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 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不一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黄瓒离开后不久,桂萼便到了张璁府上。

    “他居然好意思来找你?”

    当桂萼知晓黄瓒前来拜访张璁的目的后,显得很意外。

    张璁和桂萼二人还是小人时,黄瓒就已经是南京尚书,因大礼议他俩升迁到京城后,黄瓒把持着翰林学士的位,后来更是阁成为阁三号人,在议礼派几乎属于旗帜一般的存在。

    但好景不,随着朱浩离京,黄瓒突然被打回原形。

    少了朱浩的相助,黄瓒从政经验再怎么丰富,也无法成为皇帝边的心人

    张璁笑:“黄公献对于名利地位非常看重,纵然其能力突,可惜啊,少了跟陛的渠,终归还是会被外事所累。”

    “那……你真打算帮他?”

    桂萼皱眉不已,“跟官接,还涉及朝廷人事任免,为外人所知,很容易遭来诟病,况且你实在没必要跟黄公献走得过近,将来朱敬回朝,黄公献站在哪边还说不一定呢。”

    现在张璁和桂萼一致防备的对象就是朱浩。

    因为现在朝一共有三位翰林学士,将来二人阁的主要竞争对手就是朱浩,而且哪怕朱浩比他们晚阁,他们也没把握能压制得住,关键就在于朱浩得皇帝信任,这个优势谁都无法取代。

    张璁将一份拟好的奏疏放,冷冷:“我要让朱敬回京前,成为人人唾弃的对象,在朝无立足之地!以他的年岁,即便为陛再多事,只要他回朝后无法得到同僚的理解和信任,没人合他事,他如何彰显能力?”

    “理如此,但……”

    桂萼很想说,你这么确定能靠你自的力量把朱浩给压制住?

    你如今连阁大学士都还不是呢,仅凭翰林学士的份,恐怕没那么大的能量。

    张璁则显得自信满满:“杨应宁先前跟我透过风,联手一同对付朱敬。不别人再怎么风光,杨应宁都该清楚无关朝廷大局,唯独朱敬有可能因为圣而成为未来朝堂上所有人的梦……难他们不怕将来朱敬在朝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权势只手遮天,任意支朝臣?”

    桂萼没有再说什么。

    以往张璁总想耍一些手段,跟人结盟与朱浩为敌,桂萼一直都觉得没那必要,从结果看,也是频遭朱浩戏,被人当猴耍。

    可现在……桂萼却觉得,张璁算是到了未雨绸缪,至少让朝廷上都知他张璁跟朱浩“势不两立”的关系,如今连先前跟朱浩穿同一条的黄瓒都主动来投,还有明知朱浩势大而选择明哲保的朝官员也逐渐开始往张璁这边倾斜……

    张璁两次为翰林学士,差不多终于是“媳妇熬成婆”,现在他说要联络人跟朱浩为敌,桂萼便觉得,张璁已有这实力。

    张璁:“实,现在尚不确定朱敬几时回来,但必须提前跟朝臣联络好,从费阁老到六尚书,再到翰林院同僚,要明确不能让朱敬回京扰朝廷正常秩序。”

    桂萼问:“你就不怕朱敬倒台后,一个到我们?”

    在这件事上,桂萼还是比较清醒的。

    凭什么你张秉用会觉得,在那些朝臣我们跟朱敬有本质区别?他们防备朱敬的同时,不会顺手打击我们?

    枪打鸟,等朱浩倒,我们就成了鸟。

    “不一样的。”

    张璁笑:“你也不想想,我们好歹是正统文官,朱敬算什么?他是兴王府书童,跟陛的关系能一样?而且我们朝后过什么?他朱敬过什么?难那些文臣不知,朱敬乃另类?”

    桂萼很想说,你别太乐观,其实我们也是异类。

    大礼议的事,让我们得罪了很多人。

    等我们大权在握时,别人肯定不会轻易放过。

    “就这样,翰林院和六科给你了,你最近多跟他们走动一番,尤其趁着公务时,将一些愿意的人都往我这边收拢。”张璁镇定自若,“至于费阁老他们,则由我亲自去见。”

    ……

    ……

    张璁又开始在朝活动起来。

    而张璁最先走的关系就是司礼监掌印张左,他要帮黄瓒升吏尚书,因为他看来了,黄瓒之前就已经跟朱浩貌合神离,不可能再跟朱浩站在一路。

    这也是张璁敢跟黄瓒合作的原因。

    张左得知张璁的意图后,很是意外,惊讶地问:“张学士,这事与你何?”

    张璁:“这不黄堂,先前在张某人面前提及,今日某与张公公会面,于是便问上一句。”

    “呵呵。”

    张左笑了笑,他虽然学问不如张璁,但为人世的经验却丝毫不差,当然能看张璁的目的,于是,“张学士,不是跟你说,陛用人方面,不是我等能涉的?你可知陛跟黄堂间,到底是如何相的?”

    张璁急忙:“在不知,望张公公赐教。”

    张左:“这世上的东西,尤其是官职,只有陛给,臣才能得,若陛不给则不能苛求,这是规矩。黄堂好像一直不明白这理,你不会也湖涂吧?”

    “怎会?在明白得很。”

    张璁知,这些都是场面话。

    什么皇帝给不给的,最后还不是看看能给谁?

    现在朱敬不在朝,皇帝真正信任的会是谁?

    “三万两就想买个吏尚书?这位黄堂莫不是个初茅庐的?呵呵。”

    张左随后的这句话,让张璁一怔。

    皇帝没有把黄瓒放到吏尚书的原因,并不是因为黄瓒在打理政务的能力,舍不得他离开,也不是因为皇帝言,而是因为……黄瓒给的钱还不够?

    三万两?

    这是卖官鬻爵吗?

    即便张璁现在铁了心站在皇帝一边,听到这话,心里也不由打憷。

    当今天似乎是开了一个很不好的,让黄瓒给够银才能升官?那跟朝廷卖官鬻爵有什么区别?

    “办事能力嘛,黄堂是有的,但陛要的是能真正为朝廷分忧的大臣,诸如朱先生那样的……你知朱先生一年能给朝廷带来多少银吗?”张左问了一句。

    张璁终于打开了思路。

    不是说,大家一致对付朱浩,朱浩就会失势,这里边有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朱浩能给朝廷搞来钱,给皇帝的小金库以大的支持,让皇帝可以随时脱离朝廷的掌控,完成任何其想的事。

    这能力……传统文臣谁能备?

    苦心经营赚钱?

    光听听都觉得不可思议。

    张左:“黄堂在朝那么多官员,已是佼佼者,但距离朱先生还有很大的差距,陛的意思是,一次三万两远远不够,每年每月都得有,最好是每个月给三万两……”

    这话让张璁瞪大了,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一个月三万两?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