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 - 第1453章儿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月初,安这边还在暮时节。

    今年天气和去年差不多,和的很快,耕完全可以在四月开始,这是个好兆

    四月初的大朝会上,主要说的就是农事。

    李破总是在不厌其烦的重复一件事耕很重要,不能有任何延误和疏忽,不然就要遭到严惩。

    大家也都习惯了,只要自己任上别纰漏,皇帝还是很讲理的。

    另外就是今年要的各工程,四月间就要陆续开始,和去年差不多,只是今年多了许多倭人和百济人可用。

    李破索大手一挥,免了河南,河北,山东这些地方三年赋役,不过毕竟已经过去好几年了,朝廷会在税收上找补一

    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用起来应该会很方便,只要别把人都饿死,用到哪里都成。

    以十万为单位来计算的人手,会极大缓解大唐的用工荒,自从秦汉以来,原还从来没有现过这么大规模的外来务工者。

    以前也不是没有战俘,不过多数还是以安置为主,收拢人心,增原王朝的国力。

    这一次则明显不同,来的都是务工人员。

    的人在听到消息之后就比较振奋,一直在规划着今年的工程度。

    驰先不忙,当务之急是把各利工程修一修,恢复东都旧观也要提上日程,还有就是运河系,各矿藏的挖掘,今年还要修缮宇……

    工程很多,不愁来的人太多,有所闲置,只怕这好事只这一次。

    …………

    倭人的贵族在安已经滞留了一个冬天,因为皇帝对他们表现了明显的厌恶,所以他们过的比较凄惨。

    用衣不蔽不果腹来形容略有夸张,毕竟是住在鸿胪寺的驿馆之,不可能让他们的和街边乞儿一样。

    只是待遇上……鸿胪寺的官吏们觉着不饿死,冻死人就是胜利。

    开之后鸿胪寺卿表仁上书,问陛想怎么安置这些倭人,他们占用了鸿胪寺的驿馆,男男女女群居在一,时日了已经有十几个女怀上了

    这哪是什么王族,简直和野兽相仿,关系七八糟,再这么去,鸿胪寺得想着是不是该建一所育婴堂了。

    李破给鸿胪寺的回复很随意,留些汉话说的好些的,其余男都杀了,女教坊。

    至于留那些人,好好教导,让他们知主仆之分,等倭人到来,派他们去束倭人,带着倭人好好工。

    李破不知以后还会不会现小日过的不错的家伙,反正现在他把倭人蹂躏的差不多了。

    大唐则多了一块海外飞地,看着比较喜人。

    李靖商不,总喜得罪人,可只要放他去,他起事来还是有板有,冬天的时候便把倭国地图送到了安,给大唐完善了一东海的地理图志。

    这显然是为之后东海都护府的建立在准备。

    杜伏威那厮就想不到这些,还在半岛上瞎忙活。

    而李靖商不的地方也表现了来,你既然的这么全乎,当即朝就也有人开始荐他为东海都护府的第一任大都护,你说这是不是在给自己挖坑?

    …………

    安排好了今年的工作,李破带着人到安郊外行了一次祭。

    他没再率人狩活动,而是在行待了几天。

    已经是大唐元贞六年了,李破矫慨了一岁月无,他又了一岁,不过经过冬天里的耕耘,嫔妃又有两人有了

    他觉着自己不能老是生女儿了,那样的话与李碧的名声极为不利,当然了,这也由不得他来主。

    这么多年来,还就李碧诞了两个儿,其他一都是女儿,让他省心不少,可总这么去……他自己都难免觉着有些奇怪,何况是别人了。

    对于儿女他倒是心不多,只是李原年纪渐,到了今年就九岁了,虽然时常还哭哭啼啼,可离着成年也没几年了。

    当世之人虽然都以弱冠之年为男成年的标准,也就是二十岁成丁。

    可实际上没什么人遵守这个,不论男女一般在十三四岁就算成年,十五就可以举行冠礼,换句话说,也就是到了能够婚,成家的年纪。

    比如说王贞被送到晋地的时候就是十三岁……

    皇就更不用提,一生就能封王的也不在少数,四五岁刚开蒙就去单过,其实不单皇室,贵族人家也差不多。

    到了二十岁,有的人已经过上了妻妾成群,孩儿环绕的生活。

    之所以定弱冠之年,实际上是官府给百姓上籍,分田土的依据,约定俗成却是另外一回事。

    因为人锐减的缘故,如今大唐采用的则是十五岁成丁,比前隋的规矩短了不少。

    …………

    李破打算等明年李原满了十岁,看况赶去别居。

    主要是他觉得自己的不太靠谱,脑不很聪明,时常会被妹妹戏,玩心也重了些……

    嗯,总之缺一大堆,唯一让李破比较放心的是,李原心还算敦厚,对待陪在他边的人都很不错。

    妹妹就算时常戏于他,他也不会跟妹妹计较,就是嘴比较损,时不时就气的李真,并乐此不疲。

    李破肯定是不会承认儿在这方面很像他,反正李原不来气他这个老就成。

    前些年臣们还在促着皇帝立,好稳固国本,可到了如今就没什么人提了。

    原因嘛是明摆着的,皇权日益稳固,而且李破本人秋正盛,也就暂时不用为继承人的问题担心。

    二来就是他只两个儿,还都是皇后所,问题就更简单了许多。

    而且大家都觉得皇帝想等次大一些,来和比较一,然后再立,虽然立是规矩,可皇帝既然想慎重一些,臣们多数也不会说什么。

    此时还远不到发生储位之争的时节,谁也不想先冒这个恶人……

    而开国之君的权威,非常之重,皇帝近臣们都觉得,在立储之事上,皇帝很可能会乾纲独断……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