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臣长子科举ru仕记 - 第19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翰林院,他的上司则是省试的题官曾玄度。

    还都是熟人。

    卓思衡一面整理尚还空的凉阁书斋,一面思索,与其挖空心思去投上司所好,不如乖乖先好自己该的事,少惹麻烦,安安静静先度过

    太一十二岁,新姿初少年之态,又兼天家贵胄的教养,温文有礼说话平和,相也肖似皇帝。他今日殿,此便留给太学。

    曾大人似乎早已了解太书读到哪里,并不多问,只让他拿了《汉书》,却最后一本递去,缓缓:“太殿从前细细读过《史记》,我们便从《汉书》讲起。”

    卓思衡心想读前四史是什么吗?最近有什么读书的行趋势?还是因为皇帝看,所以曾大人也让太看看,跟自己亲爹找共同语言?

    只有后者可能最大。

    卓思衡手里没有准备《汉书》,前四史他读得熟,倒是都知,只听便可以了。

    太恭敬回答:“是。”然而似乎有些犹豫,又,“曾学士,《史记》虽然从前的白大学士讲过,但只是通读,若论细学却没有过。”

    太还没有名义上的东老师,故而所有老师他皆叫学士与大学士的职名。

    曾大人一直仿佛睡着一般半眯着的睛终于略微睁开了些,说:“白大学士未曾细讲?”

    “是,白大学士说前四史胜在文辞,若讲史论,莫如不读。”太

    卓思衡隐约觉得曾大人自己的喜好被贬低后,他睛又大了一,却在太面前不好发作,只是沉声:“前四史自有妙之,后世文章立论大多以此为据,太殿若是不学,皇上问起典故一时不好作答就大不妥了。”

    “都听曾学士的。”太似乎有些张,好像生怕自己说得话有问题。

    但他的话确实有挑拨离间的嫌疑,只是看太的神不像是故意的。

    卓思衡善于观察和沉默,此时屋就像没有他一样,只是他的心就比外表活跃得多。

    曾玄度大人讲《汉书》,不是自。殿可不必先读前文,先翻开最后一册,读过末篇《叙传》读起。”

    “《汉书》要从后往前读得么?”太很是迷惑。

    曾玄度大人正要解释,一个太监却忽然书阁:“曾大人,皇上急招,请速至天章殿。”

    他在急字上咬得很重,曾玄度自然不敢怠慢,吩咐太先自己读着,朝门走去,谁知一只脚迈了去却又顿住,回对太:“这位卓侍诏乃是今銥嬅科状元,学问极好,前四史于他更是如数家珍,太殿读至费解之尽可请教。”说罢也不回地走了,留卓思衡一个人和太瞪小

    他这算上班第一天就给太当陪读型的家教了吗?

    太当真是懂礼貌又听话,听到曾学士这样说,便也起朝卓思衡一拜,吓得卓思衡心里咯噔一声,也跟着站起来。

    “卓侍诏,辛苦指。”

    “随太殿读书是我分之事,太勿要谦礼。”

    不怎么受惊,卓思衡都能云淡风轻地微笑,这是他的绝学。

    太仍是被方才的疑惑缠绕,许是卓思衡看着就没那么严肃,官位又低,没什么面圣打小报告的机会,他说话也不像刚才似的那么小心谨慎,但仍是保持该有的礼节:“方才曾学士没有说为何要我从后往前看《汉书》,请问卓侍诏知缘由么?”

    “殿不用客气,为殿解惑是微臣职责。”卓思衡其实方才便知原因,脱,“因为《汉书》与其他史书不同,最末的《叙传》实为序,以四字叙诗形式将整本《汉书》所记要人。‘皇矣汉祖,纂尧之绪,实天生德,聪明神武。秦人不纲,罔漏于楚,爰兹发迹,断蛇奋旅……’”卓思衡一气给他背了数十条,看太的嘴越张越大,他才慢慢收住,笑容,“班孟将这些放在全书最后,四个字排声列叙,一直讲完整本《汉书》,可谓是读通即知概要,曾学士请太先读《叙传》,想必是希望殿能先有大略了解,将脉络牢记于心,而后再从细细读来更知表里联系。”

    太瞬间对卓思衡有了崇拜之,忙问:“读书这么辛苦,卓侍诏却能记得这么好,是否有什么求学的要诀?”

    “若将学习当成辛苦事,那读书定然很辛苦了。”

    “从前白大学士也是这样说的,只是……读书如何才能不辛苦?”太脸上一丝苦笑。

    “太若将学习当习惯,培养自己的求知,读书虽然不会自己变成轻松愉快的事,但至少可以略略填补心烦缺,致使静心。”

    卓思衡循循善诱,用从前自己班主任劝其他同学用功的句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但班主任的话也不能都用,比如那句震古烁今的“你们是在为我学吗?你们是在为自己学习!在为自己的前途和明天学习!”这话他就不能对太说,难要说“您不是为我们学习,而是为取悦自己皇帝老爹再从而将来继承大统后用得着而学。”

    那他才是活腻了。

    不过他也有奇怪,若说小孩读书起始阶段七八岁说这幼稚的话也就算了,太都十二岁了,虽然说还是孩,但对于天家嗣来说只有早熟没有晚熟,他们学习资源丰富,全国大学士随便挑老师,开蒙又更早,他早该了解到学习的必要,怎么还显得有……纯质?

    这可不是太该有的品质。

    罢了罢了,今天第一天上班,卓思衡决定求学方法买一送一大酬宾。

    “太殿,您垂问学之事,微臣还有一言。”

    “卓侍诏但说无妨,我在你面前只有求教不敢拒绝。”太什么都是很谦虚的,即便是卓思衡这七品侍诏,他也是说话客客气气,令人印象极佳。

    卓思衡斟酌语句后,施施然:“方才曾学士教您读《汉书》从最后一本读起,其实殿可以先不用急着问问题,而是自己找到原因。当时若是殿翻开最后一本看到《叙传》容,以殿的聪达观定能自己发觉其要义理。为自己心存疑于书本找到答案,颇有成事之,或许殿以后可以尝试看看。”

    太若有所思,又谢过卓思衡指教,而后开始认真读了起来,遇到不懂之也虚心请教,可以说是个很好的学生。

    然而这个学生,卓思衡真的有不大敢教。

    首先,他不知作为皇上近臣的曾玄度是不是得到授意后才教得《汉书》;其次,若是如此,那皇上想必自有意,自己如果没有照曾大人所领会的意思教,那就麻烦了;最后,他是真的不想再和储君这样危险的职务扯上关系,他家人还没京,能不能现让他们一家人团聚过好日再来危险系数的挑战?

    因此卓思衡只敢答疑,再讲些学习方法,别的却不多说一句。

    饶是如此,待到曾大人回来时,太已是对卓思衡敬服无比了。

    “方才殿问臣为何自后先看?”曾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