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明 - 戏明 第379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殿试的主考官理论上是皇帝朱祐樘,考完殿试的士们一跃成为传说的“天门生”,不过皇帝肯定不可能亲自活,所以殿试的各项工作还是由徐溥他们这些人来负责。

    今年阁由大学士徐溥、刘健充当读卷官,要不是丘濬他们推了这活儿,阁全员都会参与其

    于是今年殿试主要由徐溥、刘健负责统筹全局,再由元守直他们这些更为年轻力壮的读卷官负责活。

    ……对文哥儿这个准考生来说,就差没有全员熟人了。

    文哥儿没有关心读卷官都有谁,殿试当天一早就到熟悉的门外排队等着场。

    他是会试第一,时也是排在第一位,他后面接的则是会试第三!

    自古以来朝廷对于组织大型活动就很追求壮观和对称,像他们这些考生场参加殿试也是有一规范程的。

    比如此时此刻他们会试排名为一七九的考生排在左掖门外,会试排名为二四六八十的考生则排在右掖门外。

    等到门一开,大伙就可以分成左右两排规规整整地自左右掖门紫禁城!

    整齐!有序!

    庄严!肃穆!

    不过左掖门外百来位士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是这样的:咱这队领的有矮。

    文哥儿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是这样的:……瞧瞧这熟悉的门,瞧瞧这熟悉的侍卫,从这里走去不知还会看到多少熟悉的面孔……

    莫名地,大家都张不起来了。

    都已经考到这里来了,最后一场殿试又有什么好怕的?

    再差也是同士!

    了场就别张!

    捋起袖就是

    作者有话说:

    挑选读卷官的时候:

    老李推辞:我儿考试,我不能当读卷官

    老谢推辞:我学生考试,且前两届当过了

    老丘:……反正我不好上,懂的都懂,实在不懂我也没办法

    今天也!早早更新!

    文崽离三元及第,又更近了一步!

    注:

    1本届读卷官安排:参考《明孝宗实录》

    【命少傅兼太太傅吏尚书谨殿大学士徐溥、太太保礼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刘健、礼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李东、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讲学士谢迁、太少保吏尚书屠滽、太少保尚书叶淇、太太保兵尚书文升、太少保刑尚书白昂、工尚书刘璋、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杨谧、通政使司通政使元守直、大理寺卿王霁为殿试读卷官】

    -

    其实不熟的还是很多的,就是领的和结尾的太熟了,令人觉全员熟人!

    -

    2照《明史》八卦,这一科的状元其实是这样定的:【希周举弘治九年士。孝宗喜其姓名,擢为第一。】

    啧啧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大猪!

    整天关心人家名字起得好不好听!

    上次还嫌弃别人名字俗气,帮一笔匠施阿改名为施文用!

    文哥儿等人分成两列左右掖门整齐有序地在开阔的广场里穿行,最终在奉天殿丹陛前拜见以徐溥为首的读卷官。

    作为一个有多年参加廷御宴经验的人,文哥儿在礼仪上是一都不会错的,模样瞧着很有小小君的样

    刘健等人看着位于贡士最前排的文哥儿心都有些复杂。他们居京师最清楚文哥儿这位小神童有多得圣心——他们陛甚至还让他给太讲《成语故事》。

    本来文哥儿回乡参加乡试大家都认可谢迁的说法,只觉得是让他场攒攒经验。

    没想到他不仅谐趣文章写得好时文写起来也很有一手!

    这一路考过来已经连得两元可谓是坐实了他神童的名

    其实也不该想不到的。

    毕竟三四年前这小孩就已经伙同钱福等人了本《庶吉士破题集》。

    那本题集里的题目基本都是文哥儿的,钱福等人给他的破题思路也是他自己整理的,光是这归纳总结的能力便是许多人所不能及的!

    若是其他人能学着他这编书的思路试着自行多归纳总结几次许多试题便能一通百通!

    可惜大多数人买了书都只注重钱福他们给的破题思路,并没有注意到最珍贵的其实是每一题展现来的思考过程。

    你要是能把你遇到的题归纳到这程度反复练习个年难还有题目能难倒你?

    那时候文哥儿才几岁来着?

    估摸着也就四五岁而已!

    当时文哥儿便已能到这程度!

    对他而言,确实没有必要再反复针对举业行重复的背诵和练习。

    只是这三元及第要不要给,还是得看他殿试表现如何。

    毕竟殿试文章是要被天传看的,要是文哥儿发挥得不好他们也不可能把他写前十名里。

    那不是让天读书人义愤填膺吗?

    谁都不可能自砸招牌的事。

    刘健看了徐溥携着一众读卷官给齐齐行完礼的三百多名考生回了礼。

    双方正式见礼之后考生们依然分为东西两列由礼官员指引着沿着奉天殿前的阶梯往上走最终以文哥儿和会试第二名为首的贡士便分立在丹墀两侧等候御驾到来。

    文武百官都照平日里上朝的班序左右分立好奇地打量着这群即将成为他们新同僚的准士们。

    随着鸿胪寺官员列请朱祐樘升殿,着常服的朱祐樘便现在众人面前。

    和往年不一样的是他边还跟着个穿得跟小红包似的小娃娃!

    不是太朱厚照又是谁?

    朱厚照跟着他父皇殿一就瞧见站在贡士最前的文哥儿。

    会元才能排在最前

    他小先生是最厉害的!

    朱厚照找着了文哥儿的影顿时骄傲地翘起了得意的小尾仿佛考了会元的人是他自己似的。

    太旁观殿试不是没有先例的事,可是朱厚照今年才六岁,皇太冠礼都还得好些天后才举行,过来观殿试着实有不类。

    不过太愿意关心朝廷的抡才大典是好事,朝臣们也都没有异议,由着小小一只的皇太坐在殿上受了文武百官和贡士们的礼。

    徐溥把朱祐樘亲自圈选的策题请了来,由朱祐樘当众宣布这次殿试的试题。

    接来百官次第退场,场只余考生、朱祐樘父以及一众殿试执事官。

    英武的大汉将军们迅速把鸿胪寺早早准备好的考桌椅摆到丹墀东西两侧,上已经摆有上好的笔墨纸砚。

    这可是整个科举过程唯一一场不用自带笔墨纸砚的考试。

    对待上能有正经的准士们,朝廷还是非常大方的!

    随着礼众官员依次把策题发到每个人桌上,今年的殿试算是正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