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嫁屠户 - 第11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军一路上走的很稳,直到将女儿安放的被窝里,人都没醒。

    夫妻俩围着酣睡胖丫瞧了半天,而后赵军一脸担忧:“这要是被旁人偷抱走了,她哭都不会哭一声?”

    姚晴天听了,笑骂:“想好的行吗?再说,咱闺女着呢,今天白日里,燕红抱着都不行,怎么哄都不吃东西,愣是等我回来。”

    赵军听了这话又心疼的不行。

    细细问清楚了,才:“以后要是我俩都要外,走哪都得带着她。”

    姚晴天也,这一日一夜,她虽然又忙又累,心里却一直悬着,不得踏实。

    两人梳洗完,虽然很晚了,还是不能立刻上床睡觉,赵军拿来账本准备再算一遍帐。

    冬日里,县城公车运营结束时间在晚上七钟,据说夏季在八钟。

    而最繁华的正街街两边,一些单位和机构晚上都是不亮灯的,街上的人夜后便遽然降,晚上八过后几乎就少有顾客了,也是在那个时间,店铺会陆陆续续关门。

    赵军据这况将新店营业时间定为上午十到晚上八半,而后半小时打扫卫生和对账。

    开业期间自然拖得晚了些,对账时间也拉了,而后开夜车回来路上费的时间也些,所以未来他大概过了九就能到家。

    今日因为顾客太多,加上请客和赠送的不好计重,所以账目有些大,虽然在预计范围,赵军还是不放心,再查看一番,以防有什么没有考虑到的空和漏

    开业期间主要活动是票价全八折基础上再买斤三送一斤,因着赠送的卤味单价等于或小于所买卤味最低单价的品,比如顾客买的三斤卤味是店里最贵的卤狮鹅,那么卤味店所有卤味,顾客均可挑选一斤作为赠送的。

    正是因为赠送的并不唯一,所以不好统计,加上请客耗费的没有统计,所以这账目和赵军预算的有些

    姚晴天抱着袋也坐过来,准备看看。

    赵军见了,直接将人拉倒怀里坐着,压低声音:“有我这个功率十足的取在,要什么袋?”

    姚晴天瞟了床上,而后往后靠了靠,后背结结实实贴在赵军膛上,还伸手力十足的膛,怡然自得:“老实,别把你闺女吵醒了。”

    说完便去翻手上的账本,这是赵军在镇上铺养成的习惯,再忙,每一笔账目都必须记来,店的所有品也会过秤,登记在册,以便后期查账。

    姚晴天首先自然而然地翻到最后,看今日的总营业额。

    居然破五位数了,姚晴天有些许意外。

    “今日的营业额我拿回来了,放在保险柜了。家里一直也没有什么现金,这一万块以后便一直放在那里面,以备不时之需。之后的营业额每日午银行关门之前,我拿折去。”

    姚晴天想了想,:“新办个折吧,县城店里的分开单存。”

    如今镇上卤味店营收稳定,虽然没有新店这么夸张的营业额,可人家成本也低啊,利率算,县城新店一时半会怕是还赶不上镇上老店。

    “镇上也可以试着卖折扣票,毕竟那已经算是老店了。”

    这一年来,除了赵昕悦生时,老店了次大酬宾,因为一直很忙,之后也没办过什么活动,正值年关生意红火的时候,卖一波折扣券,想必效果不会差。

    不过活动就意味着姚晴天要制作更多的卤味, 年底还要帮着筹办薛青松的婚礼,那样会很辛苦。

    赵军记得姚晴天最初的想法是开一间小店,衣无忧就行了, 节假日也能撒开手歇歇, 如今养场和连带着的两家店这么大规模,倒是骑虎难了。

    开店生意, 越就会越旺,加上两间店铺都在各自区域最闹的街上, 无论什么季节都不会缺客, 轻易不能关门,一年到多大年三十和年初一才能关门歇业两天。

    赵军一手搂着姚晴天,一手在茶几上轻轻敲着, 想了一会:“两边店里我打算再招几个人,厂里也需要。”

    多招些人, 把活都派去,他能空来分担这边厨房的工作。

    这年月好招人,他们从来没拖欠过任何一个工人的工资,名声好,只要放话, 甚至有人托关系找上门。

    姚晴天听了, 一边翻着账册一边:“是应该多招些人。特别是新店里, 营业时间, 多招几个人能给他们排休息。”

    赵军倒是没有想到这一层, 早些年他在联厂上班从来没有休过假,供应的生猪多就忙得晚些,供应的少就早些收工。

    农村人工的话,要么是天付钱要么是劳动成果计价, 总归是的越多拿的越多,所以没有人会想着休息,一个个恨不得天天有活

    不过坐办公室的同志和那些正规大厂的工人是有休息日的,像薛青松每周日固定休息,过年过节也会放假。

    “和那些厂里一样,一周至少让他们休息一天,不过不能固定在周末,得排着来,一天一两个人休息,保证店里能忙得过来。另外可以通知去,但凡在我们店里或是厂里满一年的,每年有五天带薪假期……杨叔他们三人都没休过假,我问了,他们也不愿意歇来,说活不累,都习惯了这样的日,反而是歇来浑都不得劲,特别是杨叔,他把楼的房间都让来了,今年过年怎么也得给他们分别包个大红包。”

    早前村里秋收完,赵大把今年家地里的收成给给了赵军。

    那些棉,成好的都没卖,给赵军拉到扎厂,去了棉籽,姚晴天留了三十多斤棉,让人制棉袄、棉,主要是三位老人和几个孩的,如今已经穿到上了。

    剩的两百多斤棉运到店里弹棉被了,厚的、薄的估计能有二十多床棉被。

    前段时间大雪了半个多月,也不好去看度,不过说好年前要用的,想来是好了。

    过两天得空去拉回来,一半给到薛青松屋里,他和林家都是城里人,家地,置备这些都要钱买,自然没有自家弹的实在。

    剩的,就打算添在三位老人床上,新打的棉被和,也就不用铺那么多稻草在面了。

    自从提盖房后,三位老人不仅把手上的存款拿来了,这一年连工钱都没收。

    经过这一年多的相,他们是真把赵军和姚晴天夫妻俩当自家晚辈了。

    他们苦日过惯了,年轻的时候时常年上都吃不起,就是这些年农民日好过了些,也只能过年过节吃荤腥,哪像如今只要想吃,和鹅说杀就杀,赵军还时常送些猪和鱼到山里,说是老吃几样也腻味。

    吃得好穿得,老人们提到钱都只顾摆手,说他们拿着钱也没什么用,养场这些年又是建厂房又是果树围院,正是用钱的时候,让赵军和姚晴天有钱先还银行的贷款,不用给他们留。

    赵军听了,他们到镇上开店后,招募的短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3】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