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 - 第1589章私宴(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萧卿有雄心,这是好事。

    你们作为相辅,任何时候都不能失了取之心。

    很多人功成名就之后,便开始琢磨着怎么建楼,怎么稳固家族权势,怎么收拢党羽,怎么争权夺利……这都是常有的事。

    如今天太平了,奢靡享乐之风渐盛。

    朕其实并不觉得是坏事,大家打了这么多年,求的不就是一个平定天,让臣民越过越好吗?

    但话说回来了,所有事起来都要有分寸。

    朕不能觉得大势已定,便和那些昏庸之人一样,大兴土木,任意挥霍。

    臣们呢,也不能躺在功劳簿上,只想醇酒人的过上半辈

    立开国之功的都是有才能的人,一代之才,为一代之所用嘛,朕还年轻,不怕有人功盖主。

    你们也不老,有很多事需要去……

    朕的心意,你们应该懂吧?”

    这些话说的没什么重,属于泛泛而谈,可着李破那沉沉的语气,也就营造了肺腑之言的语境。

    两个臣细细咂摸,理解各自不同,却都有所收获。

    其实没什么不好明白的,皇帝在向两位宰相表明心迹,说的就是自己雄心犹在,要的事很多。

    他们这些臣那就要打起神来,不能畏首畏尾。

    最重要的一则是,李破只差明说了,他会善待功臣,不会像以前那些帝王们一样,害怕功臣们功劳太大,威望太,而有所忌惮。

    所以大家不用想着怎么去韬光隐晦,亦无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之忧。

    这一温彦博和萧禹倒都不怎么担心,皇帝对功臣们很不错,还修建了凌烟阁,给开国功臣定了位次。

    赏功之上也有理有据,大多让人无话可说。

    其实归结底,皇帝说的不错,他还年轻,功臣们立的功劳再大,也大不过皇帝去,唯一的问题就是,朝廷的位少了些,无法尽善尽的安置功臣良将。

    …………

    李破不是一次跟人说起这個,善待功臣,荣其,盛其家,基本上属于李破主张的国策之一。

    只要你自己不来作妖,以如今的局面来看,开国功臣们得以善终是能够实现的。

    …………

    只是话说回来,臣们信不信那就两说着了。

    皇帝到底有没有那样的度量,说是没用的,得看你了些什么,最后结局如何,如今说来却是为时尚早。

    很多时候,世上不如意事时常八九,即便是皇帝有心如此,最终的结果也很难预料。

    你当文皇帝杨登位时对那些拥他的人不会心存激吗?没有想要酬答他们的功劳吗?

    可最终结果是什么?立拥立之功的那些人,场都不太好,就是极力辅佐父亲登上皇位的太杨勇,也最终被剥夺了储位。

    世上的事就是这样,只要时间拉开,不用多,十年二十年的工夫,便足够改变一切,什么承诺也抵不过时间的洗刷。

    所以故事当那些重诺的人才会被人所传唱,因为大家自己不到嘛。

    …………

    也不所料,温彦博和萧禹用自己能想到的言辞,尽可能委婉的向皇帝表明了自己的忠诚。

    萧禹又喝了两杯,皇帝说他有取之心,那换个角度,不就是说温大临趋于保守吗?这让他很是有些得意。

    李破饮了酒,到了这会,饮酒的速度便慢了来,两个臣岁数都不算小了,他是叫人来陪自己喝两杯,而不是叫了人来酒。

    “东海已为坦途,就是很多倭人跑去了琉球,琉球以前是倭国的藩国吧?”

    温彦博:“也不算是藩国,吴王之前传报说了,倭人横行于海上,百济,新罗,琉球等国都受其害。

    于是后来他们便纷纷向倭人供奉,以求平安,吴王当年在江左,就屡次率人海,剿灭海匪,其大多就都是倭人船队。

    琉球地小国贫,是东海往来之人的歇脚之,前隋也曾派人伐之,却也无法久居其上……”

    看着侃侃而谈的温彦博,李破笑了,他知这是因为连年用兵于东海,朝臣们对海上之事开始关注了起来,说话也就有了见地。

    不然海上之事,很难引得起大家的兴趣,就更不用谈了解了,估计说起琉球来,知其地理位置的人都少。

    “琉球那边朕问过吴王,琉球多岛屿,暗礁密布,每到秋日,便风浪急,所以说那里可不是什么好去。”

    萧禹趁机接过话,“可如今却非同以往,它能连接东南,从山东到南海诸郡,走陆路的话,一月不止,可乘船行走海上的话,听说即便逆风,也只需十余日了……”

    君臣对视,都了老狐狸一般的笑容。

    他们都知这意味着什么,南海诸郡一直是原的一块飞地,间隔着重山峻岭,山林密布,向来是放犯人的好地方。

    而那边的土著家族也总是不服教,时不时就要闹上一场叛,因为路途阻隔,还不好平定。

    以前的法就是有能力了,便派兵去平,没那个力,谁把控了政权,你只要别龇牙咧嘴的,朝廷就象征的册封一,也无人太过在乎。

    如今路途一缩短了一多半,那原王朝对南海诸郡的掌控力绝对会登上一个台阶,连带的影响则更是喜人。

    将来东南方向的岭南诸郡,也不在是难以到达的莽荒所在,对于原王朝在当地的治理,有着莫大的好

    相比于两位臣,李破想的则更为清楚。

    便利的通,会突破地理环境对于原王朝的禁锢,让大唐帝国的角伸向远方,创造远胜于历代的版图来。

    “是啊,路途短了,来往也就方便,所以说咱们要把船造好,这是一件大事,温卿受累,今年工那边你要多督促一

    尤其是匠作监,要么多招些人,要么就把手上的事都停一停,船行海上,要足够固,航行要快,尤其是海上容易迷路,光靠司南怎么成?

    船的大小也是回事,海上来往,不需作战的话,不是船越大越好……嗯,等过些时把匠作监的人招来,朕得跟他们说说此事。”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