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明 - 戏明 第14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哥儿:“万一你们只是在骗小孩的,等师兄以后去塾馆读书了,你们又偷偷给师妹缠上了呢?”

    谢迁瞅着文哥儿,慢悠悠地:“就算是骗你们的,你们又能如何?”

    文哥儿一时语

    他们能如何?

    他们不能如何。

    真要遇上不讲理的家,又岂是只有女孩儿不能随自己的心意行事?他们如今能过得这样肆意快活,不过是辈们对他们的纵容而已。

    历朝历代大都讲究“以孝治天”。

    古时举荐人才都叫“举孝廉”。

    孝廉也就是“孝廉吏”的意思,地方官给朝廷列个名单表示“我治有个人特别孝顺事也有能力”,这人就有机会成为朝廷命官了。

    这就导致“不孝”成为极大的罪名,生前不尽孝、死后不守孝,都有可能让你当不成官。

    儿女是没有办法挑选父母的,不父母是什么样的人都得孝顺侍奉。

    遇见讲理的父母,绝对是上辈修来的福气!

    文哥儿开始卖力地捧起谢迁来:“您是个好爹!”他还当场拉踩了一通,说别人的爹都不行,只有谢迁最讲理!天底有几个像您这么好的辈呢?只能当您的学生真是太可惜了,我真想给您当亲儿啊!

    反正,帽先给上了,他老师一定不好意思哄骗小孩!

    谢迁往文哥儿后看了一,意味地追问:“真的?”

    文哥儿想说“当然是真的”,又锐地察觉有不对。

    怎么觉背后的?

    这不对劲!

    文哥儿转过脑袋一瞧,赫然看见他爹几人不知啥时候来到了他们背后,他爹的脸还臭臭的,显见是听见了他刚才那通的无差别拉踩。

    当着亲爹面说想要给别人当儿怎么办?

    急,在线等!!!

    王华瞅见文哥儿那怂的小模样,把人拎起来说:“和你大先生聊什么了?怎么聊得你想给你大先生当儿了?”

    文哥儿连连摇,表示自己什么都没说。他大先生也太坏了,肯定已经看到他爹走过来了的,偏就不给他提个醒!

    现在可怎么办才好哟!

    王华见他一脸“我不是我没有”的表,也没有再去,拎着儿与谢迁他们一起回直舍编书。

    儿想认别人当爹什么的也不是多大的事。

    反正他也时常想把这小打包送给李东,勉也算扯平了吧。

    文哥儿在旁边装乖卖巧好一会儿,见他爹的确没有再兴师问罪的意思,才终于放心来。他找机会偷偷摸摸从王华他们溜了去,准备寻钱福聊聊缠足的事。

    只有了解清楚了,才能讲得有理有据。

    他认得的人里就数钱福最有“风”的范儿了,他肯定了解最

    钱福听文哥儿跑过来问缠足的事,颇有些稀奇地打量着文哥儿。

    虽说吧,文哥儿本就早慧,可才四岁就已经对“金莲”兴趣了,不免有早过了吧?

    不过文哥儿算是问对人了,他还真了解过这方面的事。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钱福便给文哥儿倒了杯清凉饮,与他讲起了“三寸金莲”的历史来。

    秦汉隋唐之时男女皆是天足,那时候女双足可能天生会比男纤细些,实际上却并无大脚小脚之分。

    元朝文人陶宗仪曾在《南村辍耕录》里面考证过这事儿,说是“妇人之缠足,起于近世,前世书传,皆无所自”,至少在北宋末年之前都很少有这记载,直至北宋末年才渐渐有了苗

    早期能找到类似于缠足的记载,说的是李后主嫔窅娘曾有“以帛绕脚,令纤小,屈上作新月状”的法。

    只是李后主那时的“金莲”并非指人足,而是指一个六尺的金莲台。

    窅娘着素袜在金莲上舞,便像是舞于云,回旋起来宛若凌云之态。

    世人效仿的也就是这“新月状”的纤弓细足。

    照陶宗仪记载,到了元末缠足这事儿俨然已是“人人相效,以不为者为耻”。

    诸多来的文学作品也印证了这一,至少许多戏曲唱词里已经咏起了“三寸金莲”。

    比如有名的《荆钗记》,女主角直接叫“钱玉莲”,唱词里更是屡次调她的一双小脚。

    先是当地富对她一见倾心,直夸“两金莲小,赛过西施貌”。

    再是姑妈夸自己侄女说“香阶,显弓鞋,金莲窄窄,这双小脚,刚刚三寸三分”。

    那富听了“三寸三”,心暗赞“这金莲就值一千两”,当场欣喜地追问起要多少彩礼。

    这样的描写在众多戏曲小说之比比皆是,简直可以说是“遍地金莲”,连《西游记》都要写盘丝的妖“金莲三寸窄”。

    由此可见,元明时期缠足之风早已遍寻常百姓家,有钱人对小脚的喜好甚至已经开始直追“三寸金莲”而去。

    现实里也不少,至少那些个专为男人而设的秦楼楚馆永远少不了纤细的小脚,甚至还有把少年郎也缠足供贵人们取乐的。

    钱福细细地把“缠足史”给文哥儿讲了一遍,可见他于此颇有研究。

    文哥儿听得仔细,不时还掏小本本把钱福提及的“参考文献”给记来。

    钱福瞅着还是个小豆丁的文哥儿在纸上刷刷刷地写字,后知后觉地生带坏小孩的,不由往左右张望了几

    等确定王华和谢迁他们都不在附近,他才松了一气。

    钱福喝了清凉饮,才追问:“你记这些什么?不会又要写你‘心向往之’吧?”

    文哥儿前段时间那篇“心向往之”可是引起了好大一阵风波,听说寿宁伯府那两小现在还不能床来着!

    要是文哥儿就着缠足这事儿再写篇“心向往之”的文章,他可是会被几位前辈集的!

    文哥儿啪地合上自己的小本本,很有经验地说:“同一招哪能用两遍!”

    瞧瞧他那明白写着“你怎么这么笨”的小神儿,仿佛三十岁的老江湖是他,四岁的小菜鸟是钱福似的。

    作者有话说:

    文哥儿:你好笨

    钱福:?

    更新!

    甜甜痛失全勤,仍努力更新!

    注:

    1“两金莲小,赛过西施貌”几句:引自《荆钗记》原文。

    -

    2写钱福研究金莲纯属胡扯(bhi),主要是因为他除了《蹴鞠》外还单独写过《人手》《人足》《绣鞋》之类的,不过他的真应该是,写了一百多首《咏诗》,每个品写一首……(明朝居然也有这么多品

    上次关注到他写“金莲”还是他写的《秧》,震惊于连秧都要写“倒移莲步云乡”……

    不过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