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 第五十九章 嫉贤妒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浩在黑板上写一个“箕”。

    “谁认识?”朱浩问。

    几人面面相觑。

    朱三虽然开蒙一两年,但明显涉猎的学问不多。京泓隐约记得这是什么字,一时间却说不太清楚。

    “是其吗?”

    朱三学问不行,但有猜测的胆量,至少她不会像京泓那般畏畏缩缩。

    京泓顾全的是自己的面,要回答就要答对,若是说不对的话,岂不是在朱浩面前丢人?

    “不对!”

    朱浩摇:“是簸箕的箕,字面上还有旁的引申意。‘微去之,箕为之,比谏而死’。

    “朱在上注释,‘微,纣庶兄。箕、比,纣诸父。微见纣无,去之以存宗祀。箕、比皆谏,纣杀比,囚箕以为,箕因佯狂而受辱’。

    “在这里,箕虽仍旧是名词,但不有引申义,属于专有名词。”

    几个小的听到朱浩的解释,全都愣住了。

    以他们的年岁,能跟着大人把背全已属不易,要求把近一万六千字全都认来那是天方夜谭,至于每一篇的义更是无法知晓。

    至于是通常要等到开蒙三年到四年之后才会接, 还要一学习,而朱浩比朱三和京泓年少一岁, 解释起来却一都不费事。

    陆炳问:“什么叫专有名词?”

    朱浩笑:“就是特定称谓的名词, 比如说你陆炳, 其实你本来可以称陆浩,但因为你爹给你起了陆炳的名字, 陆炳这两个字就成为专有名词。”

    朱三一:“这都哪儿跟哪儿啊……名词是什么?”

    “名词嘛,字面理解就是名字的词,比如说这块黑板, 黑板就是名词,如果我们要搬抬黑板的话,那搬抬就是动词,你要说这块黑板好黑啊, 那黑就是形容词……”

    朱浩授课的方式,明显跟这时代的先生不同。

    一个合格的老师,教授学问时要重理而不重条, 就是要解释理而不是以教条的方式让人死记背, 但可惜这时代的人本就很迂腐, 跟所学的四书五经本就很迂腐有关。

    整个科举,就是拿儒家典籍文章其某一句话来写“作文”,这应试, 能培养怎样灵活多变的人才?

    教条主义,成为这时代教育的通病,以至于朱浩说后世一些简单的语法问题, 就让几个孩听得云里雾里,不明所以。

    好在他们正于学习知识最好的年龄, 只要愿意跟他们讲,把理讲通透,他们便能理解, 甚至充分消化收。

    “如果你们不明白某一篇的义, 那就先搞清楚这一篇一共有多少字,其哪些是名词, 哪些是动词, 哪些是形容词,这样方便你们理解字面的意思, 知是什么, 讲述的是怎样的理……”

    朱浩说到这儿, 又在黑板上继续动笔写,“好了, 我们讲一个字……德……”

    “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可也。”

    ……

    ……

    朱先生尽职尽责。

    这是朱浩骨里优秀教师备的负责任的态度,此番讲课,即便是对他不服气的京泓,也听得津津有味。

    很多时候会有一“竟然如此”醍醐觉。

    朱三则明显不是学习的好学生,只是在那儿笑嘻嘻听着,偶尔说上两句捣,显然学多学少对她而言没差别。

    还有陆炳……

    以陆炳的年岁,本就没到听明白理的地步,但陆炳受父母影响必须得虚心向学,然后就装样望着黑板,睛都不眨一

    在陆炳看来,只要能把黑板上的容学会,自己就会成为举世无双的俊杰……对他而言朱浩传授的知识就像是一本武功秘籍,即便我听不懂也要尽量听,不然我将错过人生最大的宝藏。

    朱浩讲了很久,放石。

    朱三笑嘻嘻问:“怎么不讲了?”

    “你们先消化消化,把我黑板上写的容抄写十遍。”朱浩

    朱三吐吐:“我才不写呢,你又不是真正的先生,等隋先生来了看到你写的东西,肯定会骂你的。”

    朱浩想了还真是。

    隋公言小肚,或许真如朱三所言,此人目无余,若知是个孩在这里授课,肯定会以师份加以纠正。

    到那时他很可能要倒霉。

    不过谁让隋公言没来呢?

    我的地盘我主!

    ……

    ……

    当天午,学舍院这边一片安宁。

    临近黄昏,依然没人来通知散学, 不过朱三已经着急先回去了, 剩朱浩、京泓和陆炳三人一起走,往西院而去。

    “朱浩,你好厉害啊, 掌握的东西可真多,以后我也要像你一样博学多才。”

    陆炳人小志气大,听了朱浩午的讲课,觉自己收获不小,看向朱浩的睛里满是小星星。

    朱浩笑:“等你大吧,正式开蒙,可能要两三年后了。”

    正常人家的孩开蒙都是虚岁七八岁的时候,也有早一两年的,但普遍开蒙早的学了就忘,通常是开蒙前教授一些简单的日常用字,而陆炳属于天资聪颖的类型,就算如此也要一两年后才会正式开蒙。

    京泓此时脸上带着一颓丧之,“朱浩,我发现你掌握的知识真多……你是几岁开始学的?”

    朱浩:“我学得很晚,但我过目不忘,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就全学会了。”

    “不可能,没人有这样的天分。”

    京泓这更觉挫败,连连摇决不认可朱浩的说法。

    朱浩笑呵呵:“不信就算了,要不找个机会,咱俩比试一学问?”

    换作以往,京泓肯定会毫不犹豫应战,但这次他却犹豫了。

    陆炳:“京泓,我看你别跟朱浩比学问了,经过午的听讲,我觉得他比隋先生都厉害,你比不过他的。”

    京泓若有所思:“隋先生跟家父一样,都是举,听说他还曾到南京国监求学,其学问……岂是朱浩能比的?你小可真是没见识,被他唬上两句,就以为他什么都会?”

    话是这么说,但他还是决不应战。

    在京泓看来,即便朱浩学问不如隋公言,但也不是他能比的,发现彼此差距后,在迈步赶上前,还是不要自取其辱为好。

    ……

    ……

    一连两天,都没见到隋公言来学舍。

    朱三有时会迟到,甚至半途就走。

    就像隋公言授课的地已换到旁,京泓和朱浩这两个伴读的份简直名不副实。

    第三天午,翌日便是二十五,乃是朱浩和京泓归家的日,二人终于见到隋公言现学舍。

    隋公言带着朱三一过来。

    二人刚,就听朱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