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妻薄情 - 我妻薄情 第9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家父师承李御医,后于惠民药局医士。”

    太医院架构如:院使,秩正三品,同知,正四品,院判,正五品,典簿,正七品,御医正八品,共十八人。

    换言之,全天能被称为太医的,只有二十几个人,平且不说,地位却不容置疑。

    不过,太医院不可能只有二十几个大夫,更多的是没有品级的医士和医生。医士的地位要于医生,评判标准是考试——“三年大考,分三等,一等补医士,二等补医生,三等发院习学”。

    李御医能获得八品的品阶,平已经十分不差。

    他五十六岁因母亲重病,舍弃太医院的良好待遇,回乡侍奉母亲。

    程家与李家均为山西大同府山县人,程父在程丹若祖父的打,跟随李御医学习医术。

    学成后,由李御医举荐,在当地的惠民药局(官方设立的救济贫民的机构)个小小的官医。

    所以说,程丹若投的胎运气不错,等同于市立医院医生的女儿,父亲的师父还是协和的大佬。

    只可惜遇到了战争。

    纵然如此,这样的也叫顾太太缓和了面,赞:“果然家学渊源。”

    “不敢当。”程丹若十分谦逊。

    顾太太却叹了气,拍拍她的手,故作无奈:“有什么不敢当的,兰娘要是有你一半懂事,也不会跌山去。”

    戏来了。

    程丹若打起神,:“前儿了雨,山上的青苔犹未透,顾姑娘怕是踩到了,才不慎跌跤,并不是贪玩。”

    “噢?我还当她看见了什么儿蝶儿,这才顽呢。”顾太太讶然。

    程丹若想一想,笑了:“我记得山上有个亭,她许是想坐一坐,台阶又……”

    顾太太仔细打量她片刻,满意一笑:“竟是错怪她了。”

    她轻描淡写带过这茬,又问了几句“平日读什么书”之类的家常,自然而然地结束了闲聊。

    正院也到了。

    黄夫人正在等她。两人互相见礼问好,熟稔地寒暄。

    “兰娘的伤要不要?”黄夫人首先表示关切。

    顾太太:“无妨,请金老大夫看过了,说好好养上十天半个月就好。”

    “没事就好。”黄夫人应着,朝程丹若笑了笑,“丹娘来得正好,去看看柔娘和婉娘吧,你们妹也该一说说话。”

    “是。”程丹若识趣地告退。

    她走得慢,远远的,还能听见顾太太的声音:“这事得多谢丹娘,若不是她恰好路过,那傻丫还要吃大苦呢。”

    “她一向心,没给您添麻烦就好。”黄夫人笑

    两人说着了屋,听不见什么了。

    程丹若的角微微一翘,绕过游廊,穿过月亮门,就到了旁边的小院。这里叫锦霞院,居住着陈柔娘和陈婉娘,以及她们各自的姨娘。

    两位小是主,住朝南的二层小楼,两个姨娘算是仆,只能住东西厢房。如此尊卑分明,亦是方便陈老爷过来一些少儿不宜的事。

    今朝天气好,陈柔娘和陈婉娘聚在一,在窗针线。

    “我来看看两位表妹。”程丹若说。

    陈柔娘眸光闪烁:“倒是稀客,雀儿,上茶。”

    “哎。”丫端上茶,气腾腾,香味却寡淡,一闻就知不是好茶。

    程丹若不动声,欣赏她们的绣活:“这帕绣得真好。”

    “最近孙师傅教了她的独门绣法。”陈婉娘仿若随意的应答,“说是就凭这一手本事,女红就算小有所成了。”

    孙师傅是陈家为女儿聘请的女红师傅,原是苏州织造局的绣女,因不了活计,才离了织造局,陈家的西席。

    她的苏绣乃是一绝,活计栩栩如生,一小件就能卖上几十两银。

    陈家女儿虽然无须靠手艺过活,但今后嫁,为夫家人上几件东西,便能显在女红上的本事来,叫人看三分。

    这是炫耀,毫无疑问。

    程丹若:“是吗?”

    “当然。”

    “那真不错。”

    平淡的敷衍。

    陈婉娘丧气不已。每次都这样,这个远房表明明穷酸得要死,却总装一副淡泊的样,嫉妒一又怎的,她难不该嫉妒自己吗?

    真讨厌。

    陈婉娘气鼓鼓地坐回绣棚前,不理她了。

    程丹若摇了摇

    文艺作品的宅斗:句句药,药栽赃,幽会捉,落暗算。

    现实生活的宅斗:初生相

    虽然寄人篱,免不了被拉踩取笑,但姊妹间的相并不算难。

    或者……不算太难。

    “哎呀,表姑娘在这儿,真是巧了。”楼纤纤袅袅走来个女,红绫袄白绸裙,一双翠绿的金莲鞋。

    陈婉娘立即笑了:“姨娘。”

    “夫人叫我了鲍螺,我留了些,专门拿来予你吃。”她是墨姨娘,容貌不算尖,却生得温婉可人,女儿的鼻尖,又笑,“表姑娘也尝尝。”

    带骨鲍螺是苏州小吃,用和蔗浆成,上的纹路宛如螺蛳,即化,非技艺超之人不来这么难的心,是墨姨娘在“娘亲”那边学来的手艺。

    平日里来了要客,陈老爷或黄夫人就会叫她厨,鲍螺,多半能得到客人的称赞。

    程丹若也不装清,欣然:“看着味,多谢姨娘了。”

    墨姨娘微微一笑:“不敢,妾只有这些手艺拿得手。”

    她谦逊,程丹若却不敢当真。

    说起来,整个陈家最有文化平的,不是黄夫人,而是墨姨娘。她叫墨心,正是传说的瘦

    据说她年纪很小就被卖了,自小与妹们一学艺,读书、焚香、弹琴、烹饪样样通,还缠了一双三寸金莲。

    调教有成后,被商人重金买,赠予达官显贵。

    墨姨娘是之前的上官赠送给陈老爷的——准确的说,是上峰的老婆,商人前脚送瘦,她后脚就给属发了一个。

    好的属,要懂得为上峰分忧。

    陈老爷不算好之徒,不过江南有养瘦的风气,又是上峰所赠,就把人带回了家。

    黄夫人自不喜这等狐媚之人,奈何上峰是现,不能徒结仇怨,只好忍了,准备调职后再转送给别人。

    墨姨娘呢,心里也清楚,她这样的女人没有别的路,不可能有人给她赎,家人也早已拿了她的卖钱不知所踪。

    终其一生,她不是给这个人小老婆,就是给那个人小老婆。

    转手越多,越不值钱。

    她能怎么办?最好的路,就是趁着年轻还值钱,赶给某个男人生个孩,抓住他的心,好不被转卖。

    片瓦遮,不至于沦落风尘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