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长兄日常 - 分卷阅读159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果然,衙役们到了门前,掀开红布,一块牌匾来,上面有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积善之家,印章落款是章闻之。

    林屿猜测这就是章县令的本名,笔迹也有些像。

    牌匾一来,刚才凑闹跟来的何大婶先是一个惊呼,然后人群里就炸了,惊呼声议论声如同沸,压都压不去。

    “天呐!这是什么东西?”

    “是衙门送来的牌匾吗?”

    “上面写的什么字?”

    林屿慢慢回答,“嗯,是衙门送来的,应该是县令大人亲笔。”

    这是一殊荣,代表着县令的表彰,据林屿所知,章县令之前没有送过类似的东西,是第一个,应该是为了奖励这次粮的事吧。

    听到他的回答后,人群再次炸锅,羡慕红惊讶和佩服的神齐齐透向,如果挂上这个牌匾,简直能三辈!可以当传家宝一代代的传去。

    就算见过不少大场面,也激动的找不着北,手足无措不知来该什么,霞爹娘更是一副不上气几倒的样,全靠秋跟冬梅扶着。

    “还是请几个大哥去坐一坐,喝茶。”林屿只能主动过去招呼人,十几个衙役把堂屋挤的满满当当,也不迟疑,询问过后,帮忙把牌匾挂在堂屋的正央,让所有门的人都能看见。

    好在这时霞终于反应过来,给丈夫使个颜让他回屋准备红包,同时跟衙役们闲扯家常,其余的村民只能聚在院墙外面,发羡慕的声音。

    林屿跟那个衙役大哥搭话,看到他们还抬着一块牌匾,心里有了底,“这是?”

    “等会儿还有一要送。”衙役回答的很快。

    那八成就是三叔的牌匾,这个惊喜还是等他亲自揭晓吧。

    在霞家消耗了两刻钟,拿到红包后,衙役们一挥手,径直离开,只留惊喜激动加的霞家人。

    暂且不提他们有多激动,同样的场景还在三叔家上演,林青山本来听说村里闹起来,但空不手里的活,慢了两步,于是睁睁瞧着衙役同样来了他家院

    林青山激动的嗓都变了调,“爹,爹你快来啊!”

    “激动什么,我不是说过要稳重吗?事一定要不慌不....嗷嗷嗷!”三叔慢吞吞的从房间里来,一看到敲锣打鼓还带着红布的队伍,自己也慌忙的大喊起来。

    “爹你不是说要稳重吗?”林青山弱弱的抱怨。

    这时候哪里还稳重的起来,还能正常接待衙役就不错了。

    林屿瞧了一会儿,确定没什么问题这才离开。

    他走了几步才发现沈明玉一直跟在后面,连忙歉意解释,他还以为沈姑娘已经回去了。

    沈明玉笑笑:“我走到一半听到有闹可瞧,当然过去看看。”同时听到村民议论,这才知原来这两人家捐献了一大笔粮,这才有了如今的殊荣,看家境,他们也不是特别富裕,竟然也舍得?

    沈明玉觉得自己脑有什么东西松了松,理解不了,但是很动。

    送牌匾的事闹了一整天,消息也发酵很快,差不多才几天过去,整个县城都传遍了,稍微近些的三亲六戚纷纷上门来看闹,羡慕的声音不绝于耳,为了接待好这些人,据秋说,家里的烧壶就没听过,光是瓜壳每天都要扫七八斤。

    “但这事还是越多越好嘛!”秋得意的说。

    何货郎来过一趟,说目前几个县城经销商的绢都断了货,他正是受人托付,过来货。

    “你们什么时候恢复生产啊?”他的。

    “急也急不来嘛!快了快了。”林屿回答的非常敷衍。

    因为的原材料大分都被泡坏了,重新购置需要时间,再说墙和工作台还有一些用坏的,索停一段时间,重新维护,还新开了一些窗用来通风透气,又了半个月。

    好容易可以开工,林屿把簪娘们叫了回来,本来还担心她们期不手生了,没想到个个神饱满劲十足,开启了加班模式,劝都劝不走。林屿一,她们就振振有词的说,要把之前耽误的工期补回来,赚更多的钱补贴家用。要不是自己赚的更多,林屿都快信了。

    无奈之,他只能规定了每天加班不能超过一个时辰,这才把这些昂的簪娘劝到回家。

    不过就算如此,产量也是每每创新,很快就攒一批新货来。

    因为断货,原先的存货纷纷涨价,经销商们还小赚一笔,重新上市的绢受到烈的迎。

    最赚钱的还是脂,本来价格就灾后原材料还涨价了,光是林屿囤积的那批原材料,就平白赚了三分之一,把他的损失全都弥补了。

    作坊重新走上正轨后,林屿还没松气,章县令又给他整了个新活。

    “商会会?”林屿惊讶反问,“让我去当?”

    “对啊,非你莫属。”章县令说的非常理所当然,一没觉得让林屿这样的小年轻,去一群白胡又什么不妥。

    生意的人多了,其实就会慢慢抱团,一是互通信息,二是资源互换,来保证自己的利益,他们遇到危机时能抱的比壳还,但碰到利益时也会互相拉踩争抢,手段层不穷。

    “难你担心商会的人不听你的?没关系,袁望也在里,另外有几个自己人,你们联手,基本没人打得过。”章县令安着。

    不,我是觉得麻烦,既然是别人建立的商会,想必老油条很多,早就把控着重要职位,一呼百应,他们利益一致,林屿就是再多几个帮手,也未必能让他们听话,再说了,有那闲工夫,自己建立一个商会不好吗?

    林屿试着把自己的想法说了来,比起掌控旧的,他更愿意建立新的。

    “可是,真的可以吗?会不会很困难?”

    “不,不会困难的。”林屿微笑,“能那个商会的,都是最尖的商,但组成一整个商业系的,是那些走街串巷的货郎,还有街巷尾的各位商人啊。大商人再厉害也只能开三五家店铺,剩的可是数都数不清。”

    章县令沉默,该死他觉得自己被说服了,只好表示自己不反对,反正渠还留在那里,如果还想商会,依旧能去。

    林屿在章县令面前夸,但其实他也早就想过这些事,小商的确小,产品也多数都是自家生产,残次不齐,如果能够形成规模化效应,势必在目前的基础再提一截。

    就像金州的布料,玩以及日用品的作坊,每家会有五成的商品相似,品质跟价格都一模一样,买谁家都行,剩五成就是各家特,作为差异化的选择,客可以需挑选。

    结果这么一平均,其实每家的生意都不错,并不会现厚此薄彼的状态。

    第一百八十四章

    林屿心里有了大概计划, 便回去跟家人们一商量,他们也赞成这个计划。

    “那些老油条们,肯定不会轻易的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