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 第七章 官府办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么怎说姜是老的辣,老太太真是个人啊。”

    朱万简去县衙找知县商议的路上,心里就在盘算这件事。

    朱家人县衙不用投递拜帖,跟门房打了个招呼,就可以直接去侧院厢房等候,不多时寿县知县申理来见。

    “朱二爷,什么风把你来了?”

    申理见到朱万简,顿觉疼。

    之前朱万简上门举报自家弟妹,意图谋夺忠臣义士遗孤产业,申理虽派衙差协助,心里却很腻歪……对于他这样的地方主官来说,官声比什么都重要。虽然闹剧最终匆匆收场,但他一直心怀芥

    朱万简一脸倨傲:“申知县,先把话说敞亮了,今儿我是来给你送前途的,就看你要不要了。”

    申理皱眉。

    申理乃正德六年士。

    一般,要么留京观政六,观政期满放个京官,要么放监察御史到地方历练几年,仕途锦绣,毕竟大明三年才三百个士,就算同,那也是官场的香饽饽。

    怪就怪申理乃陕西平凉府人士。

    要死不死大太监刘瑾也是陕西人,正德五年刘瑾倒台后,这些年朝廷取的陕西籍士就倒了大霉,没一个有好路。申理作为同士,足足等了两年才放了安陆州寿县这个附郭县的知县之职。

    “朱二爷,您就别拿本官言笑了,直接说明来意吧。”申理冷着脸

    朱万简晒然一笑:“申县令,我朱家乃锦衣卫世家,家父为锦衣卫千,家兄北镇抚司副千,我朱家更是当今陛亲近之人,你帮忙的话绝不会亏待你。况且此番乃是去查一桩私盐案,涉及银钱万,若是能查清楚,既能填满荷包,更可前途锦绣。”

    申理凉气。

    他本以为朱家找上门来,又是让自己派人去那与节妇争产的腌臜事,谁知居然是查私盐?

    大明盐政从弘治五年改“粮开法”为“折法”后,国库一度充盈,但接来就是时间的盐政混

    地方官若是能查获数量大的私盐,的确可以大幅提升政绩。

    “朱二爷,这查缉私盐不归锦衣卫吧?”

    申理将信将疑。

    以朱万简的,之前找他派衙差去跟节妇抢家产,这次会好心带他查私盐捞政绩?

    朱万简笑:“案并非锦衣卫查来的,线报说有商家要从私盐贩手里大笔购私盐,就问你敢不敢?”

    申理犹豫再三,叹:“还是查清楚为好。”

    申理不是傻

    他不明白为何锦衣卫朱家不留在南北两京,而是选择在湖广这犄角旮旯落,随即他想到兴王府,有所明悟,但很快就把这个念抛去。

    他不觉得有好事对方会便宜自己。

    不过在得知朱万简的报来源后释然了。

    “竟是三夫人自己承认?她……这可是知法犯法,朱二爷,您又要大义灭亲?”申理诧异地望向朱万简。

    朱万简骂骂咧咧:“什么大义灭亲,早就不是一家人了,这不守妇的妇人最好拿去浸猪笼。”

    或许是想起有些话不该在外人面前说,朱万简勉个笑容:“让她受些惩戒,以后回到家里也能安分些,舍弟在天之灵肯定也不希望他的女人来抛面。”

    “嗯。”

    申理,心里却琢磨开了,这是个什么家,一再卖家人?

    还有脸自自擂?

    此时天不知不觉黑了来,派去调查的衙差前来禀报。

    “回县令,朱家三夫人的确带着一批人城,赶往州城东南方十五里,那里有一车队,车上堆放大量盐袋,问过城里盐行,都说不是自己的货,而且这些人躲在树林里,行迹鬼祟,似真是私盐贩……”

    衙差调查回的消息似乎印证了朱万简的说法。

    朱万简一拍大:“我就说消息不会错嘛,那娘们儿买卖私盐,乃是重罪。”

    申理谨慎地问:“可调查清楚了,那伙人真是私盐贩?”

    衙差还没回话,朱万简却急了。

    “申知县,你到现在还犹豫不决?咱安陆地面盐商就那么几家,之前联手抬价就是他们的手笔,是不是卖官盐的难我会不清楚?”

    申理,一挥手:“来人,召集三班衙役……再带上巡检司的人,随本官前去捉拿盐枭,若遇反抗……格杀勿论!”

    见到这一幕,朱万简脸上得意的笑容。

    ……

    ……

    夜幕降临。

    城朱家米铺,门板早早就隔上。

    朱娘带着仲叔、于三和狗一帮人去购盐,李姨娘正和女儿一起饭,朱浩坐在院东厢的书桌前,就着油灯在一张纸上写写画画。

    “浩哥儿,你说夫人前去批盐,会顺利吗?”

    当天李姨娘有些心神不宁,因朱浩近来成不少,闲便用依赖的吻问询。

    朱浩把手里的笔放,笑:“当然……不会顺利,如果所料不差,朱家人会带着官差,把娘和卖盐的一网打尽。”

    “啊?”

    李姨娘听了朱浩的话,悚然一惊:“那少爷你还不赶把夫人叫回来?”

    朱浩:“不用担心,我跟娘早打听清楚了,卖盐给我们这主儿来甚大,乃新任湖广左布政使黄瓒弟……黄瓒今年刚从江西右布政使位置上调过来,他会让自己的小舅折在这里?”

    李姨娘整个人都懵了。

    之前朱娘从朱府回来跟朱浩商议对策时她不在场,但即便参与来也搞不懂复杂的官场事。

    朱婷凑了过来,瞪大萌萌地问:“哥,什么叫布政使?”

    朱浩笑着摸摸妹妹的小脑袋:“布政使就是咱湖广地面最大的官,比起知县大多了,知县上面有知州,有的知州上面还有知府,知府上面有承宣布政使司的参议、参政,最上面才是布政使,布政使又叫藩台……”

    李姨娘将信将疑:“那就是说,夫人没事?”

    朱浩收起笑容,轻叹:“要说一事都没有,言之过早,但总的来说风险与机遇并存,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咱盐的渠应该能保证。”

    ……

    ……

    月黑风

    伸手不见五指。

    朱娘带着十几个人,正在寿城东南方十五里的树林外,等着跟卖盐的人接

    如朱浩所言,这次米铺的也是官盐,对方乃新任湖广左布政使黄瓒的小舅,黄瓒历史上因抵抗宁王朱宸濠的叛而声名远播,正德九年正月从江西右布政使左迁湖广左布政使。

    官需要钱打周转,边必须要有白手,比如三国时徐州糜家之于刘备,清末胡雪岩之于左宗棠,黄瓒的钱袋便是他的小舅,他到哪儿官小舅的生意渠就铺设到哪儿。

    这世间最不担心亏本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