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日常 - 第412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剧)诸阿哥事

    十四爷回了府就黑着脸躲在屋里谁也不见,完颜氏准备好了迎他大爷回来的宴会,还特意让几个格格全都盛妆席,结果坐到汤都凉透了也不见十四爷大驾光临。

    问太监,太监抖着说十四爷在屋里没人敢去叫。

    完颜氏冷笑一声:“散了吧。”说罢回去自己吃小厨房去了,桌上的菜就分赐给那些格格们和有脸的太监嬷嬷,也算没有浪费。

    十四自己在书房里坐到腹鸣如鼓,一抬外面都敲三更了。再一问完颜氏已经睡了,此时再去格格的院又没必要。亏他还想着好不容易在外熬了一年回来能好好享受享受,不说喝着小酒抱着红颜,至少也能一家人坐一块见见面。这些人在府里享福,都快忘了在外提着脑袋吃苦受累的他什么样儿了吧?

    “去,给你家爷备一桌饭菜来!”十四气呼呼的吩咐。

    太监去传话,不多时就摆上来了。府里最大的主还没用饭呢,灶上的火是绝不敢熄的。

    带气一通狠吃,等太监心惊胆战的看着十四把桌上的盘都差不多吃空了才停来时,十四已经撑得必须站着了。坐着胃受不了。

    太监送来饭后喝的茶,十四才要说不用,接过一看才知是消茶,清亮的褐红茶汤飘着的山楂味儿。

    十四一边喝着,一边在屋来回踱步。今天去见万岁还是有收穫的。虽然封个贝勒有些打脸了,但万岁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么多年来他也早就看清了,那是给一好都要人家时时记在心里,次次不忘夸来的。

    今天他就这么了,不是好的?万岁看着也兴,还说过两天再把他叫到园里去一起用饭。

    十四心这样就行了,上这个是亲哥总比是别人。何况他亲爹妈都没捧过他,亲哥这样也不奇怪了。再跟现在京里别的人比比,过得不如他的不是也不少?

    在屋里转了半天的磨盘,了两碗消茶,到天边泛起鱼肚白时,总算是不撑了。他想起万岁给了他两天假让他在家歇歇,其实哪里歇得了?

    十四索也不睡了,让人备洗了个澡,打理净静等客人上门。

    接来一上午本就没闲来,一封封请见的帖都堆上来的。十四自然是先见要的,不要的就先等等,回个帖过两天,或者等他能空来再见。

    从卯初刻起一直到末时,他好不容易能空来喝说了一早上话的咙,接着让人把早上略过去的帖都拿过来,他要细看。打就是他的亲兄弟的,九爷直接说知你最近忙,我知你回来了,有空来喝茶吧。

    十四爷笑,九爷现在也是风光的,万岁正用着他呢。这个忙也不知是说谁。

    八爷也递了张帖,很简单也很家常的关心了两句,说有什么要帮忙的就说一声。

    十四爷斟酌了,拿来纸笔直接给八爷回了一封让人递回去,刚回家,诸事繁杂,等閒了一定登门给八哥请罪。

    ……他暂时是不想沾八爷了。

    有几封比较特别的。一个是固公主驸福克京阿递上来的,公式化的问好,送礼。也是不敢打扰。

    十四是想跟这位新炉的驸好好聊聊,他怎么着也算是固公主的叔叔,替自家侄女考较一二是应该的吧?可惜这驸的帖写得太冷淡了,十四不想倒贴上去,只好可惜的放到一边。

    不过他也让人这就去跟完颜氏说:“就他们有喜时我不在京里,疏忽了,请他们别见怪。”他,传话太监复述一遍,他:“让福晋备上双份的礼这就送过去,最好叫个家人去,别使人。”

    完颜氏听了抱怨:“一回来就找事!”不过还是请了她的娘家侄去跑一趟。

    最后一封就是新开府的弘昐了。这封拜帖写的格外,开也是叙寒温,十四叔一路辛苦,为国尽忠,守边安民,如此等等。夸了一段后,转而提起小时在府里见过十四的趣事,这连家人谊也祭来了。

    最后十四叔一路辛苦,上必定还有皇上托的重任,他就不多打扰了。

    整个帖不过就写了一页,却什么都写到了。词藻却并不华丽,还显得跟十四有亲近之意。

    叫十四明明觉得这位仿佛已经过气的二爷不用再在他上费功夫了,此时又想着平时当个普通亲戚走走也不差啊。何况他额娘有本事,自己是贵妃,还包了里除外所有的孩

    十四左右想想,跟弘昐际并不会吃亏。只要这位二爷没脑发,拉着他去什么掉脑袋的事,跟他走得近些并没什么。多个朋友多条路。日后不好再疏远也来得及。

    他就再叫来太监:“去跟福晋说,我听说皇上的二阿哥才建府?府里仿佛还有喜事?代我多补两份礼吧。重一儿。”

    太监去而复返,问他:“福晋里大阿哥也有喜事,要不要也代您补一份礼?”

    十四想了想还是摇了,弘昐建府在外,送个礼不怎么起。弘晖在里呢,特意把补的礼再抬去?不成。早年理亲王的例还不够明显?谁离得近谁吃亏。这位都已经是一人之,万人之上了,再一堆人围上去,那不是故意往皇上里扎吗?

    正事办完,十四搓搓手,让人把弘和弘明都喊来。这两个儿可不小了,之前一直在里读书,他走了这一年,也要叫过来问问他们的功课学得如何了。

    弘和弘明分别是十三和十一岁,正是半大不大的时候。完颜氏他们得正严,除了去尚书房读书就是回府读书,平时一步都不许他们跑,就是怕这个年纪让人给勾搭得走了歪路。

    十四的功课学问都扎实,康熙朝时也是几个先生围着开小灶喂来的,问他们两个还是够用的。问完满意的,觉得尚书房那大锅饭倒是没耽误了他儿

    说完功课,父三个坐聊些閒话。

    十四就问这尚书房好不好相啊?堂兄弟们有没有胡闹的?

    弘是侧福晋所,弘明是完颜氏的儿。两人在一起时论为先,论嫡弘明为先。十四不想在自己府里还看到俩儿闹个不可开,平时很少教导他们二人这个问题。让他想不透的是完颜氏也不

    所以弘便先开:“好的,就是四阿哥太气人。”

    里能称四阿哥的就一个,万岁亲,永寿的弘时。

    非嫡非,十四也没把弘跟弘时不对付的事放在心上,笑着问:“他哪儿不好了?”

    弘时气人在他自己的先生多,功课多,足以碾压一众堂兄。但以前他鼻孔朝天,看堂兄弟都是一脸‘一帮愚民’的态度,大家也就忍了,谁让那时正传说这位会是太呢?

    后来在四爷的打击转为另一个极端,开始承认这世上学问很多,他还没走到山脚呢,学海无边啊。

    但大家都同在一个尚书房里读书,你丫学得比我们多、比我们快、比我们好,然后你说你是个渣。

    那我们不是比渣还不如的渣?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