,赏3金。

    &esp;&esp;就连亭父蒲丈,也因为在众人外时看守亭,得 1金。

    &esp;&esp;如此分来,湖亭众人都得到了一些钱,皆大喜。

    &esp;&esp;小小安陆县,当然没太多黄金储存,所谓的金几两,更多是作为一大面值的货币称量单位,实际发放时,仍是给等价的半两钱。

    &esp;&esp;此外,还有捕获匿名投书者去疾的赏赐,两个臣妾。黑夫他们声称自己不需要臣妾,请求市价换成钱,于是又发来8600钱。黑夫独得4000钱,其余的钱,照湖亭众人在寻觅投书者一事的功劳分了。

    &esp;&esp;于是,两者加到一起,黑夫就得到了15520半两钱的款!千钱一畚(běn),也够装十五畚了……

    &esp;&esp;一两为24铢,半两12铢,一铢为065克。一枚秦国半两钱,大概重8克。

    &esp;&esp;这些钱摆在面前,也是一大堆,重达一百多公斤,黑夫的钱袋只能装四千多钱,其余都得雇车运回湖亭去。

    &esp;&esp;对那些赏钱的分,黑夫是一意见都没有的,他来找喜,另有其事……

    &esp;&esp;黑夫拱手:“我对公士去疾因匿名投书被罚三甲一事,仍有些疑惑,想当面请教狱掾!”

    &esp;&esp;……

    &esp;&esp;“公士去疾?”

    &esp;&esp;喜微微一愣,看着黑夫:“是你依照投书罪,亲手缉捕了此人,有何疑虑?”

    &esp;&esp;黑夫斟酌着语气:“去疾虽犯了投书罪,罪当罚,但他投书并不是为了诬告、诽谤,而是为了举报罪行。若无去疾举报,吏绝不可能将贼人一网打尽,且去疾被缉拿归案后,对罪行供认不讳,并积极协助吾等破案,不知律令可有……”

    &esp;&esp;“可有使其减轻罪责的律条?”喜猜了黑夫想说什么。

    &esp;&esp;“然。”黑夫应

    &esp;&esp;他自认为是一个有良知的人,对去疾被罚颇为同。因为黑夫觉得,这件事里,去疾并无过错,再加上去疾家尚有怀的妻,家境也不富裕,他更是过意不去。

    &esp;&esp;喜却:“黑夫,你可知这投书罪,是何时定的?”

    &esp;&esp;黑夫摇摇说自己不知。

    &esp;&esp;喜便:“这条律令,乃是商君新政,为我国定法度之初便制定的。当时邪之人见律令严苛,便妄图匿名投书,诋欺万状,谩上侮,无所不至,使得律令一度被扰。于是商君便令,对于匿名投书者所告之事,一概不予受理,在未抓到匿名者前,连打开看都不行,一旦抓到投书者,就要重罚!”

    &esp;&esp;黑夫恍然大悟,原来这项律令有这样的历史渊源啊,从那以后,秦国就对匿名举报信一刀切,即便是“畏贼不敢告而投匿名书俱实”者,也认为是“此虽极轻,而告讦之风不可”,照旧该抓抓,该罚罚。

    &esp;&esp;秦国这样,或许的确起到了“诬告之源,杜欺之路”的效果,让那些诬告诽谤之人不敢造次。但黑夫依然觉得,这置,有些生和一刀切了。他很想知,秦国有没有类似后世的的规定,案犯主动协助警方调查,或能减轻罪责?

    &esp;&esp;然而,喜却打破了他的幻想,在秦律里,可以减轻罪责的况只有三,一是今日才现过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因为少年人多是被教唆犯罪,没有刑事责任能力。

    &esp;&esp;其次,便是过失犯罪刑从轻,主要针对官吏,无意违规和有意怠政的罚完全不同。

    &esp;&esp;其三,便是自首减轻罚。秦律规定,凡携带所借公外逃,主动自首者,不以盗窃论,而以逃亡论

    &esp;&esp;这其,并没有适合公士去疾的减免选项。

    &esp;&esp;黑夫顿时默然,过了一会,才轻声:“为吏之上,不是说为吏者,要审当赏罚,毋罪无罪么?”

    &esp;&esp;“去疾有罪无罪,不由你我判定。”

    &esp;&esp;喜皱起了眉,重复他的禅:“只由律法判定!”

    &esp;&esp;“律法就不会有错漏和生的地方?”黑夫有些不服,这一刻,后世对匿名举报者的奖励,与秦代的惩,两者之间产生了无法调和的矛盾。

    &esp;&esp;“即便有错,那也得由咸,由廷尉、御史府,由大王来更改,你我只有执行的责任,并无指摘律令的权力!”

    &esp;&esp;喜沉脸来,对黑夫训:“律法者,天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吏者,民之所悬命也。”

    &esp;&esp;“黑夫亭,汝乃秦吏,只需依律法办事,切勿生不该有的同之心!你如今初任亭,便破获大案,日后前途无量。还望你记住《为吏之所说的,慎之慎之,言不可追,勿要再曲解律令,生妄念来!”

    &esp;&esp;言罢,喜便朝黑夫,挥袖而去。

    &esp;&esp;黑夫也知此事是自己天真了,在堂上听到未成年人可以减罪,还以为律令还有其他人、灵活运用之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