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户女 - 分卷阅读8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野菜除了家里卖菜的哥儿和在乡里大的大桃,大家都认不来。

    于是整个乡的小孩都一有空就跟在她们后拣便宜。张知鱼觉得他们能帮忙拣东西也是好事,就没赶。

    她也顾不上赶这些人,实在是开荒太累了,靠近溪边的地,挖去就是,草多的地方扒开一看,地的原住民——蚂蚁、老鼠们就虎视眈眈地盯着雪白的锄锋。

    大家忙碌了一天,最后只在这片看起来只有一起来却仿佛无边无际的荒地里留了一些零狗碎的坑。

    大桃不是不想提醒,是张阿公不让,他有心磨砺几个孩,既然要当男儿养,那就要跟男儿一样的事。

    太辣辣地照在脖上,张知鱼和妹妹姑姑们都不敢取。张阿公也不让她们多了,免得被地气冲伤了

    大家得少,歇得多,到了晚上,看着几乎可以说是毫无变化的地迅速落荒而逃。

    有喜和小九帮忙,又有哥儿和大桃在。一群人足足了三天功夫才开了几分地。

    大家都累得跟死狗似的,每日洗个澡没人看着都能睡着。

    但江南的天,总是多雨的。这些雨比粪还地,几乎一夜之间,野草木又飞快地疯来。

    大家站在田里都愣住了。

    夏儿往地上一躺,泪大嚎:“大,我好想一只狗。”

    别说她,就连小九和喜两个二十岁的青年都有些受不住。

    苦日他们不是没过过,但这看不见尽的苦日真不是人能过的!

    张家妹终于开始觉得这样不行了——开荒这件事光凭她们几个人,那就是周而复始的无用功。

    张知鱼着成昭和赵聪存了半年多的钱拍板:“我们得招工让大人来帮忙。”

    小孩们显然是不可能的,不是自家的地,他们只会抱着膀在后她们挖野菜。大家没尝过上有钱的好,所以也不稀罕钱,用糖倒是能,但糖太贵,这成本都够请大人的了。

    大桃觉得也够呛:“老爷们家也农忙请了短工,一天三十文钱还午饭,你们这是开荒,价格开到六十文都不一定有人来。”

    起码他就不愿意,不是自己的地。开荒?狗听了都摇

    张知鱼想想说:“招不来乡民,我们可以招从河南来的民。”

    他们没有地,在这里只能给人当佃农。佃农和短工的待遇差别就太大了。

    短工不缺地,不求着老爷们给饭吃,待遇不给好大家就跑。但佃农没有田,他们没有退路,就是最廉价的劳动力。

    只要用正常的短工价格去请他们,估计能请到不少想要自己开荒在南县扎的人。

    这些人存一存今年的过冬钱,一家得闲就在家开荒,过得二三年就能成为真正的南县人。

    作者有话说:

    梓潼是古代皇帝对皇后的称,不是皇后的名字。

    谢在2022-05-03 12:33:18~2022-05-04 08:58:49期间为我投霸王票或溉营养的小天使哦~

    谢投地雷的小天使:20525393、言肆 1个;

    溉营养的小天使:小知 50瓶;三猫儿 20瓶;bennie 7瓶;Z、董妮妮、柠檬真好恰 5瓶;helen0408123 2瓶;zero、绝不混吃等死、natsuki 1瓶;

    非常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0章 、上天

    谁愿意民呢?叶知县在时就告诉过他们, 开荒来的地都可以归了永业田。

    但真这件事的人却没有多少,连温饱都不一定能解决,又哪来的力气去开荒, 大家把衙门救济的木卖了反用泥,还不是因为穷么?

    衙门和大可以救济粮, 但要活来还得穿衣吃盐。大家没有经历过江南的冬天,但农人讨生活从来不会等到雨了才收谷, 未雨绸缪才是他们的习惯。

    河南来的百姓被那一场大旱压得直不起腰, 害怕不卖掉就连这个冬天都不过去。

    钱没拿到,贼拖着木材跑了,一场大雨来,泥还没透就被雨冲垮, 里还埋了不少人,还是张大郎和同僚一起, 带着人一来的。

    挖来的每一土落到地里, 都成了大家脚板上底跋山涉的泥。

    从河南到南县,万贯家财一场空,现在人也没了这许多,再不可摧的心也有了裂,所以好些人明知还是愿意去,只要能活着,再大的苦百姓都吃得

    如今这些还见得到的民,已经被并了人最少的大周乡, 离着大桃乡不算远,撑船过去不过三刻钟就能到。

    事喜和小九在办, 两个人有些怵外人, 还回家叫了几个兄弟一起去, 大周乡的里正听他几个说得这事,也没说话,径直就两人领到一片桑田努嘴:“剩的人都在这了。”

    天是整桑的时候,乡人都得给桑树松土追,夏日桑叶才得好,喂来的蚕才能白白胖胖的。

    整桑的活儿废力气,几乎都是男人们来,但大周乡的桑田里都是女人。

    喜和小九睛,来回看了几遍,忍不住说:“不可能!里正你真说笑。”

    里正急了:“骗你们我有好果吃不成?”

    但田里这不都是都是女人吗?小九和喜还是觉得里正这是拿着他们哥俩开涮。

    他们跟前正刨土的妇人就笑:“这有什么不可能的,外招工都招男人,谁家招女娘去,她们不会熬蚕,织布也比不过周围的娘,不是我们留她们在地些活儿,如今坟草都几寸了。”

    这些留在大周乡的民,几乎都是死了男人的妇人和没嫁人的小女娘,没了爹娘的男童很快就能被不能生育的夫妇带走个螟蛉儿,找小女娘的人家就没有那么好,大多都是那等脏地界。

    大家结伴而行这么许久,剩的女人们早将这些孩当成了自己的,牙都咬血了也不肯让孩们跟着去。

    同为女,大周乡的妇人心里瞧了也难受,就让她们了丈夫的活儿,大家每日凑在一起给她们一饭吃——叶知县一走,大们见风使舵早停了救济粮。

    但这样也只是饿不死而已,要想再多,那就没有了。

    妇人一转,劝他们:“找女娘也一样,我家那个活还没她们净利落,也不要你那么多钱,比男人们少些也使得——你们工钱怎么说的?”

    喜为难:“三十五文一个人,午也一顿饭,但我们找的是男人,女娘不了开荒的活儿。”

    不是他看不起女娘,实在是开荒是一件很苦的差事,就算是正值壮年的男人也有累死的,何况这些面黄肌瘦的女娘呢?

    三十五文加一顿午饭。

    旁边的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