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没想当县令夫人 - 分卷阅读2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谢母一脸欣,“是啊,白溪是个好孩。”

    “娘,大伯母,上就可以吃饭了。”白溪笑了笑接过锅铲两便炒了一素菜来。炒了一青菜,一韭菜就可以吃饭了。

    饭间,普通的两上一碗粥,众人吃得津津有味。

    三日宴席摆完,谢奕寻就要去赴任了,一众亲人皆来送别,谢父上前沉声:“儿,守住本心,当个好官。咱们不求大富大贵,只愿死后不招世人唾弃。”

    谢奕寻慎重,“儿。”

    又跪给父母磕了三个,“爹,娘,儿不孝,不能常伴膝,请您二老保重,勿要怪罪。”白溪见状也连忙跟着跪

    谢母连忙抹了抹泪,一把拉起他,“爹娘知,你快起来。”

    大哥谢季青连忙保证,“二弟,有我和你大嫂在呢,一定会好好照顾爹娘的,你只放宽了心当好你的官,家里的事有我呢。”

    大嫂谢氏也跟着:“二弟,二弟媳,我们会好好孝敬爹娘的,你们放心。”

    谢奕寻这才对着大哥大嫂:“大哥大嫂,辛苦你们了!”

    谢季青轻轻给了他一拳,“说啥呢,这是我们应该的。”

    众人纵有万般不舍,却不敢耽误了上任的时间,只能泪告别。

    -

    白日抓赶路,夜间就歇在沿途的驿站,终于在八天后到达了环山县。

    这一路山路崎岖,十分颠簸,把人颠得昏脑胀的。终于到了,三人都兴不已。

    谢奕寻听说过环山县很穷,但没想到竟然这么穷。一个县城就像山村一样人烟稀少,偶有过往的行人也是面黄肌瘦、衣衫褴褛。

    这哪里是来当县令,这是来乞丐窝里当乞丐吧?

    “求求你,给我一吧!”一个骨瘦如柴的小孩跑到白溪前乞求,这些人衣着光鲜,还是坐着车来的,一定有

    白溪见他这样实在可怜,便从包袱了一个馒递给他,小孩前一亮,一把抢过去就跑。旁边一群人也一哄而上纷纷围住白溪三人,直接上手抢她的包袱,趁着混,连白溪白晚上的桃木发簪都给抢了。

    人群散去后,留发丝凌的三人面面相觑。

    “唉!”谢奕寻叹息一声走到县衙前敲响了县衙的门,敲了半天却无人开门。他只能大喊“来人!开门!我是新上任的知县。”

    喊了几声后,木门终于从里面缓缓打开了。只见门后站着一位肤黝黑的年男,淡淡开,“委任状。”

    谢奕寻于是从贴衣服来递给他。

    他仔细对了一番,侧:“大人请。”

    三人缓缓才发现县衙一片荒凉,衙役也没有,“明镜悬”的牌匾已经落满了灰尘。整个大堂竟然连一把椅都没有,三人坐都没地方坐。

    那名年男走到公案后翻翻找找,拿了一块印章给谢奕寻,“谢大人,这是您的印章。”

    谢奕寻接过,询问:“其他人呢?”

    “禀大人,卑职是环山县的县丞冯衡,自从上任徐大人告老还乡后县衙发不起俸禄,便只剩卑职一个人了。”冯衡如实回答。

    谢奕寻突然觉有些哽噎,一个县令,一个县丞,这样的县衙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怎会发不起俸禄?还有外面那些人一个个面黄肌瘦、骨瘦如柴的是怎么回事?朝廷没拨粮赈灾吗?”那些人连饭都吃不饱也指望不上赋税了,只能指望朝廷的赈灾粮了。

    “禀大人,环山县本就贫穷,经历上次的洪后,村民本就不多的良田全被淹没了,赈灾粮也迟迟未到。”

    谢奕寻这是真没法了,叹了一气。人家上任都是忙着破案审案,他这一上任考虑的却是如何让民众吃饱饭。

    他们在这里商议正事,白溪便带着白晚去了后院收拾行李。

    后院也如前面一样,破破旧旧,布满了灰尘。

    两妹便打一样一样的清洗起来。

    作者有话说:

    没想到吧?今天有二更。我自己也没想到!哈哈!

    第26章 脱贫

    谢奕寻垂丧气的回来了,和冯衡聊了一午越聊越心堵。没钱又没人,这官怎么当?工作该怎么开展?

    白溪也看了他的心不佳,她也没想到,这里的条件竟然这么差。

    晚上的饭还是冯衡拿来了一些米和一咸菜,三人煮了一锅粥,就着咸菜吃了一顿。

    晚间休息时,谢奕寻刚一坐到床上,就听见“咔吱”一声,床就偏了去。

    “唉!”看着倒塌的床角,谢奕寻叹了一气。

    白溪听见声响也过去查看,原来是床架上的一木条断了,最后还是谢奕寻去柴房找了一抵在面才勉能睡。

    谢奕寻躺在床上看着上旧得发白的帷幔,缓缓:“阿溪,对不起,害你跟我受苦了。”

    原以为能给阿溪幸福,却没想到反倒是让她跟着他吃苦。

    “谢郎,你这说的是什么话?我们是夫妻啊!这苦算什么?环山县穷,条件艰苦,这只是暂时的。咱们想办法让他们脱贫致富不就好了吗?到时候民众富裕了,大家不就好过了吗?”白溪看向他

    是啊!阿溪说得对,带领大家致富才是关键,纵然困难重重,只要不断努力,一定能成功的。

    谢奕寻又恢复了满腔斗志,“对,娘说得对。早些歇息吧,明日咱们去看看况。”

    白溪,两人相拥而眠。

    第二日一早,谢奕寻便找了冯衡带路去县城周边查看况。

    四人一路走来,就见田地全都被沙掩埋,难民无数,年轻人多逃荒去了外地,留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

    他们吃树叶、刨树,附近的山上都被吃得只剩树了。

    谢奕寻眉锁,“怎会这样严重?村民们以前家没有存粮吗?”

    “环山县本来田地就少,产的粮也不多。了赋税后只够村民们自己吃了,哪来的存粮啊。”冯衡叹息一声。

    “赋税了多少?”谢奕寻问。

    “每人两成的粮,不过村民家都是人多,田地少,算来差不多得近一半的粮来。去年县里共产约一万石的粮,赋税了五千石,一千多人家近六千多人只有五千石粮吃。”冯衡回答。

    谢奕寻算了,一名男一年约吃十石粮。六千人一半算壮年,一半算孩,一年约吃四千五百石粮。这样算来村民本没有多少多余的存粮。

    “田地少咱们可以开荒啊,在山上开辟田地啊!”白晚指着周围的大山

    “没用的,这山上的土地不沃,本不能用来来。”冯衡摇

    谢奕寻突然灵光一闪,:“咱们去山上看看,不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