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长兄日常 - 分卷阅读5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掌柜的接过膏脂,用耳勺挑起在手背涂抹了,果然,而不燥,好东西!

    “价格怎么卖?”

    林屿伸手指,“我这是家传秘方,以前我娘的姑姑的嫂的婆婆,在王府里当过侍女,看过王妃贵妇们用什么膏脂,回家自己琢磨着调的。当然材料没那么好,可现在也够用了。我要不是缺钱买院,绝对不舍得卖的。掌柜的你占大便宜了!”

    他故意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一副买不买的样

    膏脂好不好,掌柜的一看就知,但压价是人之本,掌柜习惯的还价:“二百?”

    林屿拿回柜台上的瓷罐,放手帕里,扭就走。

    “哎哎哎别走啊!”掌柜的急了:“我只是一个掌柜,哪里得了主?你等等啊,我上去问主家!”

    他说完还生怕林屿跑了,让店小二拿给贵客的茶心,让林屿安心等候着。

    掌柜的跑去找能主的人,林屿坐在一边安心等着。他倒不怕掌柜的忽悠他,一副相当不耐烦的样

    刚才掌柜的为什么急急变了脸?因为他瞧见了用来垫瓷瓶的手帕,是别家脂粉阁的招牌样,能有这个样说明什么?他早就去过别家铺的,但没谈拢,不知是因为价格还是别的。

    只要东西好,谁都睛。好东西如果落到别家铺,肯定会把他们踩到泥地里,价格合适,就买!必须买。

    生意不则退啊。

    谈了一个时辰,最后是以三百二十两的价格成的。

    “我不要纯现银,三百两是现银,二十两是碎银。”林屿提自己的要求。

    一手钱,一手货,来时怀里揣着三张纸,回去时还是揣着纸。

    其实再磨一磨,多跑几家说不定能价格,但林屿不愿意再继续浪费时间,他想早回去早打扫。

    说好五天,结果才三天人就回来了。

    弟妹们自然喜不自胜,围着林屿说个不停,叽叽喳喳讲述着三天的生活,其实也就是普通的日常,但听他们说着格外的有趣。

    林屿清清嗓门,把人聚拢到一起,也把他租了一个铺,以后准备专门卖香膏的决定说了去。

    “好啊!大哥的膏脂特别好闻,去年靠这个赚了不少呢,现在不是更好吗?”楚楚第一个响应。

    “但是去年卖的是薄荷膏,我把薄荷膏的方卖了换来本钱,以后就不能这两样。”林屿低,“不过还好,别的香很多,都能卖。”

    “我的打算是,先把铺开起来,等赚到一笔钱,就去褚州一趟。”

    室静默了一瞬,希希结结的说:“褚,褚州?”

    “对啊!”林屿承认,“这一眨,就过去一年半了,我也好久没瞧见娘,但之前你们也不怎么好,舟车劳顿的容易生病,再者以前家里的银着盖房,挤不路费来,只能暂时搁,现在房也盖好,该去一趟。暂时把发的时间定在秋后,路上也不冷不。”

    林屿故意说:“听说褚州就是大冬天也很和,我们也算是学一回候鸟,去南方过冬。”

    过不过冬的,都是玩笑话,但四个孩了低落的

    其实他们已经的很好了,哪个孩会不想亲娘?父母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打着撒泼也想让父母回来。

    而他们突遭大变,从富裕之家跌落到牢房之间,然后又跟随陌生的大哥,心里不想亲娘,那肯定是假话。只是把这思念好好的藏在心里,安自己亲娘都是为了自己好。

    压去的思念现在又重新翻腾起来,久久的回

    因为心里装着事,第二天谁都没有休息好。

    林屿既然要开铺,早在心里揣过很多遍,因为刚开业还没摸准顾客的需求,一半是发饰,一半是香膏。现在是三月,正好是满园,不论什么都能成膏脂。膏脂呢,又有一半是四季都有的,手的脸的,滋的清的,各取所需。一半是随着季节更换的,,夏去,秋来,冬去

    季节限定被他玩的是明明白白。

    而芦荟膏也是四季常备款,不仅能促痘痘愈合,还有白,安抚伤的作用。

    上次被移栽的芦荟,已经从塌塌烂糊糊的模样,逐渐变得叶片都能受到它的生命力。等它成活了,叶片扦,就能一大片。芦荟胶芦荟面芦荟纯,统统提上日常。

    开铺当然不能像以前,用竹节罐省事,林屿经胡婆婆介绍,还去找瓷专门定了一批小巧的瓷罐,第一回 定了二百个,付了定金。

    胡婆婆兴的很,“开了铺,也就不用风雨淋,跟人抢位置,从早能卖到晚了,好事,大好事!”

    “销量大增,胡婆婆你也忙碌了这么久,该休息休息。以后手工这一分,就给别人动手,您呢,就专心的研究新产品,怎么样?”

    “那要是被别人偷师学去了,怎么办?”

    “当然是有这个风险,但其他行业比如酒楼,或者木匠难就没这个风险吗?”林屿脑袋,“现成的步骤当然可以偷走,但藏在脑袋里的新想法是偷不走的,我不说,那就永远都是我的。她们只能跟在后面,喝汤。”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胡婆婆被震撼了,她觉得这话该死的有理!卖绢的这么多家,也没看到那家就独占鳌了,唯有不断的创新,才能一直站在最前

    “行,行叭。”胡婆婆恍惚着:“其实我也累的很,现在年龄大了,久坐腰疼,能把这个活儿推去也好。”

    “对对对,这就是外包工程,何必事事亲力亲为?那还不累死我。”想想他,同时支撑三个摊,要是全都自己上手,劈成八都不够用。找到合适的人合作,也是省力的一办法。

    “不过胡婆婆你腰疼?怎么不早说!找过大夫吗?大夫开药没有?要不要?”林屿一叠声的问。

    胡婆婆别过脸去,“老病了,以前年轻时落的,我拿了膏药,没事贴两剂就好了。”

    “还是得多休息才行。现在绣红能师了吧?她要是手艺好,全给她也行。”

    “绣红呐,还是老样,如果我样教给她,她能模仿到九成像,但让她自个,不行。”胡婆婆摇,“倒是她妹绣紫,手也巧,上次偷偷找我想学来着。”

    但是现在三叔家正要开豆腐铺,还研发了新品,自家的活都忙不过来,绣紫也是半大孩半个劳动力,未必能放她离开。

    至于其他人,更是忙的脚不沾地,哪里有空?

    林屿把亲戚们扒拉完,发现是没有合适的,得找人!古代生意很多都是家族企业,一旦扩张第一时间考虑亲戚,因为利益一致,知知底,没那么容易被密。

    再退一万步说,真的倒霉对方密或者偷盗之类的事,完全可以杀到他家去,告知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