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宋 - 化宋 第130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朝会上,文武百官穿着冠冕,与使节一起殿庆贺,趾、大理、大等过的使者都会送来各珍贵礼,而已经虚岁十四的赵士程如今也在站在“宗亲”的那一波人里,参加这场大朝会。

    这觉并不舒服,天还没亮就要起来穿,冒着大雪等在外,好在他们作为宗亲,比较排前,走完了过场,就可以去偏殿的喝姜汤或者温酒,然后等着朝会结束,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

    他一边站着,一边思考着最近两月收到的消息,辽东暂时不知晓。

    起兵反辽的董将军如今在宋和辽的边境上来回狂,每到被辽军追着时,便跑宋境,每当辽军退走,他又收拾人,跑回大辽。

    这倒不是因为他不想留在宋地,而是前些天,大宋说支援他军饷,只得到了不足三分之一资源,剩的,都让河北沿途的大小官员上其手,悄悄分了。

    气得董将军回了辽境,准备多招些人,发展一波。

    但这事让画宗很的兴——这么一只近万人的叛军,辽朝都清剿不了,如此看来,联金灭辽之事,更稳了。

    而负责联络之事的殿前指挥使俅因此得到嘉奖,这位靠球技青云直上的小吏,在跟随皇帝十七年后,成为太尉,这是大宋武官的阶官之首,也是大宋第一次让这么低学历低功劳的人上位。

    劳累一天,赵士程决定加快画宗收到消息的速度,让陈行舟将消息直接送到宋朝的探,不给间商赚差价。

    于是,到了月底,又一件让宋画宗觉得自己天命所归的消息传来,正月时,金军居然冒着严寒大雪,攻打辽国州,辽东北面诸军不战自溃。金真通往辽国上京的门扉开不说,又有四只族投降金朝,并且又攻陷了上京之前最后关城——泰州,大军铁骑离辽国最重要的都城,只有六百里一平川的草地。

    这才多久的工夫啊!辽国竟如此孱弱。

    画宗甚至莫名觉得,他若去,也行!

    第174章 这也不亏

    经过一个冬天的发酵, 君降世的事在东京城已经算是人尽皆知了,于是画宗的计划便开始第二阶段。

    先是让“通真先生”林灵素去宣和殿讲,当然要讲到很晚, 然后顺理成章地留宿宣和殿。

    接着, 便可以拿一份以玉为纸, 书写的“天书云篆”,然后惊醒的样, 让边的黄门“通知”陛:清华帝君昨天晚上夜降宣和殿了。

    于是画宗便带着准备好的两千多士一起奔赴上清宝箓, 等林灵素去那里宣讲这“天书云篆”到底写了什么。

    还能写什么呢, 其容当然就是当今陛就是神仙凡, 君转世啦!

    于是又让这消息宣传了一月, 便上正戏, 宣示天, 说他是天帝的, 名为大霄帝君,因为在天上看到了华被北方草原佬欺负,这才请求天帝, 愿意凡当皇帝,拯救万民于火。在天帝应允许后,让我弟弟暂时代替我在天上的职位, 昨天我突然想起这事,你们可以上表,册联为教主君皇帝。

    赵士程听得困惑, 忍不住私问林灵素,陛不是要封玉清教主微妙君么, 怎么又要封个君皇帝了?

    林灵素悄悄告诉赵士程, 陛觉得玉清教主微妙君不够威风, 所以又给自己加了一个“生大帝君”,封教五宗之一,独开一

    赵士程听得无语,朝廷因此上折腾了一番,但终于全了皇帝的心愿,开始享受天人的供奉了。

    在皇帝封完君后,大理使者正好东京城,他们献上数百匹宝两匹,神俊至极,通洁白,大威武,那贵不凡的模样让无数围观群众惊呼不断。

    这些使者们是走趾的海港,顺着广州沿海绕过了岭南,从杭州运河北上,略为耽搁了一些时候,但带来的宝、麝香、黄、细毡、碧轩山等贡,画宗觉得这是一个好兆,他刚刚封完自己,就有蕃国上供宝,岂能不满足?

    于是不但在紫宸殿接见了大理使臣,还封大理国主段和誉为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云南节度使、上国、大理国王。算得上是宾主尽

    赵士程对此也很满意——大理使者本该在二月初也就是封君前朝,是他让人在路上拖延时间,并且把舟儿辛苦从辽国找来的好找个了由卖给了大理的使者。

    大理不产好,使臣带的三百匹普通有些丢人,如今遇到这,自然加了上去。

    这两匹是舟儿把辽国廷御司翻了个底朝天才找来的奇葩,是选一样选来的天命之,听说是有汗血宝的血统,看着极为俊好看,背窄,大,过的颈让它比骑手的手更,且脾气倔,降低了乘骑验,耐力也不行,唯一的作用就是拿来拉车充门面。

    但这一俊遮百丑,毕竟画宗喜的是艺术,不是骑,用来当门面,再有面不过了。

    在训官的一番调教后,这两匹宝很快便成为了天座驾。

    赵士程于是在计划表上又打了一个一勾。

    ……

    到三月时,辽国的消息明显多了起来,如雪一般,其最重要的,就是辽主带着剩不多的禁卫,与辽东耶律淳征招来的怨军八营一起驻守上京,双方一番大战,金国都统乌楞古在蒺藜山把耶律淳的兵打得丢盔弃甲,而辽国国主则在战败之前,就飞快地跑了。

    这一战,辽国损失惨重,首都上京周围的五个州县统统降金,看首都就要被围攻,幸运的是南边的辽东及时攻打金人粮,这才暂时止住了金人那摧枯拉朽般的攻势。

    战败之后,辽主居然了罪己诏,命令手继续在诸路招募士卒。

    这消息传到大宋时,朝廷上,都一片惊骇。

    虽然知辽国况有不好,但真的没想到居然不好到这地步。

    居然连皇帝都罪已诏了!

    要知皇帝是这世上最不能错的了,皇帝是什么,是哪怕他们错了,宁愿杀得血成河,也要掩盖自己的错误的那东西啊!

    一时间,群臣各争议,原本因为皇帝封神而耽误的西军调动和粮草征集,也又被重新提上了日程,这次,朝廷天时虽然还是分了战、和、围观三派,主战那一派,却在没有皇帝支持的,有了绝对的优势——毕竟辽国看要完,不早兵占地,等金国站稳脚跟了,那哪还能再找到机会收复燕云之地?

    在这样的争议,枢密院这个平时像植人一样的机构飞快运转起来,开始安排征将领,一番权利争夺后,朝廷选了童贯为领军大将,为都统制,总此战大小事宜,而武泰军承宣使王禀、华州观察使杨可世为之副将,统兵二十万,北征辽国。

    同时,画宗还派了蔡京的儿蔡攸为副使,充当监军,总得来说,这一次的征除了有童贯和蔡攸两个麻烦外,其他人,都是在对战西夏时留赫赫功勋的人,看着就很稳。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3】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