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臣长子科举ru仕记 - 第5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卓思衡不知宋家心的正业标准到底是什么,可他却觉得,能编成此本瑾州风志,不单单是对本地有宜,更可传名后世,怎么说都不算游手好闲的无所为。

    “能为此地留有书传记录风俗沿袭是好事,但也是费心的事。我妹妹在帝京编书已是一年有余,却只成三四篇人辑录,仍有许多史料尚待编纂,或许三年才能成书初稿,远达你有这个想法固然是好,但决心与耐心却是不能少的。”卓思衡隐约觉得宋端并非在开玩笑,一路上的畅谈让他对这个年轻人很有好,毕竟谁不喜坦率的聪明人呢?但宋端上始终有卓思衡难以究的气质,他不会轻易为人论断,故而先将想法挑明。

    “卓兄是担心我一时玩兴而已?”宋端张开笑着看过来。

    “其实若要真能当成玩,倒也很好。”卓思衡气后依靠在树上,反倒闭起来,“官经商都有致仕和赋闲的疲惫之时,但真心乐事却能持一生,反倒可以持之以恒。要是远达能将编书当乐事玩兴,我却愿意同你一编纂此书试试看。”

    宋端略显诧异看了卓思衡一会儿,低一笑:“卓兄果然和旁人不大一样。”

    “那我就当是夸奖了。”

    “卓兄鹤立群,但也一定听过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理。”

    卓思衡也睁开看向他:“你有事要告知于我?”

    其实对于宋端来说,自小边便少有人能跟上他说话脱的思路,然而卓思衡却是例外的例外,不但能跟上,甚至还能快他一步,他心略有起伏,语气和面容竟都严肃起来,将门前收到父亲来信一事告知:“我家虽世代为商,但若想财源广,免不了手伸看去朝堂,卓兄曾与宛唐氏的恩怨我家也不是不知,前些日王伯棠王知州去见我父亲了。”

    卓思衡没有半意外,自上次收拾过崔逯后,王伯棠表面上没有动作,可自慧衡与老师传来的消息却都有他们的影,本来岩窑年底就能兴建官窑烧制的独窑,却被瑾州一个上奏拦,说是夏末秋初风席卷,瑾州为修缮堤坝民力缺,此时为上贡而扩建窑厂实在有违民利,劝圣上慎之又慎。

    然而卓思衡早有准备。早在夏耕结束时,卓思衡便将农闲的徭役分至此,扩建了窑厂,将吴兴吴窑主改良过的馒窑再建三座,于是他上表朝廷,表示为求从简,只需另设新墙围厂官窑,由朝廷派人理,其余无需再耗费多余人力,亦可保障风之灾不扰民时。而官窑之设也是利在地方之事,绝非圣上单为享乐而纵,若有官窑在此,商贸屡通,民资丰足便是有备灾藏富于民的举措。

    皇帝看了他的折称赞不已,只说若能各个地方官都可预期成事早有备手,好些事端也不必积压积弊到最后惹麻烦才上表朝廷求援。

    于是岩窑的官窑顺利设立,再没有任何反对之音。

    但卓思衡却知,阻拦的人未必就是真为了民生而声。

    此时听到宋端的提醒,他也是心知肚明为何王伯棠想在他和宋家之间从作梗。

    “我父亲十分客气,我家在瑾州商贸往来极多,这位王知州自是不敢得罪,但我们商人的最在意的还是如何得利,在大人这里已经得到的好和将来注定会到手的利益,我父亲看得真真切切,怎会因为一人的言语而动摇?故而他委婉拒绝了王知州所商议的领东姥山白茶贡园的差。”宋端压低声音说

    尽有心理准备,卓思衡还是吃了一惊。

    东姥山白茶园里有好些瑾州本地官员的利益在其,王伯棠居然能统筹之后给宋父开条件,着实是有准备和手腕的,只是宋父也知白茶园的浑,没有在大利面前短视,也确实是个有远见的人

    “我父亲要我提醒你,他们这样舍得本来想和你争,那定然会有后手。”宋端说完后才恢复一贯闲散舒适的笑容,伸了伸腰,“毕竟我家如今和卓兄可是在一条船上,咱们若想乘风破浪,还是得要齐心才是。当然,顺势而动乘浪而行也必不可少,须知越是有激浪之就越有劲风,焉知不能送我们快一程扬帆?”

    “我明白,多谢令尊,也谢谢你诚恳提醒。”卓思衡此时已有了想法,只是他前还有其他事要,至少他

    雨幕垂过古榕错的枝条,只余三两滴间隔很的脆响,天边翠山黛云青雾化作一整片模糊的斑驳,时间悄无声息的在其推移逝,卓思衡站在树,肩上仍沾满来时路上落的雨珠。

    “你的兄弟不会来了。”

    少女今天换了个木刻的面,鸟喙扁在斜向,像是一只山枭,可睛却圆,并没有山神座爪牙兽鸟凶恶的目光。她一淡红的乡民女裙,朴素却灵动,抖掉伞上的雨滴,好像一只快活的鸟在掸抖雨飞行后的翅膀。

    卓思衡本是约了和宋端去看附近一上古时的楚巫窟,据说那里面曾举行过神秘的祭祀,是大巫妪告知他们若想了解本地楚风楚俗可以去一探究竟的,然而宋端昨夜同山民饮酒,此时仍是不省人事。少女这样转告时,无奈摇摇:“我堂兄昨夜也在乡宴之上,他说你兄弟喝了太多,怕是要睡到明日了。”

    卓思衡一也不意外,宋端及时行乐的脾他有所了解,只好自己独自上路。于是他答谢少女传话,转走,却被木面后清越的声音叫住。

    “大巫妪要我陪你去。”少女说着又撑开了伞,“巫崎岖,外人不好寻觅,她说你是贵客,不能怠慢。”

    本地民风淳朴真挚,颇有楚地之瑰奇,这样的祭祀之上,少女都同宋端敬酒,还赠予他好多绣品小,乡宴也不乏女影,可见没有那些约束礼俗。如此卓思衡心想他们两人一并在山路上行动也不算他给人家姑娘添麻烦,况且有人指引确实好过盲目寻找,于是便顺其自然。

    卓思衡撑开自己的伞,二人齐,只听远雷阵阵,而山路之上烂漫草被如织,卓思衡心想《九歌》里的《山鬼》会不会就是此时境,走他先一步的少女虽是沉默,但步履轻盈衣饰简素,雨缓行颇有楚辞绮靡之……

    “公是读书人,一定读过《九歌》吧?”

    少女忽然开,打断卓思衡的思绪,他正踩在一块的青苔上,被正心事,猛地就栽倒去,还好斜里伸一只手将他勉扶住,伸手的少女也是一个趔趄,但总算两人都站住了……

    但是手却握在一起。

    卓思衡对女孩手的记忆停留在小时候拉着两个妹妹背着弟弟去劳役营堂吃饭上,此时的碰简直就是破天荒一回,他想好了一万句歉的语句在松开手后说,但最后指尖的温度消失时,被无数人夸过文辞绝才艳炽的卓状元只说了两个字:

    “谢谢……”

    少女的表现比他淡定沉稳的多,只,继续朝前走。

    卓思衡开始盯着山路,努力避开任何可能再摔跤的“陷阱”。

    但两个人好像都忘记了方才的问题。

    行至盘山,卓思衡却发觉此山路有修葺的痕迹,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3】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