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明 - 戏明 第479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后有了足够多的土豆良或者其他新作,肯定也会先考虑现在这批投资西北相关产业的商贾。

    这几年辣椒只是京郊几个村落能收到一,像石坳和金生家那个村的村民就因为家家辣椒还发了一笔小财。

    不说大富大贵,至少盖两间砖瓦房以及供孩读书是不愁的。

    可这量对于偌大的大明餐饮市场还是太少了,不少人都正抓耳挠腮地琢磨怎么多一些辣椒。

    现在有人给他们指了一条明路!

    一时间不少京师商贾都齐齐前往皇庄想看看这门生意是不是真的有搞

    这一去之,钱袋就被掏空了。

    辣椒生意和生意好不好先不说,这皇庄是真的会生意,光是吃饭就有许多样,从皇庄提供的基础免费餐到价格不等的宴席一应俱全。他们都是有有脸的人,哪里好意思像那些个穷学生一样只吃免费餐?

    更何况隔定的是最上等的席,我们要是定次一等的岂不是很没面?!

    于是这些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钱的家伙全都定了最好的席面。

    接着想到皇家园林诗作对的风雅人被引着往左走,想参观西北产业规划展示区的投资客被引着往右走,两边都很符合他们期盼的活动在等着他们去玩耍。

    皇庄游玩活动只开展了小半个月,文哥儿就带着一批筛选过的投资意向书去找他会试恩师周经聊天。

    聊天的主要容是这样的:有人非要投钱建设大西北,我们要不要安排一

    周经:“…………”

    我信了你的邪!

    别以为他不知文哥儿是怎么忽悠人的,他可是派的年轻人皇庄查探况。结果他派去的人里有不少人满面红光地回来,纷纷眉飞舞地表示要介绍熟人去西北辣椒!

    连于计算的官吏去盯了几天后都被他给霍霍了!!!

    不过既然文哥儿都已经把饭喂到嘴边了,也没有不吃的理。他们早些年持开法不就是为了维持边境的粮供应吗?

    只要这些商贾是真心想去那边发展相关产业,运输线会稳定起来的,百姓也会更愿意在当地定居。

    周经:“你都忙活这么久了,岂有不支持的理?”

    倘若河西走廊真的能实现自给自足,对朝廷来说都是减少了大的开销。

    要知光是运粮的开销就比粮翻了好几番,因为官场里有吃“损耗”的传统,粮发地运送到目的地,一路上可能会有达七八倍的损耗。

    至于这些粮真的是路上坏了漏了,还是被沿途那些个大耗吃了,那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懂的都懂。

    但凡能少运一石粮,对朝廷来说兴许就能节省十石粮!

    这大抵也是海运逐渐被废止的原因之一,走海路只有沿途市舶司能勉捞一笔,平时通常都是直上直,哪有漕运有赚?没法捞钱还要担责任(海上可能遇到风浪),谁会傻到去支持这事?

    要不然《诗经》怎么会唱“硕鼠硕鼠,无我黍”呢?

    这样的硕鼠古来有之,谁都拿他们没办法。

    你拟定相关律法条例的速度远跟不上他们巧立名目钻空的速度。

    周经知文哥儿这件事要是成了,说不准会让不少人心生不满。

    甚至可能成为那些人的刺。

    周经看着文哥儿稚气犹存的脸庞,不由又多宽了一句:“此事办得成便办,办不成也不必太放在心上,这本就不是你的本职差使。”

    文哥儿认真:“我晓得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嘛。”

    作者有话说:

    文崽: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

    更新啦!

    今天虽然没能早起,但是更新时间变早了!

    明天一定早起!

    注:

    1硕鼠硕鼠,无我黍:自《诗经》

    2关于文崽的年龄,前面作话提到一,因为有的人错了一两位数的加减法,文里现了一微不足的小问题

    所以现在文里关于年龄一律采用模糊大法(bhi

    但是他肯定不是十岁,也肯定不是十三岁,他是于十一岁和十二岁之间的模糊状态!(振振有词

    数学不好的人肯定不是我!

    文哥儿不是断人活路的人要不然他就不会卖力拉人伙了。

    可以正常赚的钱你不赚,非要持冒风险搞贪污受贿拿回扣的无本生意,那以后严抓的时候就不要怪人翻脸无了。

    大明如今在籍的人也就五千多万人,远没有到一个亿。只要保持好如今的地力再推广一产作作为辅助主粮兴许只需要几年就能到家家丰足。

    哪怕没有后世的化农药作为辅助让这五千多万人吃饱穿也完全没有问题,说不准还会迎来人的小爆发。

    毕竟这时代又没什么避观念要是能负担起养孩的成本很多人都会选择一直生一直生。

    这年的养孩成本倒不止是吃饭穿衣,还有算的赋税徭役,想多生孩还要多缴税多服役可不就让许多人心生犹豫吗?为了不负担这个成本,寻常百姓家想办法把多余的孩送走或者卖掉的况也不少。

    要不达官贵人、乡绅豪哪里来那么多“义义女”?

    如果家家都养得起自己的孩分父母应该都舍不得把儿女卖掉,说不准这“义义女”的坏风气也可以改一改了。

    当然,前提是有人提来且执行去。

    文哥儿准备以目前没什么人在意的西北为据,先拉一批人加来以后时局若有变动会更方便运作。如果手还比不过跟着朝廷规划走来得赚钱他们会不会愿意把如今攥着不放的人力力运力用在更需要的地方?

    其实他们不愿意也没关系时机到了自然有愿意的人。

    文哥儿也只是想更平稳地完成过渡而已。

    忙碌了这么久开发西北的事也算是有眉目了文哥儿暂且放俗事,去英国公府找张仑练了一早上骑等太猛烈起来后又坐到享受了一会猫猫环绕的快乐。

    这么多年过去张仑家的猫猫都儿孙绕膝了如今自己懒洋洋地趴在院墙上晒太只需要派自己的儿孙来讨好铲屎官和铲屎官的朋友。

    张仑对文哥儿的西北开发计划颇兴趣,边自家猫的猫猫孙边和文哥儿说他也想参与。

    他父亲命没他祖父好,去世得早,他作为嫡孙早早便承担起英国公府继承人的责任。

    他们英国公府始终定不移地站在皇帝这一边,文哥儿的计划是朱厚照父俩支持的,他不是作为英国公府嫡孙还是作为文哥儿的朋友都想要参与去。

    文哥儿自是不会拒绝,笑着说:“我可是从小就借你练武场用的,当然会算你一份。”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