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心易变 - 郎心易变 第55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汉人喜吃米,尤喜南方的荆湖米。这样的年月,旁人想要吃米难如登天,但船帮的仓房最不缺的就是米。

    他们船帮全是大老爷们,饭掌勺的自然也是男人,为了省事为了快,连日已经吃了多日的米饭。

    毕竟面,到底是复杂了一些。

    “来,汤这么香,就这么倒掉太可惜了。我想煮一些面条,再几个胡饼。等会儿把羊来,这样明天早上就不用再饭了。明天咱们不是要城吗?一大早就要动,可能也来不及吃饭,带上胡饼路上吃刚好。”

    南乐自然的发邀请,“对了,济大哥,要不你也在我这里一起吃个晚饭吧。”

    济了一会儿,应了。

    南乐,“大哥是哪里人?”

    济的声音低沉,“船帮都是居无定所,四海为家的人。”

    南乐低着面团,“那济大哥一定去过很多地方,见过很多人吧。”

    济的回答很简短,“是。”

    “我也去过很多地方,不过都是顺着去没有人的山野,见过的人不多。

    以前跟着爷爷在河上漂,总也见不到人。爷爷拘着我,不许我一个人跑,最多放我在山里走走。有时船打村城边过,看到岸上好闹,说起来不怕大哥笑话,我那时好想一个岸上的人。”

    济沉默了一会儿,“或许在岸上的人,南姑娘的生活同样自在的令人羡慕。”

    这话实在有些乎意料,南乐本以为济会一直沉默,或者只有一两个字的简短回答。

    她已经好自言自语,篇大论的准备。

    不过幸好济说了这句话,总算让她面的话没有那么难以

    她冲着济一笑,少女的笑容跟从前一样清甜,只是到底少了些过往的天真烂漫。

    “我那时还小,济大哥大概很难理解,我是真的很羡慕岸上的人,大家都是闹闹的一起生活,还能养些猫猫狗狗,成群的鸭。姑娘们结伴到河边唱歌洗洗衣服,永远不用愁找不到人讲话。那时我就想岸上的日肯定特别有趣。”

    “以后南小可以一直留在岸上过自己喜的生活。”

    济自然的拿起南乐准备在一旁的冻萝卜,占据菜板,“这些萝卜给我。”

    很有些分量的菜刀在男人手好似轻若无,他刀刀利落,行云般几刀就将的冻萝卜切成了薄如蝉翼的片,又是铛铛铛几声轻响,片就变成了丝。

    南乐一面看着他切萝卜,一面慢慢着面,不自觉放松来。

    “但真上了岸。见多了人,便发现还是一个人好。一个人一条船,没有比这更自在的日。人与人之间的实在是太复杂的事,有时在人群的孤独还要多过一个人在船上。”

    说完这句话,她如释重负,自觉已经尽力将她的想法说的很婉转,很有了几分大人的样

    济从容将已经切好的萝卜丝放一旁的篮里,神若有所思,“我明白姑娘的意思了。”

    南乐笑了笑,“我能看得来大哥是个好人。想必让您这样的人来为我这些杂事也不是您的所愿。”

    济,“姑娘可能想错了。我们这样的人,虽然命并不在自己手,无论接到什么命令都一定会遵从,但有关南小的事,上一开始对我们的就不是命令。”

    南乐反问:“不是命令?”

    济坦然的直视南乐的双眸,“是允许。亦或者恩赐,他赐给我们一个机会。允许我们接近南小。”

    “当南小选择,我们需要效忠的对象就只有你一个人。”

    南乐一怔,手里面的动作不知不觉停了来,“效忠?”

    她怀疑自己听错了,前这个的像是山一样的大哥,一脸严肃的在说什么?

    对她效忠?

    她绝对是听错了吧。

    虽然从这帮看起来一个比一个杀气腾腾,传闻杀人如麻的大哥们嘴里听到忠心效忠之类的词语很合理。

    但是要效忠她就未免也太不合理了!

    她只是一个渔女,有一条很小很小的船,不是什么横行八大江的匪女当家啊!

    这个乎意料的答案完全打了南乐的思维,她抬起,呆滞的看着济想从他脸上找开玩笑的迹象。

    济盯着她的睛,他一掀袍,单膝跪了去,双手抱拳,郑重其事的说:“我不懂风雪月,此生只信奉忠义,若南姑娘有意,便为我主。既为我主,我此生绝不相负,惟事您一人。为您肝脑涂地,生死不悔,再所不惜。”

    南乐满手的面粉,恍惚间要以为自己不是站在一个狭小的厨房里,而是站在了什么堂上,成了侠义故事里的英雄人

    而济不是刚帮她切了几萝卜,而是帮她砍了几个仇敌的脑袋。

    作者有话说:

    一旦写太多就控制不住开始胡言语了

    不过好在今天修完的字数比昨天章节字数多快一千字

    我今天尽量多写,试试能不能不胡言语,要是又胡言语了,拜托大家别放弃我!给我一时间,我可以修的!!!

    第四十二章

    趴在门上听了全程的沈玉慢慢直起, 眉心皱,直觉其有什么东西似乎被他所忽略了。

    卫家带兵一向很有一手, 尤其这些传了剑法, 赐名字,被亲自教养大的孤儿几乎可以用作死士,了名的不事二主, 悍不畏死。

    这一光从之前护着林晏从他剑逃走的那一位上就可见一斑。

    让他们改投他人麾,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前朝那两位起兵造反的福王与成王,一个曾对着当时坐镇于此的北郎将卫光卿赐重金相贿, 另一个则赐紫袍,许重诺,卫光卿却始终无动于衷。

    有主将如此, 诸竟也如此。

    虽二王各施手段, 百般游说,竟上同心无一肯降。

    不久后,二王反,九州毁, 各地叛贼风起云涌。

    那段时日对于一些人来说是最黑暗绝望的时候, 但对于另一些野心家来说则是充满希望和荣耀的时刻。

    如今的这片土地上的大人们大多数在那时不过是不敢展野心的小人而已。

    比如他的父亲,在那个时候只是个朝不保夕, 吃不饱饭的隶。

    在大厦将倾之时, 这片土地上最为荣耀的英雄当属卫光卿。

    在各地的刺史们都掌要造反, 各个手握重兵的边将要不然扣诏书装死,要不然拥兵自重谋划着要大一场的时候。

    北郎将卫光卿却以西北戍兵三十万关勤王救驾,匡扶社稷。

    此举堪称疯狂。

    因为这三十万的军队几乎光了边军锐。

    他孤注一掷到只留了几座抵御外敌的边重镇的驻军, 却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