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大宋皇太子日常 - 分卷阅读25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至于苏轼他们。两年前,他们兄弟俩申请去外地任职。苏轼去了江南,苏辙则去了北方。

    沈括也去了外地,不过他不是去外地任职,而是去外地游历。当然,他没有辞官。他是奉太殿的旨意去游历。

    赵旸觉得沈括一直待在里,并不是什么好事。像沈括这样的科学家,就应该多去走走看看,这样才能激发他的才能。

    福宁里,赵旸和宋仁宗一起理政事。

    两年前开始,宋仁宗就让赵旸理一些政事。这两年来,赵旸理政事越来越娴熟,让宋仁宗轻松了不少。

    “爹爹,今年的科举考试结束后,就让我去北境,你别忘了啊。”如果不是今年有科举考试,他现在就准备去北境了。

    “没忘没忘,一定会让你去。”从去年起,赵旸就一直在宋仁宗耳朵说这句话,宋仁宗听得耳朵都起茧了。

    等今年的殿试结束,等到九月份,赵旸就决定去北境,然后亲自率军攻打西夏。

    先把西夏霸占的几个州抢回来。

    为了攻打西夏,他准备了四五年。目前,攻打西夏的时机已成熟,不能再拖了。

    第122章

    二月初八, 童试的县试准时开考。

    县试一般考四场,考的容自然是经史集。不过,县试的四场考试,并不是每场都必须考。

    如果学考过县试的第一场考试, 也就是正场考试, 可以不用继续考。

    县试是童试的第一场考试, 录取人数是非常多的。学要是考过了正场考试, 那么剩来的三场考试可考可不考。学可以选择继续考剩的三场考试, 也可以选择不考。

    如果第一场考试, 学没有考, 那么他可以参加第二场考试。

    没有考过第一场考试的学,也可以选择不参加剩来的三场考试。不过,一般而言,没有人不会不继续考剩三场的考试。还有一,第一场考试没有通过的人,必须考完剩的三场考试。如果学考过了第二场考试, 那他就得继续参加第三场、第四场。而且,他必须全通过第二场、第三场和第四场考试,才有资格参加接来的府试。

    县试考试的容,除了四书五经,还要考诗词歌赋、策论和圣谕广训, 以及算术等。算术是赵旸特意加去的。

    旧的科举考试,不是解试,还是殿试,考试的时候都要求有一定的格式, 比如说明朝的八文。赵旸觉得制要求格式不好, 会限制学们的发挥, 就取消了格式。当然,一些忌讳并没有取消,比如说皇帝的名字要避讳。

    赵旸来的新科举考试,虽然要比以前的科举考试难,但是要比以前的科举考试自由,给了学们广阔的空间发挥,这让学们非常喜。当然,学们再自由发挥也不能跑题。如果偏离的主题,那么文章写的再好也没用,就跟后世的命题作文一样。

    以前的科举考试考策论,喜考经史集里的容。而,新的科举考试的策论,不再考经史集,考的都是民生问题。

    如果学们只顾着死读书,对民生,又或者国家大事不了解,那么他们在策论上就获得不了分。

    策论是所有科举考试最重要的考题,而且也是分数最大的考题。这么说吧,如果一个学在考四书五经和诗词歌赋的时候,考的不怎么好,但是他的策论文章写的非常好,那么他就有可能破格录取。不过,这破格录取也只存在童试的三场考试。乡试、会试、殿试的话,是行不通的。

    县试的四场考试,是一天考一场,但是不是连着考的。

    第一天的正场考试结束后,第二天午就会成绩,然后学们再选择继不继续考第二场考试。

    考试的当天,天还没有亮,学们就要抵达官学门

    每个县城都有官学,这个地方就是专门用来考科举的。

    考县试是不用住在考房里,当天晚上就能从官学里来。当然,考试乡试是不能考场,得在考场待几天。

    考试当天,学们只许带准考证和笔墨纸砚官学。其他东西,一律不许带。

    在考场前,会有衙役搜,以防学们作弊。

    哪怕县试是科举考试最简单的考试,但是搜查也非常严格,不允许任何一个人作弊。

    有的学们会带小抄,藏在带的东西,像藏在鞋里、衣服里、袜里都很常见。有的学甚至把小抄藏在发里、嘴里、鼻里、耳朵里。总之,无所不用其极。

    一旦发现带小抄,就会被赶官学,不允许参加今年的科举考试。

    如果当时衙役没有发现有人作弊,那么县试结束后被发现有人作弊,那么不仅这个学会被惩罚,就连县令也会受罚。并且惩罚十分严重,有时候甚至会被砍

    科举考试作弊是大忌,并且是大罪。如果想在科举考试上动手脚,无异于自寻死路。

    在搜查学的时候,还要对学份,以防现代考的况。

    代考这,并不是后世才有的,在古代就有了。

    通过了搜查,学就能官学,然后照准考证上的房号和座位号找到自己的座位。

    王胖胖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坐了来,把带来的笔墨纸砚摆放好,准备考试。

    过了一会儿,有衙役来,敲响了考房里的铜锣,宣布县试开始。再接着,衙役们发放考卷。

    王胖胖拿到自己的考卷后,先写好自己名字。接着,他才看考题。

    赵旸之前叮嘱过王胖胖,拿到考卷后,不要急着答题,先把名字写好,然后再仔细看看考题,看看有没有印刷不清楚,或者有漏字的况。

    考卷没有任何问题,考题也非常简单。

    王胖胖拿起笔,开始认真的答题。

    县试考卷的难度对王胖胖来说太简单了,两个时辰不到,他就答完了全考题。

    虽说策论是县试考题最难的,但是在王胖胖里非常容易。

    今年县试的策论题是怎么让老百姓过上好日

    其实,这题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

    这题的范围太大了,学们很好手考,但是也充满了陷阱。

    如果学们用一些象的东西来回答这题,比如款款而谈地说实行仁政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但是不写让老百姓过上好日的办法,那么是获得不了多少分的。

    以前的科举考试,如果这么答,一定能获得分,但是现在不行。

    赵旸这个太殿在这几年里,一直调一件事,那就是务实。

    他提的务实,不仅让每个学校实行,也贯彻到科举考试

    三年前,第一次考县试的时候,学们在写策论的时候,就喜“空谈”。他们哪怕文章写的非常漂亮,但是也不能得一分。

    从那以后,学们知文章写得漂亮不用了,得务实。

    赵旸一直觉得文人学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