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 - 第1616章大宴(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月上栏杆,两仪殿歌舞依旧不休。

    说起来,原王朝的邻居们都属于能歌善舞的民族。

    如今外间来人也带来些新鲜的东西,只是说实话,也只是新鲜罢了,可以看一看,但大多都逃不脱祭舞的范畴,只能说是让人耳目一新,却不备多少艺术价值。

    大唐的歌舞此时已经摆脱了商周,乃至于秦汉的窠臼,在表现力上有了足的步,看着就让人赏心悦目,显示厚的文明气息。

    殿的气氛很烈,李破喝了不少,李碧已经借故回后了,臣们……酒量好的自然是没事,酒量浅的已是喝的面红耳赤,摇晃脑。

    可这毕竟是宴,没有谁会放浪形骸,事故来。

    倒是三个突厥使节,已经有两个被到了桌面,还有一个酒量极其不错,依旧盯着殿的舞动的影,满都是掠夺的(和谐)望。

    突厥人向来放肆,书舍人杨师很是机灵,命人请了罗士信稍加照顾。

    罗士信于是不不愿的起,走到突厥人的席上,一坐了来,伸手搂住对方的肩

    对方挣扎了几,却好像被带上了铁箍,死活挣脱不得。

    罗士信咧开大嘴,笑着念叨了几句,指了指席上的酒壶,对方满面怒容,但对方的力气太大,脸上也渐渐狰狞的笑容,手上收,握的他肩疼痛不止。

    于是突厥人屈服了,拿起酒壶连了三壶,的衣襟上淋漓,罗士信不由大笑,拍打着他的肩,连连称赞他懂事。

    然后招手命人又提了一坛过来,顺手拍开泥封,抱起酒坛咕都都就饮了不知多少,然后把沉重的酒坛往桌上一顿,微红的睛盯着突厥人,好像要吃了对方一般。

    突厥人彻底老实了来,开说了几句,也抱起酒坛把剩的酒喝光,然后……一栽倒在了席上……

    罗士信意犹未尽的,扭四顾,起又去到了吐蕃人那边,祸害了一阵。

    吐蕃人一直比较低调,他们新来,不认识什么人,看着这满殿的繁华,他们在原上哪见过如许景象?羡慕的睛都快蓝了。

    觉得此间哪哪都好,怨不得大唐皇帝陛被称之为天,所居之可不是和他们想像的神国有的一比?

    面对不请自来的罗士信,他们都是恭恭敬敬,苏毗末罗还领向罗士信敬酒,她还用刚学会不久的简单汉话赞赏了一罗士信的板,看那样恨不能亲自上手摸一摸。

    大胆之原女可是望尘莫及,的罗士信的气势一弱了不少,草草跟他们了几杯,便灰熘熘的走了。

    …………

    此时新罗女王金德曼悄悄来到李破席前,芊芊而拜,“陛,许久不见,今日饮,女儿来敬您一杯。”

    转间,媚态横生,还带着些幽怨……那小模样,瞅着就能让人心都化了。

    李破暗了一声要命,确实好久没见了,主要是他想晾一晾新罗,半岛上的三个国家,如今被大唐灭了两个,只剩了新罗独存。

    把半岛都给新罗是不可能的,可新罗之功该怎么赏赐,他又没想好。

    最好是新罗人自己能懂事一些,提一个能够让大唐接受的方桉。

    当然了,那肯定是理想状况,现实则是,大唐太过势,新罗现在已经失去了自主权,要想安稳的过去,必须取得大唐的认同。

    换句话说,什么事都要大唐说了算,他们的任何建议,没有大唐的同意是不可能执行去的。

    藩属之国也有有低,失去了句丽这个敌人,新罗的地位立即变得有些尴尬了起来。

    这也是大战之后,新罗女王金德曼立即启程来到安的原因所在。

    至于什么父亲女儿的,当日只是笑谈,也是助兴之语,这个时候说来,真的让人很不自在啊。

    好在李破脸厚,举起酒杯貌岸然的笑:“什么女儿不女儿的,你是朕的功臣,来,陪朕喝几杯再走。”

    “多谢陛。”金德曼笑颜如,遮住鼻饮了一杯,挪着步来到李破边跪坐,主动给李破斟酒布菜。

    臣们的目光立转了过来,却又纷纷避开,好像什么都没看见的样

    新罗国主是个女人,还是个年轻的人,与皇帝陛的故事在她第一次朝的时候便有传扬。

    不算是什么稀奇事了,而且新罗王女金胜曼已为妃,那么新罗就是大唐最为亲近的属

    很多人一边饮着酒,一边在心里想着,瞧这样两国之后的来往估计会更加密切,皇帝陛为国劳,真是辛苦了啊……

    据说新罗人颇多,甚有风,那将来自家府是不是也要纳上几位来呢?嘿嘿……

    …………

    金德曼现在顾不上殿之人的想法,得了机会,自然是要抓的。

    “陛还是慢些饮酒,多用菜吧,不然醉了可不好受。”

    李破从善如,吃了几鱼,两片羊脯,金德曼还给他剥了个虾,一边观看着殿的歌舞,李破很是惬意的晃了晃脑袋。

    “你这汉话说的可越来越好了,嗯,有河北的音,怎么来的?”

    金德曼就笑,“陛莫非忘了,崔师自河北博陵崔氏,我的汉话都是他教的,不光是我,新罗国显贵,多为崔师弟,那我们说的汉话自然便也带了河北音嘛。”

    她的崔师就是使新罗的鸿胪寺少卿崔敦礼,此君一去数载,如今他的名声在新罗国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因为与大唐来往日渐密,崔敦礼在新罗教授新罗贵族们语言,礼仪,新罗显贵皆以能与崔君坐论国事,谈古论今为荣。

    当然了,能跟崔敦礼说几句的新罗人绝对屈指可数,所以崔敦礼在新罗的地位堪比国师。

    李破,“崔敦礼博学多才,你们尊他敬他是对的,只是过些时候,朕要召他回朝述职了……”

    金德曼小声的啊了一声,“那女儿岂不失一良师益友?不行不行,女儿得跟陛求个,让崔师在新罗多住几年。

    陛不知,崔师在新罗过的很好的,从不曾受半委屈,衣住行,皆依王制,边侍候的人也都是千挑万选。

    原好像有一句话叫乐不思蜀,崔师就是这般,此间乐,不思唐也。”

    李破听了不由哈哈大笑,“你倒说的有趣,却不知原还有句老话叫故土难离,他是博陵崔氏弟,可不会常居海外,醇酒人是拴不住他的。

    而且他在外面建功不小,朕若不加赏赐,岂不寒了人心?

    放心吧,大唐饱学之士有很多,朕再派些人去新罗即可。

    理说,朕不应该跟你说这些,你自己就都要想到的,你是新罗国主,新罗的未来都掌在你的手,遇事要多思忖一

    比如说崔敦礼,去你们新罗也有三年多了吧?你既然如此尊敬于他,那就要为他设地的想一想,这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