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明 - 戏明 第47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元思永连连,他懂的,想要再去,得先当个孝顺儿

    哄好老爹,再去不难!

    既然元思永回来了,皇庄的事便能由他来对接了。

    元思永和文哥儿商量了许久,才想起自己该回家哄亲爹了,忙辞别文哥儿归家去。

    元守直得知自家儿回京后先跑王家去了,一时也不知该说什么好。

    他们这位王小状元对年轻人的引力异常地大,也不知他到底是怎么哄得那么多人跟着他那的!

    听说元思永这次回来暂且不走了,元守直脸稍稍缓和。他叹了气,说:“你总这么用白办事也不像样,你这几天把你们在西北的事整理整理,我上书为你谋个。”

    他好歹是正三品的通政使,还是有资格给儿荫个官的。

    从前他是想儿士才没有提这件事,既然儿都已经决定好以后走什么路,荫官的事也该提上日程了。

    元思永有些犹豫,他倒不是觉得要靠父荫当官丢人,别人想要这样的好爹还没有呢!

    他只是怕荫了官反而不如现在方便事。

    元守直:“别担心你手事,只要你肯没人会跟你抢。”

    要比谁更能给人搂活,有人比得过王小状元吗?

    向来只有王小状元暗搓搓拉人去给他当壮丁,绝没有别人从他手抢人的!

    元思永闻言便乖乖回去整理自己的工作报告了。

    文哥儿手的事都分了去,顿时觉倍儿轻松。忙了这么久,他都快忘记摸鱼的滋味了!

    文哥儿正琢磨着接来该以什么姿势开启自己的咸鱼生活,就被他大先生逮了过去。

    王小文呐,你还记得你的本职是翰林修撰吗?

    翰林院目前正在行《大明会典》这个大项目,我和你三先生李东都是总裁,你四先生吴宽和你乡试座师杨碧川是副总裁,你爹王华和你二先生杨廷和也都已经在项目组里,懂?

    文哥儿:?????

    懂了,他老师和亲爹全在这个大型修书项目里,但大半都是挂名蹭资历的,所以目前还差个活的对吧?

    当你把别人当壮丁的时候,你老师也在注视着你!

    作者有话说:

    谢·挂名蹭资历·迁微微一笑:你说得很不错

    谢·挂名蹭资历·迁:懂了你就多

    文崽:我单知我会抓壮丁,没想到我老师也会!

    文崽:敢怒不敢言jpg

    注:

    1关于人的好坏:

    文里大多是想积极的一面,因为对谋诡计不太兴趣,更喜开心些的

    所以写文多年都塑造不什么反派来(x)

    只能安自己,写文嘛,理想化一没什么不好(?)

    每个时代分人都是被时代裹挟着往前走的,他们在那个环境自然而然就会有那样的想法那样的三观那样的行为,否则他们要么没法湮没无闻,要么成为整个时代的异类名留青史。像谢迁、李东、老丘他们上也有许多病,作话乃至于正文里也提到过一,包括文官的结党抱团、前辈对后起之秀的复杂观以及观念的时代局限,这些要是一都没有,那就真的是大明人均圣人了。

    但还是那句话,写文嘛,理想化一没什么不好!(振振有词

    -

    2《大明会典》:

    照《明实录》记载,项目组成员如

    总裁:徐溥、刘健、李东、谢迁,阁成员负责挂个名并拥有署名权(现在的署名是李东

    副总裁:吴宽和杨碧川(杨守阯),负责裁断写好的容能不能用

    剩的:负责活(比如王华、杨廷和

    ——

    所以,光是项目负责人就有足足有文崽的四个老师!(杨碧川是乡试座师)

    文崽:知了,活全归我

    -

    3为了康康明朝的书有没有标,我去了本《金瓶梅》(bhi),确实是有的,就是全是句号!

    同一时期引的王鏊的文集就没有,读书人的傲气!

    这时机这安排,简直让文哥儿心里的,怀疑谢迁他们一直在盯着自己。

    要不怎么他才刚稍微有空档,谢迁就正好给他找新活了?

    谢迁也不着急端着杯茶慢悠悠地喝边始终带着浅淡的笑意。

    这小事本不用他亲自安排只是师生之间总要时不时联络联络,省得日久了不知不觉生疏起来。

    看看这小终于又了这副久违的鹌鹑样瞧着怪叫人怀念的。

    面对自家大先生的和善微笑,王·鹌鹑·小文只能乖乖表示不就是修个书吗?他一定尽心尽力帮诸位老师打手,有什么事只给他办就是了。

    谢迁:“你年纪还小一时半会不急着升迁,可该有的资历总是要攒的这样以后要是有什么机会也不至于失之臂。”

    文哥儿的那些事虽也算功劳,却算不得正经资历,别人要是说不算数,你也无可奈何。

    毕竟文官晋升最讲究的就是名正言顺倘若光凭你自己巧立名目就能升迁万一以后那些别有用心想走捷径的人胡来怎么办?

    文哥儿听谢迁这么说便知晓谢迁确实是为了自己着想。他认真保证自己一定会好好活不辜负老师的期望才溜达去找自己的好朋友谢豆豆玩期间随手给谢豆豆了批新颖题目让谢豆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你役你的学生,我为难你的儿公平公正!

    前哗啦啦掉落一桌状元新题的谢豆豆:“…………”

    王小文啊王小文我没有招惹你!!!

    文哥儿祸害完谢豆豆神清气地回了家。

    到家后他还跑去找王华了解了一《大明会典》的修纂度这本大明典章制度百科全书涵盖大明礼制方方面面的规定,从官学生员的日常行为守则到文武百官上朝时该怎么排队都要详细整理来,所以是个大工程。

    既然是个大工程,当然得慢慢修,所以他们目前的度是已经初步把整框架讨论来了(从以前相关书籍扒拉来的),剩的就是分工合作把容填充去。

    这个过程也不用他们怎么发挥,只要从过去百年的典籍档案里把相关规章制度的变动扒拉来稍微整合一就行了,他们每天上衙完卯泡好茶,就可以轻松惬意地翻找对应的记载。

    比如科举制度提到乡试时会整理一的变迁过程:两京十三在洪武年间分别有多少录取名额?在宣德年间增加了多少名额?后来又分别在哪些年份陆续增加了更多名额?

    这些在朝廷存档的资料库里都是有记载的,只要抄录来就可以了。

    没错,翰林官的工作就是这么枯燥乏味。

    就是这个整理过程耗时耗力,累人得很。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