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工厂穿民国 - 带着工厂穿民国 第62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铅笔也收到了回款,600万。当然这里面还要去除买胶和油漆的30万,两位员工的工资和提成以及税的钱,差不多还剩465万。

    之所以铅笔有这么多钱,因为它的成本几乎都是大洋支付,成本暂时不用计算在

    秦无双终于验一把当暴发的滋味。因为这些铅笔,她终于实现财务自由。不用担心错失法国大单的机会。

    不过有些可惜的是像这一夜暴富的梦,她却不能多次复制。那小鬼之前就有言在先,她不能将这个世界的非自然资源运太多到现代。无论是石墨还是黏土都属于非自然资源。

    所以她最后还是要从现代买石墨和黏土,制成铅笔卖给现代人。她赚的就是人工钱。利还是有的,也能间接达到把大洋换成人民币的效果,但是它转现利度要大幅度降。

    除此之外,秦无双并不打算只在现代卖铅笔,她还得在民国销售。

    这是基于安全方面的考量,国外的铅笔都往华国倾销,她生产那么多铅笔,说她把华国的铅笔卖到国外,也没人相信啊。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民国销售,掩人耳目。当然也是因为李仲东说的,她这是华国第一家铅笔厂。

    秦无双找到百信书房的东家,说销售无双铅笔的打算。

    华国现在的铅笔市场被日本、德国、欧一些国家占据,自打秦无双推了hero铅笔后,价格便宜一分,每只要4分,在大城市的销量占了五成。那些小城市没有百信书房,用的并不是hero的铅笔。

    百信东家听到秦无双想要销售自己厂的铅笔,倒是半也不意外,她的打算也在理之

    百信东家也没什么意见,问她卖多少钱?

    秦无双直接提也卖四分钱,不过她要把hero铅笔提到五分。这样不会产生竞争。

    百信东家没什么意见,“现在市场还没听说过无双铅笔,不如你在报纸上打广告吧?”

    秦无双颔首,“好啊。写个开业启示,顺便再招经销商。”

    既然她已经开了工厂,不可能只让百信书房独家销售,这样她的货很有可能卖不掉。

    百信东家也早有预料,不过他觉得她可以提上“完全国货”这四个字,“现在国主义涨,提这几个字,会有一堆国学生选择购买。”

    秦无双是现代人,现代人最厌恶被商家德绑架。

    就比如她的粉丝曾经给她制作过一个短视频,写的是“华国也有奢侈品,让大家支持国货”,她妈妈绣的双面三异綉作为其之一,就被某些网友怼了。说她妈妈的作品还不够格。也有说她的粉丝在行“德绑架”。

    她听到这几个字,就炸了,有些迟疑,“这样不太好吧?”

    百信东家却觉得这主意不错,拍着桌,“你相信我,好着呢。只要有这四个字,我保证你的铅笔很快就能占领全国九成市场。”

    秦无双见他不仅不生气,还替自己主意,朝他谢,“如果真的卖这么好,我一定会好好谢你。”

    百信东家摆摆手,“什么时候你能推国产钢笔厂,我才要谢谢你呢。”

    秦无双摸摸,也不是不行。但是这次她不能再用现代的设备了。因为她的服装厂没有地方再盖厂房,她只能采购这边的设备。

    但是谁来给她掌呢?她压不知应该采购哪些设备。而现代的设备跟民国时期的设备又有,没法提供参考。最稳妥的办法是她招个留学生,但是这等于把大笔钱给对方,这个人选必须值得信任。何其难呐。

    秦无双也没有说死,“希望我以后真能开个钢笔厂。”

    秦无双与百信东家说好之后,就在报纸上登广告。她为了省钱,直接将铅笔的销售电话也用了服装厂的电话,陈掌柜现在等于一人要负责两样。忙得不可开,为了让他忙得过来,当陈掌柜提想聘个帮手时,她快答应了。

    陈掌柜自己推荐的人,这人是住在他附近的一位小伙,名叫王虎,他二十八岁,家里有三个孩,一家的重担都压在他一个人上,他不识字,但是活很麻利。也是个,之前在码扛活,伤了腰,在家歇息,他帮着陈掌柜挑过几回,两人一来二去就认识了。

    没想到两人居然是同乡,关系就更亲近了。王虎见陈掌柜带着个孩,没人洗衣服,还让媳妇帮他们爷俩洗衣服,纳鞋。

    秦无双不在意陈掌柜举贤不避亲的形为,她希望对方能听陈掌柜的话。

    秦无双在报纸上打的这则广告,不仅让铅笔销售猛增,就连服装店生意都好了许多。

    就连秦无双都没想到“华国第一家铅笔厂”的名如此好用。

    无双铅笔的广告仅仅只是打一周,就产生剧烈反响。

    这时候的学生是真的国。他们关心国家大事,相信实业救国的路线。再加上家里不差钱。

    得知无双铅笔是国货,他们立刻抛弃洋货,选择加国货队伍。

    甚至他们还从厂里拿铅笔,自发到街上兜售国货,还会在学校、街挂横幅,喊号让大家支持国货。

    秦无双一开始以为这些学生是为了挣钱。毕竟这些学生拿的货多,她给的都是批发价。但是有一次超了她的意料。

    这天秦无双在铅笔厂忙活,小华兴冲冲跑过来,说有人找她。

    她走过去一看,就见会客区有两个人,一位是学生,一位是镜的年人。

    双方介绍后,秦无双才知年人是学院的老师,他想跟铅笔厂定一批货。

    秦无双看了学生,笑,“当然好。您要多少只?”

    “我要一万罗。”老师推了推镜,“我们学校有画画专业,最是需要铅笔。想问什么时候能送到货?”

    无双铅笔现在卖得特别火,大批量都要提前定货。

    秦无双笑,“一周之肯定能送到您学校。”

    两人签定合同,老师也付了定金。

    等签完合同,秦无双再找学结算工钱时,学生已经走了。

    秦无双问老师,这学生叫什么名字。

    老师不太清楚,“他拿着铅笔过来推销,让我支持国货。正好学校也要购买铅笔。我就过来签合同了。”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曲,由于学生刮过来的这阵风,无双铅笔像一阵旋风在上海风靡起来。

    短短一个月,上海的小学、初和学院都用上了它。之前百信东家预估的九成都算少了。

    在上海,华国人就得用无双铅笔,你要是用洋货,就会被同班同学鄙视,认为你崇洋媚外。

    人是很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尤其外国人在上海发不少欺压同胞的恶劣事件,这些同学算是国意识觉醒最早的一批。

    这些国学生也会给自己打气,“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国产铅笔,国产钢笔还会远吗?”

    虽说在民国卖铅笔,秦无双没挣到多少大洋,但是看到这些孩为了救国牺牲自己的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