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 第三十三章 刑不上大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七个人整齐列成一排,站在袁宗皋面前这次不再是笔试,而是面试答。

    袁宗皋没有像隋公言那样故作姿态坐来喝茶,只是站在那儿,笑盈盈望着在场七个孩,看起来和蔼可亲,却总透那么一抹谋的味

    “你们不必张,老朽不是来考校,而是想跟你们探讨一学问尽可各抒己见,畅所言你们不必分先答后答,想到什么便可说来”

    袁宗皋先介绍这次考试的规矩,不顺位回答问题,有想法便直抒臆,若没意见就算全程不说话也可以。

    朱浩一听这规则怎么像后世的辩论赛?

    袁宗皋:“老朽读礼记时偶得一句,‘礼不庶人,刑不上大夫’,这几日老朽时而挂怀,偶得偶失,不知你们有何看法?”

    几个孩童总算见识到王府选伴读的考试有何特异之

    问题抛,基本已是科举的路,但又跟科举不同,不需要写八文来辩证论题,只让“畅所言”,这问题在朱浩看来就是“夺命题”。

    “谁有意见,说吧。”

    袁宗皋目光环视一圈,嘴角浮现一丝笑意。

    七名应选考生,除了朱浩外,谁都没明白袁宗皋为何会抛这样的问题。

    连之前很自负的京公,此时都陷沉思,明显被这问题难住了。

    朱浩稍微琢磨一,第一是考基本素质,第二则是考历史,博古通今,第三则是考个人抱负。

    兴王府的考试果然是一环一环。

    如此说来,人家真不是简简单单给小王找个伴读那么简单,而是心挑选良师益友,将来能在朝帮上忙。

    大明正德年间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法度混

    上不行,效之。

    皇帝胡作非为,先有刘瑾,后有钱宁、许泰、江彬等,一**佞在朝兴风作浪,而地方官为了迎合皇帝和佞,劳民伤财,破坏大明基。

    朱厚照有没有才华?

    或许有吧。

    但你这么胡作非为,想要把你塑造成明君圣主,除非你儿、孙当皇帝,励图治,大明兴,世人才会在你上记一功,但问题是你胡作非为不说,连个嗣都没有,皇位旁落别家,还想让别人念你的好?

    梦去吧!

    朱浩明白,兴王作为可以觊觎皇位的皇室宗亲,已在反思正德年间朝象,而这题目恰恰是考几个考生对于朝政混的看法,只是问题得比较隐晦。

    还有一,朱浩已从隋公言提及法家事,看老兴王朱祐杬对于诸百家的态度,这题不意料的话应该往法家的路数上,真要顺着“刑不上士大夫”说去,无异于落陷阱。

    袁宗皋等了一会儿,没人来回答问题。

    这些考生虽然年纪都不大,一个个却很明,知枪打鸟的理,最好是别人先来说一说,看看主考官的反应,才好选定论述方向。

    “怎么,这题很难吗?”

    袁宗皋眉微微蹙了起来,“其实就是让你们随便来说几句自己的理解,就算是错的,只要言之有,也值得嘉许。”

    现场依然一片死寂。

    朱浩从人群

    袁宗皋望向朱浩,面和蔼的笑容,,大概是满意朱浩敢为人先的勇气。

    一旁的典吏:“袁史,先前隋教习六个史籍问题,他全都答对了。”

    “是吗?”

    袁宗皋再次颔首,笑容更甚,“小小年岁,便对华夏历史了如指掌,将来定有所作为。”

    朱浩俯行礼,对尊的褒扬表示谢。

    典吏在旁提醒:“你有什么想法,说来便可。”

    朱浩这才开:“学生有一问题,想请教袁先生,不知何为士大夫?”

    语不惊人死不休。

    何为士大夫?

    就连对朱浩满怀期待的袁宗皋,原本一脸和善笑容,听到这问题面也不由变得难看起来。

    确定这就是刚才把六历史题都答对的小

    典吏刚才还烈推荐朱浩,此时觉颜面无光,急忙:“你是来回答问题,还是问问题的?”

    朱浩后几个小掩嘴窃笑,暗自兴自己了正确选择,没站来丢人,只要朱浩丢脸在前,自己答题就算错了也不会到尴尬。

    朱浩:“君在朝,可谓士大夫,那小人在朝,是否还可谓士大夫?”

    随着朱浩话音落,不仅袁宗皋,就连旁边的典吏也怔住了。

    这可比袁宗皋提的问题尖锐多了,不从官员饱读圣贤书理应受到优待展开论证,先拿君小人的定义开刀,乍一听非黑即白太过狭隘,但联想如今大明蠹当的现实,朱浩的话除了放肆些,针砭时政那是一病都没有。

    袁宗皋微微颔首:“既然你问这个,那老朽也就抒发一己见,若小人在朝,与儒家旨义相悖,自然算不得士大夫。”为主考官,居然正儿八经跟朱浩谈论起小人算不算士大夫的问题。

    不过这很符合袁宗皋题时的要求,那就是自行讨论,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正反都可展开论证,畅所言。

    就在众人以为朱浩得到袁宗皋答案后,会什么惊世骇俗的论断时,他却鞠一礼,然后退回队列,缄不言。

    典吏有些讶异:“这位小官人,你已知何为士大夫,为何不说说你的观?”

    朱浩礼貌作答:“学生其实已经回答过了,既然小人不算士大夫,那刑不上大夫的说法便有失偏颇,至于的学生想听听另外几位考生的意见。”

    意思是我开了,不能什么都让我一个人说吧?

    难不该听听其他人的意见?

    朱浩来抛了个砖就跑,没有围绕自己的观论证问题,袁宗皋瞟了他一,微微摇了摇,看来似乎意犹未尽。

    朱浩沉默不语,心里却在暗笑。

    这就叫吊胃

    先提起你的兴趣,想知我有什么论,还得洗净耳朵,等听过其他人的“糟粕”再说吧!

    这样你的注意力始终在我上,反正都说了畅所言,我怎么论述不行?

    有了对比,你才知我的明之

    “其他考生有什么看法吗?”典吏促。

    此时京公压力很大,以他的年岁,能够背诵四书五经的两三就算不错了,哪里还能一句句钻研经义?但他不会轻言失败。

    只见京公来,拱手:“君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说到这儿便卡顿住了。

    “还有呢?”袁宗皋追问。

    这个论调其实是基于朱浩刚才的问题引申的,没法往,或者说京公备挖掘其在的能力,憋这么一句后就再也说不去了。

    京公沉默了好一会儿,转变论证方向:“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