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 分卷阅读21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息以致日后生,是吗?倘若这样,万岁,臣私以为,这是个策。”

    赵琚哼了声,“怎么说?”

    “万岁治了肃王殿的应得之罪,保全靖边。您这样,虽顾全了赵姓血脉之,但天人又何以看得见万岁的心?在他们,连肃王那样的贤王都宁可冒死,也要从万岁手保全元康朝太命,可见万岁是何等不近人不得人心。所以他们仍旧会以自己的最大恶意来度测万岁的善意。各鼓动与谣言还会一直继续,万岁的善举得不到称颂,反倒会令您于尴尬局面。与其这样,臣倒有一策。”

    “策便是斩草除。”

    赵琚目光微微一闪。

    徐若麟面不改,继续:“所谓斩草除,便是公开肃王藏匿靖边之事,公开他与福王、顾氏余党勾连,一利用元康朝靖边之名行谋反之事的事实,将这一伙叛逆之人,包括靖边,悉数依律治罪,昭告天。”

    “布德不如布之以雷霆。某些时候,只有雷霆手段才能起到威慑。否则,就算靖边在万岁掌握之,有心之人倘要作,他也可以随意找个与他形貌年纪相似的人来代替,以靖边之名起事,到时,天之人又如何分得清真假是非?”

    赵琚眉再次锁,“你的上策呢?”

    “臣之上策是釜底薪。昭告天,让天人都知,元康朝年仅七岁的遗孤确实如传闻的那样,并未死于当日破城的大火,而是被肃王冒死拯救藏匿了起来。如今万岁得知此事,不仅不怪罪,反倒被肃王的义举所动,万岁封靖边为王,以此来向世人证明,当日之所以于燕京起事,诚然于被无奈,这才兵清肃佞。如此,万岁可获名,而天再也无人能用元康朝太之命来向万岁发难。故臣以为,此才是上策。”

    “万岁,皇后娘娘来了!”

    徐若麟刚说完,太监崔鹤来通报。

    赵琚面疑惑之,但很快便:“让她来。”

    萧荣少顷,看见徐若麟也在,仿佛有些惊讶。徐若麟已经从地上起,正要向她见礼,萧荣笑阻拦,见赵琚仍疑惑地望向自己,立刻上前行礼,笑:“此非后,本不该我来。只是今早得一消息,安嫔被太医确诊有喜怀了龙,此大喜,臣妾捺不住想让万岁早些知晓,这才贸然而来。没想到徐大人也在,实在是臣妾失礼,臣妾先告退。”

    御书房属于皇帝办公之所,后妃自然不能随意。这也是萧荣第一次现在这里。所以方才赵琚有些惊诧。没想到她竟是来报后妃有喜讯的,一时没反应过来。等醒悟,面上立刻现了一丝喜

    年初后一群妃,到如今已经半年了,赵琚自然撒了不少雨去,却始终没一人有动静。他面上不现,心里却难免有疙瘩。现在忽然得知被他幸过的后妃之一终于有了,心里的疙瘩立刻便去了。只是有臣在侧,不好表现得太多,只:“朕晓得了。有劳梓童。”

    萧荣一笑,正要告退,赵琚忽然叫住她,“梓童既然来了,也正好。朕与翔正在商议有关靖边之事。朕正想听听梓童的想法。”

    “靖边?”

    萧荣面,飞快看了徐若麟。

    徐若麟略微颔首,将方才的话拣着复述了一遍。

    “梓童,以你之见,该当如何?”

    “自然是第三选之上策!”萧荣不假思索,“万岁想必其实也早如此定夺吧?”

    赵琚神片刻,慢慢:“若如此,何为靖边的封王之地才妥当?”

    靖边的封王之地,说直白了,其实就是变相终禁之地。山远,不利监控,靠近京畿,又有纷扰隐患。

    徐若麟默不作声。他其实倒有个想法。只是正好萧荣也来了,便不再开

    萧荣沉思片刻后,:“万岁,臣妾有一想法,说来作抛砖引玉之用。我记得数十年前,月羊曾遭受赤麻人的侵扰,大楚兵驱逐赤麻人后,应月羊国王之求,封派过去一位赵姓定边王。如今王府还空置在那里。方才翔说,靖边是在肃王去往月羊迎亲的船上被截的。何不效仿先皇,索封他为定边王驻月羊?”

    萧荣所说,与徐若麟所想相差无二。事实上,这也确实是最妥当的一个方法了。月羊国国力羸弱,一向靠依附大楚而生,对大楚忠心不二。将靖边封王后派驻到那里,正可以将他与那些企图利用他造势的势力隔绝开来,确实是上上之选。

    赵琚沉良久,觉得这个建议确实可行,终于:“就依梓童所言。只是肃王……”顿了,“梓童,你父亲当年曾在大宁镇守。数月前朕收到信报,先前派驻到那里的广王因病故去,并无后人。朕听说肃王文武全才,就这样让他终老未免屈才。不如收回封地,派他去那里抵御赤麻人。老王妃和万和郡主不用跟随,京享福便是!”

    徐若麟明白了。皇帝这是对背叛了自己的赵晋耿耿于怀,所以才这样决定。富庶,这样剥夺他原来的封地,改派他去大宁那冰雪覆盖蛮人没的苦寒之地蹲守,又将老王妃和小郡主召京为质。对赵晋这自小生于富贵的皇族弟来说,确实是一不轻的惩罚。

    “万岁英明。”

    徐若麟凑了一句。

    无论如何,比起赵晋自己准备好的自裁,这样的结果已是万幸了。也不枉自己先前费的一番

    萧荣看了徐若麟,面上掠过一丝几乎微不可察的笑意。

    她虽然人在,但外的消息却一直灵通。昨夜,远在云南的徐若麟忽然无召擅自回京,今早她便得知这消息了。她了解徐若麟,倘若没有重大变故,决不至于这样贸然行事。又得知早朝匆匆散后,徐若麟便与赵琚了御书房,正有些不放心,忽然从得知安嫔确诊怀的消息,便拈了当借来一探究竟。此刻见平安渡过,皇帝并未怪罪徐若麟,心里这才松了气,先行告退了。

    萧荣走后,徐若麟便将前些时日追踪顾氏余党至野人谷地的况汇报了,包括接来的丛林雨季。

    赵琚也听说过西南与安南一带丛林雨季里的危险。顾氏主力已经被灭,余党如今退丛林,短期不至于能掀起大的风浪。接来又是雨季,想在林彻底扫顾家老巢,困难重重。此时再派徐若麟去,倘若万一有个闪失折损,实在划不来。况且原本预筹好的燕京北方之事,已经因为西南变耽误了小半年。这样比起来,目前自然是北方之事更需要他。

    赵琚很快了决定,:“翔,你既回了京,无需再回西南了。朝廷养了这么多人,也该他们力了。我另派人过去与云总督一清缴顾氏余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