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 - 第1696章诸事(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的什么话,朕向来以德服人……对吴王朕从来都是待之以诚,在哪里见面皆无不妥……”

    李破装模作样的说了两句,却是转往殿走了。

    范文牙疼的看着皇帝,几天的工夫他算是明白了门省官员们的不易,皇帝说话有不着调,有时候特别喜词夺理,你却只能小心的劝着,窝心的不行。

    最重要的是有的时候你本不知皇帝哪句是戏言,哪句又是在跟你说真的。

    他觉着自己这么去,可能要跟封一个场,嗯,还有他那旧主杨,当了纳言没几天就殁了。

    想到这两位,范文心里凉哇哇的,他可比杨差远了,而且还这么大岁数,怨不得侍之位空缺了这么久,应该是朝没人愿意来当吧?

    李破不知新上任的侍已是满腹怨言,其实知了他也无所谓,这些年他就是这么过来的,已经很难再改变了。

    时常跟边的人逗逗闷,能让他找,这比什么都,不然侍之职哪会难产?因为有封在前,其他人李破就不怎么看的上

    如此说来,范文还真就是适逢其会。

    …………

    不怎么说李破心都很好,门省如今算是彻底的安静了来。

    范文弱了些,可在神层面,当世能比得上他的人还真就不多,为政凉州多年,也没被谁掉,那手段自也不用怀疑。

    还没上任呢,便已经和门侍郎杜楚客见了几次面,明显就是要联合杜楚客来压制孙顺德。

    孙顺德厚着脸登门造访了一次,范文笑呵呵的接待了他,两人谈的什么李破也没兴趣知,反正范文上任之后,门省一应事宜皆都顺遂,并无人敢来挑衅。

    只不过这还只是刚刚开始,看不多少来,朝的官员都讲究一个见风使舵,或是君报仇十年不晚。

    急吼吼就冲上来的,都是没脑的炮灰,权力斗争要有城府,要讲策略,等孙顺德缓过劲来,觉得风已过,不定会什么事来呢。

    范文抢了属于他的职位,已如生死大仇,若是范文不明白这一,这个相他不了几天。

    就是不知孙顺德心里,敢不敢记恨他这位皇帝陛,想来应该是有的,毕竟人家也是从隋末走了一遭的人,对皇权可没那么敬畏。

    李破打算给他半年的时间好好琢磨一,若是还能忍住没什么动作,那就外放京,每每想到此节,李破总会给自己个赞什么的。

    度量很大,你很了不起。

    …………

    现如今朝堂上很多臣都很杰,是承平时节难得一见的那人才,这况并不值得奇怪。

    开国的时候大多都是如此,形形的人才会汇聚在一起,帮助帝王平定天,当世之人会用气运所钟来形容。

    实际上这几乎是一必然,没有那么多的人才,也不会现大一统的曙光,而经过了世磋磨的人,无论是心理状态,还是平治世的才能,自然也就比和平时期的那些人上许多。

    其实主要就是一个遇事果决,敢作敢当,因为他们遇到过太多需要当机立断的事了,不怕造成多严重的后果,他们已经见过许许多多糟糕的局面。

    所以这些人也会很难控制,毕竟人心叵测,人们见多了世景象,那心理绝对不是平常人能够想像的到的。

    等这些人纷纷老去,天也就真正的平安了来,他们的一代,就和他们的父辈不一样了。

    才能上也许比不上父辈,可忠诚度上却要许多。

    李破觉得到了那个时候,大唐才能真正的展现盛世景象,同样的这几乎也算是历史规律。

    明君贤臣们打好了基础,儿孙们就能享用不尽。

    除非太过倒霉,碰上杨广那样的败家,那也没什么好说的,只能说杨晚年瞎了,耳朵也聋了,竟然传位于这么一个混账东西,竟然能凭一己之力突破历史,也算杨广有本事。

    …………

    所以说门省这波澜,不论对于李破,还是其他朝堂重臣来说,其实都算不得什么大事。

    李破本就像坐在云端的佛祖,张开了手掌,凡是他手心的家伙,任你自以为有通天的本事,也再难以逃脱被摆布的命运。

    …………

    回到殿,李破毫无仪态的伸了个懒腰,范文亦步亦趋,像个跟虫一样尾随着他。

    李破知范文还在适应侍的职责,他不像封德彝资历那么老,跟好几位君王打过,也见识过一代代的名臣大将的风采,什么事都心里有谱。

    范文就不成了,回京任职之后要适应一段时间,时间短则要看他本人的能力。

    作为相,时常跟随在皇帝边倒也没什么,就是有不像话,毕竟侍已经脱离了侍候皇帝的角很多年了。

    他应该辅左皇帝理政务,把门理好,而非是像散骑常侍和谏议大夫这些人一样,日常陪伴在君王左右。

    “今年事多,还都赶在了一,卿要受累一些……”

    也不回去自己的座位,李破照常在殿来回熘达,的臣们很是心烦,毕竟吴王上就要到了,大家都在打起神,准备陪同皇帝一起看看外征战几年的吴王是不是还是原来那个模样。

    皇帝表现来的轻松自然是他们不很愿意看到的,吴王到底不是其他什么人嘛。

    范文就不这些,在凉州他见多了急吼吼却不知该什么的人,在他看来,皇帝有成竹,万事皆在掌握之的状态,才是最难能可贵的品质。

    至于皇帝的事多,那还真不是随便说说而已。

    元贞七年开就有好几件大事赶在了一

    一个自然就是东海大军班师,功臣们陆续回朝,需要行封赏和接待,就光这一件事,今年就别想闲来。

    因为不止是封赏和接待的问题,还会伴随着林林总总的其他事宜,比如说大军会陆续把句丽人运送回大唐,那可不是灭掉倭国的时候能比得了的。

    上百万人的迁移,和一个大工程一样繁琐而又麻烦,一个不慎说不定还要闹上几场叛,需要朝廷严加提防。

    另外还有给这些人准备粮以及各资,也是个大,不能把人饿死,也不能让他们吃饱,反正大唐的国库今年肯定是难有盈余,至于支持不支持的住,那就要看今年秋天的收获况了。

    在李破看来问题应该不算大,实在不成的话,他也只能一个无信之人了,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税赋先征收一,等度过难关再说。

    在今年急急的开通漕运,其实就有这方面的考量,没有南方的粮支持,大唐将很难接收那么多的句丽人。

    其实就这一件事,元贞七年一年的时间都不太够用,能用两三年把半岛上的人都送来大唐务工,就算不错不错的了。

    除了这事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