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长兄日常 - 分卷阅读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屿熟练的顺,“次就到你,咱们换着来,不是吗?”这才把康平的郁闷消散掉。

    其实是康安更擅算数,林屿才带人去的,这就不用说来了。

    他们先把东西搬家里放好,林屿想着过秋节胡婆婆一个人冷清,一力邀请她留。以前他也邀请过,但胡婆婆从来不答应,倒不晓得为什么,这次她同意了,还把自己提前准备的月饼带了过来。

    月饼的好不好吃,全看舍不舍得放糖和油,只要舍得这两样,味差不了。

    林屿他们把月饼切成小块,又倒了大麦茶,厨房里孩在忙着饭,看来看去,总觉得少了什么,差气氛。

    懂了!差灯笼!

    说起秋节,难还能少了各缤纷的灯笼吗?简直是气氛的最佳营造者。

    林屿从库房里翻去年的灯笼,放了一年颜已经不鲜亮了,但竹篾骨架还牢固着。趁着还没天黑,他快速的翻彩纸,熬了浆糊,重新给灯笼糊上表纸,然后在上面画上各图案。

    “希希想要个什么图案的?”

    “想要小兔。”赵希希小声说着。

    林屿慷慨的画了小兔,小狮,小老虎,彩的纸张上呈现小动们活灵活现的样,一小节的蜡烛在灯笼里燃,挂在院秋的味已经扑面而来。

    他们吃着甜滋滋的月饼,喝着清的麦茶,度过了一个安稳的秋节。

    *

    第二天清,购买原材料一共去二百文,而销售额是五千文,因为有些人买两件有折扣。

    而平分之后,林屿跟胡婆婆各自赚了二千五,这个赚钱速度不由得让胡婆婆慨,都上她两个月衣服。

    林屿对这个速度也很满意,以前他一年能赚六七两,但那可是好几个节日加起来算,本比不上这次。

    “但这次赚钱,一是成本够低,全都是边角料,二是工艺简单容易上手,不耗费制作时间,三是市场上没现过同类产品,才能压过别家,想要保持这个速度,难。”林屿没有被铜钱冲,冷静总结着。

    “小屿分析的有理,一个月卖一次还行,不行。”胡婆婆也冷静来,让自己被金钱腐蚀的心灵清醒清醒,约好了月继续发饰。

    她也不肯占便宜,说几个小孩虽然只是打手也帮了忙,照每天五文的价格,给他们发了酬劳。

    着穿成串的铜钱,康平迷茫的说:“大哥我赚钱了?”

    “对啊,这是你们亲手赚到的。”林屿耐心的把钱放到康平手心里,“自己收好喔,别丢了。”

    他分别把铜钱发给每个人,就当是零钱了。

    “给大哥。”

    刚从林屿手上去的钱串又重新回到他手里,林屿迷茫,“给我嘛?我不缺钱。”

    而钱的希希小声说:“我看到村里的叔叔伯伯,挣的钱都要给家里,我也要给家里。”

    “我也是!”

    “我的也是!”

    孩争先恐后的把钱重新放到林屿手上,一似甜非甜,难以言说的动冲击着林屿的心,唉,该怎么说呢?林屿虽然缺钱,但也不至于缺这,他更动于希希的用心。

    古代的规矩就是父母在,无私财,家里的所有财富全都由父母来分。就算是自己费心费力赚的,也要上给父母,保证整个家族的运转。

    希希能说话来,说明她真的把自己当着家里的一份,愿意这里。

    “好!”林屿拆开铜钱串,“你们都着规矩来,我也不能例外,每人发十文的零钱。这次不许拒绝啊,上有钱心里不慌。”他郑重的把铜钱放到每个人手里,结束这次的铜钱拉锯战。

    但心里怎么这么兴呢?

    这好心一直持续到那天,麦收割后脱粒后晒,然后是过称,收库房里。

    林屿正在算他这回能收到多少斤麦,应该是九百到一千斤,可能会不够五人吃的,最好他在

    买个两三百斤备用。

    还有,每年到这个时候都有“送新面”的规矩,只给实在亲戚送,至少要预留五十斤来。林屿不停在纸上计算着数量,规划着该怎么理。

    院外传来敲门的声音,一个嗓音喊着,“小屿在家吗?送麦来了!”

    “来了来了!”在院里玩泥的楚楚去开门,只把脑袋半个:“你是谁啊?要找大哥吗?”

    林青山早就听说,小屿养了前婶娘留的孩,这回面对没见过的女孩,他也不惊讶,只问:

    “小屿在家吗?”

    “在的。”楚楚回答,看到他背后推车的麻袋,“我去叫人。”说完还慎重的重新关上门。

    林青山哭笑不得的,又觉得有戒心是好事,总比他家里那几个,随便一块糖都能哄了去。

    林屿听到对话,已经从房间里来,看到林青山后喊了一声哥,让他带着的人绕到屋后去,直接把麦仓库。

    林青山跟他一起把麦仓库,原本空旷的架很快就被满,林屿的冒汗,数了数数量,一麻袋能装五十斤,就算丰收,怎么摆了二十一袋?

    “青山哥,今年产量这么吗?”

    林青山脸上现挣扎,最后还是叹气说:“是赔礼,我娘她老糊涂了,想用年纪小糊你,终究还是我们对不住你。”

    真是没脸说这事,林青山光是想都觉得脸上。这段时间,小屿一直跟着胡婆婆神鬼没的,天天不见人影,两天还好,过了五六天后,三婶开始觉得,是不是上次她想占便宜的事把人惹怒了,小屿真的在考虑不继续租田的事

    不然怎么躲着她?

    虽然田累,但少了这么一笔收,家里可真的吃不上饭了!

    三婶观察了好几天,始终没跟林屿单独说上话,她急了,又害怕事,不得不把事和盘托。三叔气的要命,大骂了三婶一顿,又不得不来解决事

    最后商量之后,还是让林青山歉,希望不要断了两家的分。

    林屿神复杂,这事怎么说呢?他的确生气,但看到小时候举着他逛灯会的青山哥这么低声气,又是难言的辛酸。

    都是穷闹的啊!穷才会斤斤计较在乎一毫一厘,要是有钱,谁不会大大方方呢?

    “都过去了。”林屿对着青山哥笑了笑,表示他不会计较这事,林青山张的肩这才放,尴尬的气氛重新和缓起来。

    林屿本来想留人喝茶,青山哥抹一把脸,表示自己还要忙着磨面歇不住,推着空车回了。

    第十一章

    送新面是本地习俗,每年秋天收获后,就要把当年的新麦磨成粉,亲戚们之间互相赠送。发展到后来,就不是送面粉,而是送面条和面饼,是分享收获喜悦的一方式。

    拿到新面后,林屿就在想该怎么送合适,思来想去,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