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工厂穿民国 - 带着工厂穿民国 第48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后她开始跟人打听开办铅笔厂。

    她救不了所有人,但是能救一个是一个。

    她对铅笔厂一窍不通,甚至不知要哪些设备以及要多少钱?

    人们都说隔行如隔山,一也不差。她原以为铅笔的制作程非常简单,可是等她走坊一圈才发现,一整线居然有十几设备。

    一位专门负责兜售设备的经销商给她介绍,“这台机专门负责粉碎、研磨、混合、压滤。将黏土、石墨、料、石粉、油脂、蜡类、树脂等原料加工制成心料。”

    她又介绍另一台机,“这台机专门负责练、辊压、锤击、压、压心、切心、浇注,可以将心料致密加工,注压成铅心。”

    除了这些机,还有烘心机、烧心机、油心机、截断机、锯木机、煮木罐、煮木池、切板机、规边机、塔板机、燥窑、染板罐、烤板机、化学药反应设备、刨槽机、胶心束夹机、刨杆机、磨光机、油漆机、印机、印机、印、移印、转印、丝印和电镀、氧化、电泳涂装、刻镶嵌以及检测设备。

    光这一生产线,秦无双要是不听专业人士介绍,她压都凑不齐。

    最后当对方报住30万报价,秦无双心里第一个想法居然是:不贵。真的,这么多的设备,真的一都不贵。每小时可以生产1万支铅笔。一天24小时运转,一个月就能生产720万只铅笔,就算每只铅笔批发价是2钱,也有144万。相对于30万而言,贵吗?不贵。

    可是心里觉得不贵,但是实际况不允许。她手只剩20万,还差了10万。这还不包括她在民国盖厂房的费。

    就算砖可以在这边买,可泥呢?民国的泥厂在唐山,离上海那么远,价格贵到离谱。她只能从现代买。

    可是这样一来,她差的就不只是10万。该怎么把手的钱转成人民币呢?

    她想来想去,只能再冒一回险。

    秦无双去了趟杨庆和银楼,鉴于上次她财大气买了十锭,这次伙计见到她,立刻将人请到雅间,然后去请了东家过来。

    秦无双也不跟他客气,说明来意,“我想100个上次的50克一两的天足赤金锭。你们什么时候能好?”

    东家这次不慌不忙,请她先喝茶,随后说明来意,“外在打仗,现在黄金涨船,去年才30个大洋一两,现在涨了……”他伸了一掌。

    秦无双倒是知晓黄金会涨,世古董,盛世黄金,再正常不过的自然规律。

    她沉良久,“那就翻五倍。我要五百个金锭。”

    东家颔首,“好。没问题。”

    秦无双付了一半的定金,两人签了文书,约定一周后先付五十个,剩的三个月后付。

    这次定的货太多,工期延也在理之,秦无双快答应了。

    回到家,苏锦绣看到她过来,告诉她一件事,“那几家西餐馆又派人过来,问你什么时候能再运到排?”

    秦无双把排卖完,她就没再补货。一来是价并不低,却卖不上价。二来是她手没法把大洋转成人民币,所以一些利低的项目被她停了。

    之前她卖了好几样,有蔬菜、粮排、黄油、棕榈油、自行车、钢笔、纸、铅笔、自动铅笔、鞋、衬衫和西装。

    蔬菜只卖了两回,她就不卖了,卖菜浪费她大量时间,来回倒腾不划算。

    粮回报率太,她全用来喂牲畜。

    排、黄油和棕榈油三样也被她放弃了。利太低,不划算。

    鞋的利也是一样的,卖完之后也被她放弃了。

    衬衫和西装是因为她自己有厂,利低一些也没关系,主要是量大,而原材料结算周期也,最主要在民国也可以卖给日本人,只要能赚日本人的钱,这门生意就可以继续

    自行车、钢笔和自动铅笔的利是最的,需求量也很大,可以持续去。

    至于铅笔,虽然没有自行车几样那么赚钱,可是秦无双打算在民国开厂,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岗位,还可以阻止银元外,这可是一举双得的好事。

    秦无双冲苏锦绣摇,“你就说现在一直在打仗,船过不来,暂时先不排了。以后再说吧。”

    她没把话说得太死,谁知她将来还会不会用到这些人,先留香火

    苏锦绣颔首,“我明白了。”

    “记得说的时候,给他们赔个不是。再给送。”秦无双提醒她。

    苏锦绣懂了。那她到时候买几斤心让伙计拎着。

    秦无双待完这事,招手让小华过来,帮她去租界送一封信给苏望亭。

    小华接过信,飞快往外跑。

    他常帮忙送信,所以只了半个小时,就到了脚踏车店。

    苏望亭正在店里盘账,看到小华过来,给他倒了杯,让他坐来慢慢说,“是不是东家又有事待?”

    小华将信递给他,然后接过,咕嘟咕嘟喝了半碗,一抹嘴,把原话重复一遍,“东家说,想让你帮个忙,能不能给我回句话,不能的话,她再想个办法。”

    苏望亭打开信,一目十行看去,皱眉想了半晌。

    小华看着他,等他回复,见他没有开的意思,他抓耳挠腮,“东家肯定是找不到人,才请你帮忙的。你要是能帮就帮一把吧。”

    苏望亭看着这孩有些好笑,“你回去告诉东家,我先帮她找人。要是约到人,我再通知她。”

    “那什么时候给结果?”小华不死心追问。

    苏望亭摸摸他的脑袋,“怪不得东家只叫你过来问话呢。瞧着就是比小乐机灵。”

    小华乐得嘿嘿笑。他也觉得东家更喜他。

    苏望亭想了一会儿给答案,“一周后吧。”

    小华,飞快跑店门。

    回到凤凰街,小华把苏望亭的答复告诉了秦无双。

    秦无双表示自己知了,也就没再多问。

    既然要建个铅笔厂,秦无双就得现在着手建厂房,她从金银村和张家村各调了10个村民帮忙盖厂房。就建在服装厂另一半的空地上。

    她从现代买的机不能让外人盗走,所以只能安在服装厂,毕竟这儿有监控设备,有什么异常,她第一时间就能发现。

    民国的瓦匠建不成服装厂那样阔气的厂房,所以只能她只能放低要求。

    各成一排溜的瓦房,总共八间房,每个房间放一台机

    一间专门制作笔芯。一间专门切割木板。一间负责将笔芯装上,然后再将木板合并在一起并且切割打磨。一间就是给铅笔外表上,并且刻字,还有一间房要作为仓库。剩的房间分别用于囤放原材料存,比如石墨、木板以及胶

    看似只要八间房,其实每间房都必须很宽敞,完全不是农家土房那空间就可以的。

    负责盖房的老师傅万分羞愧,表示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