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短命皇帝后 - 分卷阅读18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5章 党争

    朝堂商讨不叶敛想要的方法,叶敛也不着急,先让西秦的暗探盯住西秦王。

    省的西秦的钱袋跑了,两国一涉的余地都没有。

    但即便如此,朝臣的压力依旧很大。

    不费一兵一卒拿西秦,先祖在世都不敢想。

    偏偏当今敢想敢,把压力全都转移到了他们上。

    朝臣有苦说不

    大概是有共同的“敌人”,近些时日文臣武将都摒弃旧嫌,难得和睦起来。

    这让叶敛很骄傲。

    朝堂的安宁可都是他一手促成的。

    夜:宿主你可真真不要脸。

    御园,季正是百争艳的时节。

    叶敛和钟离熙乘辇经过时见到了此景,为不辜负大好光,决定走回凤仪殿。

    近来朝堂的争执,钟离熙也了解事始末。

    钟离熙笑,“凤仪殿近来的闹全都有赖陛。”

    朝臣不敢和圣上当面刚,这不曲线救国,让自家夫人求见皇后,探探圣上的风。

    公主、王妃、郡主还有命妇等等,自那场大婚后,钟离熙第二次完完整整地见了这么人。

    “她们烦到莹然了?”叶敛扬眉,“不想见直接推了就是。”

    钟离熙手指划过,眉舒展,“烦不至于,这些夫人有礼得很,我只好奇陛的想法。”

    叶敛掐艳的一朵牡丹,别在了钟离熙发间。

    “我没什么想法,想看看朝的文臣武将是不是不吵架就不能活。”

    言罢,叶敛扶住钟离熙的胳膊,将牡丹微微调整了一,欣赏了一

    “这个颜很称夫人肤。”叶敛低声

    温的呼在钟离熙的耳朵上,让她的心了一瞬。

    钟离熙意识拍他的胳膊。

    “光天化日之,你正经些。”

    自两人关系突破最后一步,叶敛便一改往日宿在太清殿和凤仪殿对半分的况,成了凤仪殿的常住人

    钟离熙倒没有拒绝,夫妻之事,两人都能得乐。

    但她的包容仅限于晚上。

    白天钟离熙还要端庄大气的皇后。

    这个态度很像穿起不认人的渣男。

    叶敛无奈,“我哪里不正经了。”

    钟离熙看着他这张俊脸,光站在御园就足够招蜂引蝶了。

    更何况还凑到她的耳边叫“夫人”。

    “夫人”“娘”这些词,他什么时候常叫难自己不清楚。

    钟离熙瞪了他一,虽然对叶敛的威慑力不大,但人倒是都识趣地低,似乎地上有什么宝贝。

    此地无银三百两。

    钟离熙有些脸,只得重新回到原题。

    文武相轻自古有之,先祖建朝之初重用文臣,武将坐足了冷板凳,当今圣上有了拨反正的意思,重新提起一批武将,多有恩,武将这才有了跟文臣拍桌的胆量。

    不过大概是武将压抑太久,好不容易有了反击的机会,颇有要“一雪前耻”的意思,看文臣鼻不是鼻睛不是睛。

    现在还只是政见之分,但日后形成党争,罔顾国事,单为一派私利也并非不可能。

    防微杜渐,叶敛有必要提前筹划。

    这次只不过是小小的教训。

    朝臣要是不取经验,还跟五六岁稚童一样在他面前互掐,要他断官司,他绝对安排个大的。

    钟离熙问,“陛有主意了?”

    不然也不能有心思折腾朝臣。

    叶敛拉起钟离熙的手,“主意不能说完备,但大致有了想法。”

    唐清这个人城府很险狡诈,但这是站在敌人的角度。

    对西秦百姓,唐清绝对是个好丞相。

    “西秦能从北燕的跟班,到平起平坐,唐清功不可没。”叶敛客观评价。

    这样的人,想让他屈服,便要找准肋。

    钟离熙反应迅速,“西秦百姓。”

    叶敛肯定,“没错,百姓。”

    西秦王西逃,西秦走投无路。

    唐清才会冒险开战,或求粮度过难关。

    前者叶敛不会让它发生,科院的火药火实验,可以换到边城,秀一秀大周的肌

    唐清只要不是要大军送死,绝对会掂量一

    至于后者,北燕同样受旱灾波及,自难保,拿不多余的粮

    西秦要到大周求粮,就要看唐清愿不愿意接受代价了。

    唐清能果断选择自降份,奉大周为君,就该看他不是迂腐之人。

    如此,叶敛要只剩拿足够的筹码,给唐清不得不并大周的条件。

    钟离熙了然,但还是问了一个可能较小的问题,“若西秦不应呢?”

    叶敛转了转手上扳指,,“西秦不应,一边是大周,一边是北燕,皇后认为唐清会选谁开战。”

    说到底拼得还是谁的拳

    “戎狄两败俱伤,我们捡到大便宜了。”叶敛意味

    钟离熙从来不觉得叶敛是心慈手的人。

    大周也不需要一位心慈手的君王。

    但她被圣上的野心惊到了。

    俗话说非我族类,其心可诛。

    戎狄不是后世团结统一的少数民族兄弟,相反是对原虎视眈眈的恶狼。

    纵然恶狼现在收敛,该有的防备不能少。

    钟离熙福至心灵,想到了梁施芊使时带走的、农和书籍,以及边城放开的通婚政策。

    她想到了一个词:同化。

    萧太后全力支持北燕改制,可若戎人习惯了耕织的生活,还会有背民族好征伐的骁勇吗?

    依钟离熙对圣上的了解,她不认为自己想多了。

    民族合是大势所趋。

    叶敛确实有意在推动。

    草原的旱灾突如其来,照原本的计划,戎狄的同化是数十年的历程,功绩很可能要留给一位大周皇帝。

    当然不是没有更快的方法。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