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自在 - 分卷阅读5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若照公主所言,代王确实有诬陷世的可能。”沈靖听了李梵清的猜想,也在自己心了怀疑的

    在沈靖的猜想里,代王见李梵清与晋国公府联成一线,而晋国公世虞涌手握重兵,代王自然不可能坐得住。

    见他已然走了自己的陷阱,李梵清十分乐见其成,也就不会破其

    彼时燕帝恐怕压没考虑过要立李梵清为皇太女,那时的李梵清与李赓之间自然也就不存在任何的竞争关系。

    在李梵清想来,若说此事乃是李赓所为,也多半是因为李赓揣度了燕帝对晋国公府的忌惮,为讨燕帝心,遂急于求成,替燕帝将晋国公府连除了。可仓促除了晋国公府后,大燕却落得个无人可用的局面,鄯州一战也因斗的缘故,败于边陲小国吐谷浑,而这一仗的战败着实让燕帝追悔莫及。

    兴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才让燕帝改了立李赓为储的心意。

    如若有一日,燕帝要替晋国公府翻案,他为帝王,自不会有错,那李赓便是他最好的代罪羔羊。而李赓又如何会心甘愿地替燕帝担这个罪名呢?

    所以,李赓与燕帝之间,一即发。

    不过,李梵清是不会将这番猜测全盘说与沈靖听的。以他对虞涌之忠心,李梵清怕沈靖对燕帝也生了反心,届时坏了她的计划,那可就大事不妙了。

    于公而言,燕帝在这一事上确有错,便是李梵清也不会否认,可比起李赓,更是保皇的时机。而于私的话,如若李赓与燕帝之间必有一斗,那李梵清便索看螳螂捕蝉,自己则秋后黄雀。

    李梵清与沈靖初步商定了几日后终南别业的署,又定了携沈宁去洛暂避风波的日,便趁着黄昏将至,离开了沈府。

    她说她会亲携沈宁去一趟洛,倒也不是为安沈靖的心,她确实会东行一趟,不过目的地却不是洛

    今日李梵清去沈府前,又收到一封无名信,要她亲潼关一趟。

    这等无名信,无名无来由,等闲是送不到她手上的。然而,随信附送的,还有一块凤首玉玦。

    李梵清认得,这块玉玦是裴玦随

    其实她也是后知后觉才忆起,这块玉玦是她第一回 同裴玦相见时,询问他名姓,得知他名有一“玦”字时,赠给他的。

    或许说“赠”字并不那么贴切。彼时她纵傲慢,目无人,这块玉玦或许更像是她“赏”给裴玦的。

    却不想,便是这样一块她当时以为是随手恩赏之,裴玦却待之如珍宝。

    李梵清轻喟,她自问她待裴玦之意,与裴玦待她的相比,恐怕十之一都比不上。

    易地而,若是她置险境,裴玦定会抛一切,前去解救她。而她呢?她左思右想,瞻前顾后,将一切都安置妥当后,把裴玦放到了最后。

    这其固然有她权衡过后,以为裴玦并不会有命之忧的缘故,但若要较起真来,是不是也因为,其实裴玦在她心里并没有那么重要。

    李梵清从怀那块凤首玉玦,置于手挲。玉玦上还有一段余温,它也确实在李梵清怀偷得了片刻温存;可在这寒冬腊月里,只要李梵清放开手,仅这一段浅浅淡淡的温度,不知何时便会消散于冷的北风之

    如果她是裴玦,此刻心会作何想呢?李梵清自嘲地笑了笑,想起她于灞桥岸送别裴玦时,她与裴玦看似已是两心相知,看似她不会再先放手之人,可到来,她好像还是言了。

    裴玦对她,一定很失望罢。

    “公主!”

    “何事?”李梵清鲜少见兰桨如此焦急失态,也不由将先才的伤抛在了脑后。

    兰桨忙:“陈贵妃从传来的消息,说近日陛微恙,贵妃怕……”

    李梵清闻言一怔,追问:“消息可确切?李赓的动作怎会如此之快?”

    “陛无忧,不过贵妃谨慎,怕此刻多事之秋,代王会有行动,便托人传了消息与公主。”兰桨继续解释

    李梵清这才心定。不论李赓是不是想就此机会一举夺位,但陈贵妃的消息确实也提醒了她。

    潼关之行,确实极有可能是李赓为夺位,对她施的调虎离山计。她当然可以坐镇安,岿然不动,可如此这般,便是舍了裴玦。

    她不愿那心狠之人,更贪得无厌,想二者兼得。

    李梵清的手指叩在了几案边缘,发“笃笃”轻响。

    说沈靖作为左监门卫将军,最适合替她拱卫城,但终南别业那,她也不敢托于旁人。

    如今只一个陈贵妃在,若是城有变,定镇不住李赓与崔妃。

    她须得为陈贵妃再寻个帮手。

    第57章 潼关

    晴日雪稍霁,李梵清鸾驾自明门安城,一路东向去。

    鸾驾城约莫五里地时,只见一乘麻小车候于旁,独孤哲作车夫打扮,恭敬立于车侧。

    李梵清作男装打扮,一半旧的虾青竹纹锦袍,玉冠束发,一打看去,与裴玦竟也有三分相似。

    她潇然步鸾车,径直朝麻车走去。

    而麻,沈宁一华服,满髻珠光。她闻见车外似有车动静,吁声并人声,便撩开了车帘,果见男装李梵清提步而来。

    李梵清主动伸手,帮扶了沈宁一把,沈宁微若惊,但还是扶着李梵清手臂,走车。

    李梵清转,嘱托众人:“我与十七快先至潼关,你们且随后徐行。若五日十七未捎消息归来,你们便护送沈大娘,南向而行,沿洛至洛。”

    独孤哲牵来两匹枣红,将缰绳递与李梵清。李梵清接过缰绳,翻,轻扬鞭,一当先,绝尘而去。

    那封无名信并未明要李梵清独前往潼关,但李梵清思来想去,心总有隐忧。若她携曲私兵前往,她只怕李赓会以此作文章,扣她个举兵造反的帽

    毕竟,潼关是个极微妙的位置,是安城的东屏障。

    当然,李梵清最终决定冒险前往,还是因为她思量再三,以为李赓并不敢对她直接动手。便是这回李赓有心让她横死潼关,可李梵清在安城也并非没有署,只要李梵清死的消息传回安,李赓也休想善罢甘休。

    况且,潼关外等着李梵清的那个人,是不是李赓还不好说呢。

    “公主,今晨传来的消息,说永安王离开封地了。”独孤哲打上前,向李梵清禀报。

    李梵清淡淡应了一声,并不惊讶。

    她在离开安前,思虑着如何在署时,曾考虑过两个人选,其之一便是秦王李铎。不过,不等她与李铎会面,她便已经放弃了动员李铎的想法。

    李梵清与李铎虽无直接的大仇,可因着李应之事,二人还是结了梁的。李梵清若想从说动李铎替她卖命,相较而言,并不是件易事。

    再者说来,她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