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明 - 戏明 第10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哥儿郁闷不已,气咻咻地领着金生回家去。

    丘濬等文哥儿跑远了,才拿自己的《大学衍义补》翻到庶吉士选相关问题琢磨起来。

    他这书献上去也快两三年了,圣上显然是没看的,毕竟他主持礼事务这么久,也没听阁讨论庶吉士选的改良之法。

    经文哥儿这么一提,丘濬仔仔细细重读了自己当初写的容,越看越觉得吧,这么好的建议不单独写成折递上去着实可惜了!

    于是等吴氏过来喊丘濬去吃饭,丘濬也不抬地回了这么一句——

    “……我写完这奏章就来。”

    作者有话说:

    文哥儿:可恶,这小老儿好顽固!

    老丘:嘴上说不要,却很诚实jpg

    更新!区区九了!

    注:

    1王明要当圣人:参考《王明年谱编》,他学生钱德洪给他写年谱时

    2庶吉士问题:参考论文《明代成化至正德年间庶吉士制度研究》

    本来只是去看看庶吉士咋回事,开一看发现论文作者研究到这么一件事——

    老丘针对庶吉士制度提了几个问题和建议,但是因为书太厚没人看,本没人关注hhhh等到老丘半病退状态,徐溥他们上书要求改良庶吉士制度,讨论来的问题和改方法和老丘提来的毫无区别,但是《明史》在这件事上一句都没提老丘。

    好惨!必须写写!

    老丘,书写太没人看的可怜作者!(x

    文哥儿这天夜里吃过饭后和王守俭他们玩了一会心里还是不太得劲。

    他独自跑去爬上自己的树上摇摇床晃悠了一会,瞧着满天星斗慢慢爬上夜空,一找到了写作业的新灵

    文哥儿回到屋,跑到灯铺好纸提笔写了起来。

    好书当好目录!

    天苦无页码久矣!

    目录倒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像人家司光向朝廷献上《资治通鉴》就特意给写个《资治通鉴目录》。

    当时司照年表列历年大事摘要及发人省的好词好句,并且标明这现在正文哪一卷。

    要不然这么一三百多万字的史书谁看得动啊?

    司光这一心举动让皇帝非常满意不仅亲自把这本史书赐名为《资治通鉴》,还力邀司光回来当宰相。

    文哥儿奋笔疾书,烈批评老丘这人写书不够贴心要他费了老鼻劲才找到对应容,比他的偶像司光差远了怪不得没当上宰相。

    古人都说要见贤思齐,老丘这人真的不行!

    文哥儿再次调自己的心思想:写书怎么能没有带页码的目录?这个必须有!我看用那什么天方国传过来的数字写页码就不错,小小几笔特别省纸!

    最后文哥儿又愤愤地表示自己好不容易找到了,老丘还不肯听他劝整理来给人看。真是不听小文言吃亏在前世上有多少像他王小文这样愿意看他书的人呢!

    文哥儿有这么多心里话要说一篇批判老丘的文章那是咻咻咻地就写了来。

    第二日一早文哥儿就把自己新写的作连着写的大字揣去翰林院给李东他们看争取让更多人和自己一起批判老丘写书不写摘要的可耻行为。

    为了这事儿他可是把自己手都写疼了,牺牲特别大!

    李东得知文哥儿突然写了篇新文章很是好奇地接过去一看登时乐了。

    丘濬那本《大学衍义补》他们都有所耳闻只是大家都没怎么看罢了。听文哥儿这么直白地写来还怪不好意思的。

    可是,一百多万字真的很难让人好好看!

    李东把文哥儿的文章仔仔细细读完了,只觉自己也不知该怎么改。

    他只给文哥儿勾几个骂老丘骂得太畅快蹦来的语病,就跟文哥儿讨论起文章里的容来:“你说的这个‘天方人传过来的数字’是怎么回事?”

    文哥儿也是最近和王文素探讨了一堆数学问题,才知晓阿拉伯数字已经传了过来。

    王文素告诉他这是跟几个天方教徒学来的。

    明朝阿拉伯那个地方就是传说的“天方”。

    天方国甚至时常给大明贡,双方贸易关系很不错。

    据传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古印度,不过当初它随着佛教传过来后并没有引起太多人关注。

    直到近年来天方教徒才再次把它们带到大明。

    只可惜大明自有一方便好用且大家都用习惯了的数学语言,所以大家还是对这玩意答不理。

    文哥儿最近正好在和王文素探讨简化数学符号的可行

    现在李东问起了这事儿,文哥儿作为一个学过(记得)小学数学的博学小孩,立刻义不容辞地给李东讲解小学数学门知识。

    区区0到10什么的,一听就会!

    李东没想到文哥儿东搞搞西搞搞,都搞到番数字去了。

    要是像丘濬那本厚到令人望而生畏的书,林林总总算来有个几千上万页,学《资治通鉴》那样搞个目录确实方便许多。

    如今不少书坊确实会对书行全新的排版设计,推方便好读的版本。

    不过对于改用阿拉伯数字这个提议,李东就觉得没必要了。他打开本带页码的书随便翻了一页给文哥儿看:“这五六写起来与你说的56差别不大,何必改用番文字?”

    文哥儿看了,区别确实不大,也没再持自己灵光一闪冒来的新想法。

    师徒俩正讨论着,旁边不知听了多久的王鏊忽地开讨要:“把文哥儿的新文章也给我看看。”

    李东闻言很大方地把文哥儿的新作给了去。

    很快地,整个《宪宗实录》编纂工作组的成员都传阅了文哥儿这篇新文章。

    也都知他是怎么痛骂“这个老丘不太行”的了。

    文哥儿:?????

    他只是把功课拿给作文老师看,怎么突然变成全办公室传阅了!

    吴宽这位新晋老师是个藏书好者,对文哥儿这个提议颇兴趣。要知他闲暇时会把特别喜的书抄一遍,比如《山海经》什么的他家都有自己抄写的抄本。

    想想为这些抄本添上带页码的目录和容摘要也是件颇有趣的事。

    无异于对整本书行梳理和重构。

    吴宽夸:“想法很不错,就是这字写得不甚用心。”

    比起文哥儿每天挑细选挑上来的练字成果,这文章写得很不拘一格,显然是他文思泉涌之气写来的,有些字不认真看都认不太清楚。

    作为文哥儿的书画老师,吴宽觉得自己还是得针对这方面评两句。

    文哥儿:“…………”

    他才练字没几个月来着!

    他已经很努力把字写好了!

    事实上文哥儿也是和李东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