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有福 - 分卷阅读169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恩锡无奈:“娘,我拿回来的东西,你吃就是了。现在我在官衙里当差,每个月都有薪饷,上次去剿匪,什么都没,大人还给我们发了赏银,你以后不用这么节俭。我上次拿回来的那些菜,你是不是没吃?”

    听了这话,恩锡的娘果然几分心虚之

    她确实没吃,也是不敢吃,怕儿是不正当得来的,又不敢声张,后来竟放坏掉了,只能拿去偷偷地埋了。

    “娘,以后你可千万别这样了,你都说这菜昂贵,放坏了多可惜。我跟你说,那韭黄拿来炒,特别好吃,上次衙门里了一顿,香得我差没把也吞了。”

    “你们在衙门里也吃这菜?”

    “每天总有一顿吧,所以我说娘你千万别舍不得吃,拿回来就是吃的。”

    恩锡的娘蹲着,一边收拾篮,一边:“这么昂贵的菜,自己吃了多可惜,还是送人吧。你屯爷爷总是帮咱家,咱家平时也没什么好东西送,我把这些菜分一半,给你屯爷爷家也送些去,让他老人家也换换。”

    恩锡倒也不意外娘会这么说。

    他娘就是这样,知恩图报,所以在屯里的人缘才好。

    “娘,我跟你一起去,我这趟回来也是有事跟屯爷爷说。本来这事是给了萨山的,但他休沐不回来,这事就托付给了我。”

    “什么事?”

    恩锡提了篮往外走。

    “娘,你去了就知了。”

    .

    一座石里,正是个厅堂。

    和汉人的房不一样,这间厅堂的堂画的位置却挂着一张张兽

    兽,有一张原木的椅,椅上原本应该有张虎,只是如今这张虎被人揭掉了,铺在了厅堂正的火坑前。

    前东山屯是杂居的屯,也因此家家格局乃至布置都不一样,唯一相同的就是每家厅堂的正都有个方形的火坑。

    每到冬季来临之际,这个火坑里就会烧上火,平时烤火取,烧,都能在这里行。

    此时那张虎上,蜷缩地坐着一个拢着狼的老人。

    老人已经很老了,发须皆白,人似乎也没什么神,说起话来,总是慢悠悠的,听人说话,也是半晌才会有动静。

    “你说安抚使大人想教我们这些菜?”

    恩锡跪坐在火坑右侧的上,左侧坐的是他的娘。

    闻言,他:“安抚使大人说,我们这里的人谋生手段总共就那几样,田地也少,所以家家都过得穷困。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

    说到‘通则’时,恩锡忘了后面的话,以至于‘通’了半天,也没文。

    老屯:“通则无往不达。”

    恩锡窘红了脸,忙:“屯爷爷说的是,我们大人就是这么说的。”

    老屯瞅着恩锡说到‘我们大人’时,脸上绽放的光彩,心里暗暗叹了气。

    这光彩,他不止在一个人脸上见过,都是屯里去官衙当差的那些年轻人。

    看得这些年轻人都很信服那位大人,回来后言必称我们大人如何如何,以至于屯里的人对那位大人印象极佳,一改早先当权时的恶痛绝。

    甚至由于当初他的阻止,把差役名额让了一去,后来见去的那几个年轻人不光能拿回来薪饷,还有赏银,偶尔回来都穿着威风的官差服,屯里现如今还有人怨他。

    表面上虽没人说什么,但私底说他老顽固、古不化、老了的人,不止一个。

    这屯之所以能杂姓而居,俱是因为他们在别于弱势,所以抱团住在一起,一直以来都像家人一样。

    可家大了,就难当,免不了有些零狗碎,但老屯也不由地反思,他是不是真的老了,所以古不化。

    “那你觉得这活儿能不能?”他问恩锡。

    恩锡:“当然是能的,我们大人是好人,是好官,他是不会害我们的,大人是真想帮穷困的屯民富裕起来。”

    老屯叹了气,:“既然这样,那就把所有人都召集起来议一议,也免得我这老家伙一人拿主意,是时了差池,到时又怨我人老了古不化。”

    恩锡的娘当然知最近屯里私的风声,不禁劝:“您老人家可千万别这么说,您老为了屯里了多少事,只有那些没良心的才会私您,您别理他们。”

    老屯笑了笑:“我能与他们计较?不过人老了就要服老,去叫人来,事关屯的大事,自然都要来拿主意。”

    “是,我这就去。”

    .

    类似如此场景,发生在黑城附近多个屯庄里。

    这几个庄都有一个特,那就是杂姓而居。

    一般也就杂姓而居的屯,显得弱势,不如同族同姓的凝聚力

    其实当地人也不止打猎采参捕鱼这几个为生的路,但其他路都被人占了。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某个族群或某个姓氏找到一条来钱的路,都是同族带同族,同姓带同姓,甚至发展到最后,这门营生被这一个族姓的人垄断。

    外人来了,就会遭到这同一个族姓的攻击,无法维持,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这样。

    如今好不容易安抚使大人愿意带着大家致富,还愿意把自家赚钱的法来扶济他们这些穷人,几个庄里即使有其他的声音,但大多数也是愿意的。

    当然,在之前,他们也打听清楚了菜的买价,以及大人会如何教他们菜。

    这件事是福儿面办的,她倒也脆,给了两个法

    要么菜的人自己炭火,她人教他们如何菜,来的菜由官衙组织人拉去售卖。

    售卖所得她只要两成,剩八成都是他们得。

    要么他们菜,收了菜全卖给她,但相对所得所赚肯定不如分成来的多,因为她要承担人力力以及亏钱的可能,所以他们赚的可能就没有分成的多了。

    第111章

    两,大致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一个风险大,一个风险小。

    风险大的多赚,风险小的少赚。

    本来他们还以为要投什么,实际上很简单。

    安抚使夫人说了,像他们这样的屯民,家若是无钱置地,就用家里的屋菜,不用另安置,唯一保证的就是炭火充足。

    也可以一个屯里集找几地方菜,要他们屯里自己商议,然后就是确认用哪

    不用哪,都是要跟她签契的。

    可两,选哪对他们来说最好?

    第一当然好,赚得多,但要承担卖不去的风险,第二省心省力,少赚,但是有保障。

    最后毫无例外的,几个屯庄都选了后面一个办法,他们把菜来,不承担风险,卖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