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羸弱不可欺 - 美人羸弱不可欺 第2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若不是她虚无力揍不了人,呵呵……

    杨氏一个,采蓝立刻着笤帚来,对着裴氏等人脚一阵扫,惹得萧家人一阵飞狗

    裴氏从没这么丢脸过,气得发抖,板着脸厉声:“走!”

    与她同来的那位年轻妇人连忙摁住采蓝的笤帚,涎着脸笑。

    “都消消气,且听我一言。事已经到了这地步,婚事是一定不成的了。为了孩们着想,还得漂漂亮亮收个尾才是!不然这么去,小姑娘拖成老姑娘,那怎么好?”

    烦死了!废话一堆!杜清檀撩起薄薄的:“你谁啊?”

    她真心实意怼人,可惜声音细无力,再着那副柔弱的可怜样,半气势全无。

    年轻妇人自是不会与这么个柔弱的可怜人计较,笑眯眯地:“我是七郎的四婶,娘家姓崔,咱们以前见过的,那会儿你才齐我的呢。这样吵去不会有结果的,听我劝一劝,如何?”

    杜清檀挑衅不成,只好行压暴躁,持续面无表

    杨氏母似地将她护在后,警告崔氏:“快说!”

    崔氏语重心:“七郎和五娘都是好孩,被这桩没缘分的婚事耽搁了多不值啊!我们真心想收五娘义女,见面礼都带来啦!

    趁着天还早,索把礼行了,改日请了左邻右舍和族里吃吃喝喝说说,就掰扯清楚了。

    事有因,传去也不怕别人,不影响五娘另行婚。如何?”

    绕来绕去,就是既要那啥又要树牌坊,非得着孤儿寡妇忍辱吞声替他家遮羞,以保全他家的好名声。

    “不如何!退婚就退婚,现在就算你们求着我们也看不上了!约好日,两边都去请了族里,当面锣对面鼓地掰扯清楚!”

    杨氏恶心得不行:“别再给老娘扯什么神啊佛啊义女的,当今天姓武不姓萧!圣上梦见神佛示喻那是应当的,你们算什么东西!还以为是前朝那时候呢?”

    这话够诛心的,且近来朝谋反株连案件频发,别说崔氏,便是傲慢骄横如裴氏,也是当即变了脸

    “走!与这鄙无礼的村妇扯不清楚!且等着!有你们求我的时候!”

    裴氏讨不了好,只得用力一甩袖,仇恨地瞪了杨氏和杜清檀一,走了。

    “唉,这可真是……好说好散不行么?非得闹得这样难看,到底吃亏的是你们。”

    崔氏假惺惺地叹了气,见杜家人并没有后悔的意思,只好示意仆拿起地上的礼品跟着离开。

    裴氏登上车,测测地看着杜家低矮简陋的门,冷笑连连。

    “不识抬举的破落!福薄短命的小贱人!”

    崔氏在她旁坐来,担忧地:“大嫂,这穷酸油盐不的怎么好?若是闹到两边族里,掰扯起来就很难看,对七郎的名声更是影响不小,万一传回我娘家那边就不好了。”

    萧家悔婚,自是因为有了更好的婚对象。

    当世最讲门第,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太原王氏、范卢氏、荥郑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等五姓七望,是为等的门大,世人皆以娶五姓女为荣。

    此贵荣耀,便是尚公主也比不上。

    而清河崔氏近来接连了好几任宰相,可谓风光无比、权柄在握,倘若萧七郎能够与之结亲,前途必然顺遂无比。

    这样的婚姻有多难得自不用说,所以这欺负孤儿寡妇、背信弃义悔婚的名声定然不能传去。

    裴氏沉着脸慢慢转了会儿腕间的金镶玉镯,凶光。

    “敬酒不吃吃罚酒,这样的不知趣,为了我儿的前程,少不得要动些非常手段了!我记得,杨氏的儿在宣坊读书……叫屠二过来!”

    第3章 反正就很惨

    送走恶客,屋里瞬间清净来。

    杜清檀地舒了气,闭上睛躺,示意采蓝给她

    躺了会儿,突然觉着气氛不大对,睁一看,只见杨氏怔怔地看着她,得满脸都是。

    “别哭了,不值得。”杜清檀向来不怎么会安人,只觉得自己词汇贫乏,索手绢递过去:“我又不在意。”

    谁想杨氏接过她的帕一看,哭得更厉害了。

    “这手绢都快破了你还在用,都怪我没本事,守不住家业,害得你吃苦受罪,被人欺辱……”

    “……”杜清檀很无语,看杨氏哭得越发厉害,索手臂搂住她的肩

    “算起来,也是我一直生病吃药,把家里吃垮了。还有,大伯母是不是也如同裴氏所言那般,认为我克父克母啥的呢?”

    “胡说八!你娘又不是因为你死的,我不也生过病吃过药?”

    杨氏立刻收了泪,愤怒地:“那就不是个东西!照她的说法,我还克夫呢!”

    杜清檀喜杨氏的,更激她这样照顾自己,便轻笑:“既然知她不是个东西,还哭什么?”

    “呃……”杨氏打了个哭嗝,不甘心地:“我就是太生气了啊。”

    生气、屈辱,却无力无,不是只有哭哭鼻了么。

    杜清檀哄孩似地拍拍她的肩:“哭好了就来商量该怎么办才好。”

    活了几十岁,还不如孩冷静懂事。

    杨氏不好意思地接过采蓝递来的帕了脸,说:“这事儿还得族里面解决,我这就去杜陵。稍后团团也要学了,你在家等着他。”

    京兆杜氏自西汉起便名臣辈,鼎鼎有名的凌烟阁开国二十四功臣之一杜如晦正是本家代表人,只可惜后续无人,如今族多是寂寂无名之辈。

    而杜清檀家又是偏支,上两辈便搬了杜家世居的杜陵,只有逢年过节或是婚丧嫁娶等大事才会回去,日常与族里联系并不密。

    也正是这个原因,裴氏才敢如此嚣张霸地欺上门来。

    但无论如何,只要族里肯面,总能让萧家不好过。

    杜清檀却觉着族里不会太多,毕竟自己这支的成年男丁已经死绝,余一个团团尚且年幼不知前途如何。

    谁会愿意为了她们去狠狠得罪萧家呢?

    杨氏这一去少不得也要低三四求人,不如另想它法。

    杨氏叹:“不是我不通人世故,只是这事无论如何都要告知族里,不说就不对,况且这也是最便捷简单的法。行了,你这也累一天了,先去歇会儿,别回又生了病。”

    事不宜迟,趁着天还早,杨氏带上使于婆,雇了辆驴车火速往曲江池南边的杜陵去了。

    杜清檀回房躺了会儿,瞅着时辰差不多就起了,走到前叮嘱男仆老于:“时辰差不多了,你去接团团,路上仔细些,别耽搁,别与人闹纷争。”

    团团已经七岁,两年前由杨氏给他开了蒙,家里请不起先生,便在宣坊一个杜氏宗亲家里附了学。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