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 - 殿xia 第32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与不对没这样简单。在我掌朝政前,这条政令已经施行了几十年。你心里偏向我,生来就见我理政务,故而不假思索便觉着对。你要往想,当初太.祖皇帝为什么要定这条规矩?”

    “为啥?”荣烺扑闪睛,“人老糊涂了呗。我看史书记载,太.祖皇帝登基时就快五十岁,很大年纪了。”

    “可能他老人家不大聪明。”

    郑太后被逗笑,戳荣烺眉心一记,“好个狂人,太.祖皇帝乃开国之人,都不聪明。那谁聪明?就你聪明。”

    荣烺也笑了,“反正这条规矩不对。皇帝在位时,后能不能政倒是关系不大。世祖皇帝登基时,也在壮年,关系亦不大。可我父皇登基时,就是我这个年纪。刚刚上学,肯定还不大懂政务,辅政大臣又不忠心,要是没有可靠的人帮忙,这怎么成呢?”

    “祖母您是父皇的母亲,肯定比辅政大臣可靠一百倍不止。”

    “所以我才说这规矩不对,我可不是白说的。”意思,她是有证据支持的。

    “这个理如今来看,人人明白。可在当年,颇费周折。林靖臣死后,还有三位世祖指定的辅政大臣。还有上书弹劾林靖臣的官员,还有奔向帝都来了就不肯走,很想指朝政的宗室。你知这些人想什么吗?”

    “想大官吧。”荣烺说。

    “官员,想成为第二个林靖臣。宗室,想取我们而代之。”

    荣烺瞪大睛,“颜相、齐师傅也是这样?”颜相是阿颜的父亲,齐师傅是教她史书的师傅,她觉着都是好人。

    郑太后浅笑,“他们那会儿啊,还没官哪。”

    荣烺这才放心的拍拍,急忙问,“那后来怎么样了?把坏人都置了吗?”

    “自没叫他们得逞。可在朝为官,谁没野心呢。只要有机会,无数人都会想成为林靖臣。真正忠心克制的,则是凤麟角。若机缘再大些,莫说林靖臣的位,皇帝的位,也不是没人肖想。”

    郑太后轻描淡写,荣烺惊心动魄,可她转念一想,她的祖宗太.祖皇帝就是抢了前朝皇帝的位,才坐了皇帝的。

    帝位都如此,何况相位!

    荣烺一,“是这个理。”

    这回到郑太后吃惊,“还真听懂了。”

    “这有什么不懂的。史书上改朝换代,开国皇帝哪个是天生的皇帝,都是顺应天命才当上的皇帝。”荣烺说,“齐师傅给我们讲过。”

    “那你有没有想过,一顺臣,难就不能匡扶社稷了么?太.祖当年为何没有为前朝顺臣?”

    “没办法。那时世不了顺臣。而且,太.祖也是为了救苍生于火。”荣烺天真的说。

    郑太后说,“当年十二路反王,都说是为了救苍生于火。”

    “他们那是假的,只有太.祖是真的。”

    “你怎么知的?”

    “书上这么写的。而且,如果他们是真的,那怎么皇帝的不是他们?”荣烺振振有辞。

    “那我再问你,书是怎么来的?”

    “史书是由史官写的。”

    “不。你现在读的史书,是由本朝史官写的。”

    “这不一样么?”

    “你知太.祖皇帝登基后对史官的命令是什么吗?”这事荣烺自不可能知晓,郑太后,“一是令史官修开国史,二是令史官修前朝史。”

    灵透之人一就抓住其要害,荣烺说,“前朝没史官么?是不是前朝末帝的历史啊,他死的仓促,后无人修史记录,太.祖皇帝让我朝史官帮他记录一。”

    “不,是整个前朝史的修定。”

    “前朝还真没史官啊。”

    “前朝当然是有史官的。但我朝依旧要重修前朝史,你想想,这是什么缘故?”

    荣烺这就想不明白了。郑太后并不告诉她答案,“这个问题不要问旁人,你要自己想,等你想明白了,会有大益。”

    第50章

    荣烺是个很有信用的孩,祖母让她自己想,她就真的没有问人,把问题闷肚里自己想。

    一时想不答案,年节却是展到了。

    荣烺去看她年要穿的新衣裙,跟着郑皇后看年大宴的单,以及络绎不绝的诸藩王送到帝都年礼。

    荣烺想到祖母跟她说的话,当初宗室还有谋位之心,一边儿看珍宝单一边想,都是预备反贼送来的啊。

    柳嬷嬷将其上上乘的都捧来给郑太后过目,郑太后看有合适荣烺的便赏了她,看到琅琊王贡上的一整盒的粉珍珠,郑太后笑,“珍易得,粉珍珠可不易得。这颜正该小姑娘用。”令务司给荣烺制首饰。

    荣烺不愿意用预备反贼的东西,悄悄跟郑太后说不要。郑太后,“别犯傻。哪儿那么多非好即坏的人,人是很复杂的。珍宝难还有好坏不成?”

    荣烺,“你看伯夷叔齐,不周栗。”

    “所以饿死了。”郑太后嘴不留,“咱们饿死,你想想谁趁愿?”

    柳嬷嬷服侍郑太后大半辈,颇知郑太后自来少忌讳,对这大年死啊活的话很适应。且柳嬷嬷自有其岁月阅历,她笑着说,“公主,您想想,对您好的人,盼您好还是盼您坏?”

    “当然是盼我好的。”

    “那对您不好的人呢?盼您好还是盼您不好?”

    “自是盼我倒霉的。”

    “那公主就得活的好好的,活的特别好。这样一来,盼您好的,看到您好,心里便兴。那些盼您坏的,看您活的比他们都好,心里自己就气死了。”

    荣烺被逗的一阵笑,也便兴兴收了东西,她还叫务司送些新鲜的首饰样。

    郑太后命柳嬷嬷取来琅琊王的折,荣烺念给祖母听,开始就是一段恭祝太后娘娘的话,后才说到重,原来是琅琊王自称年迈,膝唯有一女,想过继嗣之事。

    “琅琊王无啊。”荣烺说着就想明白了,怪不得琅琊王的礼单格外重,看来是想贿赂祖母把过继嗣的事办妥。

    郑太后吩咐柳嬷嬷,“去问问,琅琊王史今年都往哪几走礼了。”

    柳嬷嬷去安排此事。荣烺心里想,莫不是琅琊王还往别送礼了?嗯,父皇那里肯定有,母后那里也一定有。这是正常走礼,藩王往帝都送年礼,从来不是笼统一送,而是各分开的。

    难还有旁

    嗯,朝大员?

    荣烺特想知琅琊王嗣这事儿,祖母和父皇到底会不会应允?不过,看祖母已经在看其他藩王礼单,没有再说这事儿的意思,荣烺只得捺住好奇,继续陪祖母看礼单。

    看半日礼单,荣烺分得半屋好

    她的这些东西,林司仪皆造册存放,便是荣烺的私房。所以,甭看荣烺年岁小,她私房颇是不少。

    荣烺渐渐大,且自幼,她颇明白过年过节要施恩上的意思。她也有样学样,跟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