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民国搞潜伏[穿书] - 分卷阅读7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说别的了,每天舞,对保持材真的是很有帮助。就看舞厅的这些舞女,就没有一个材不好的。

    时间很快就到了晚上十,白辛夷收拾好东西,和大家找了个招呼回家了。

    第二天,白辛夷睡到快九才起床。

    她穿上厚厚的夹棉旗袍,新棉鞋。棉鞋是杨的,厚厚的千层底,连鞋帮里的棉都是新的,穿上又和又舒服。

    洗漱好,白辛夷去了客堂间,杨娣和白良杰正坐在饭桌前忙活。三个弟弟和楼上的太笙,在天井里抖空竹。

    “辛夷,你起来了,妈妈去给你端饭。”杨娣在围裙上手,就要站起

    “我自己端。”白辛夷连忙说

    杨娣一年到,从早忙到晚,买菜饭,洗衣打扫,还要全家人的衣服和鞋,几乎没有闲时候。她女儿的,还是很心疼的。

    “南湘家炉上坐的锅,里面有包和粥。”杨娣提醒

    白辛夷说了声知了,去了灶披间。刚到门,就闻到了一郁的汤香味。

    自家的炉上正炖着汤,砂锅里“噗噗”冒着气。

    白辛夷懒得将饭菜端到课堂,脆就站着在灶披间吃了。吃了一个豆沙包,一个菜包,喝了一碗菜粥。

    她洗好碗筷,又给南湘家的炉换了新煤球。坐上一壶,这才离开灶披间,回到客堂。

    白辛夷从白良杰手里接过菜刀,两把刀一起,“砰砰砰”地剁起饺馅来。

    今年过年的人多,杨娣前几天就买好了鸭鱼,该卤的卤,该腌的腌。昨天又买了蔬菜,糯米和红豆。

    程先生一家三前天回了崇明老家过年,周先生的父亲病重,他们一家四在一个星期前回了老家。现在,整栋房就剩白家一家人和南湘弟俩。

    以沈瑞林和白家的关系,白良杰和杨娣自然对南湘弟俩多加关照,加上沈瑞林一家是第一次在上海过年,两家一合计,脆一起过年了。

    “辛夷,你说咱们给太笙和小宝压岁钱给多少合适啊?”杨娣一边搓汤圆,一边问白辛夷。

    “一人两块大洋吧,还有,你再多包一个红包。要是沈老师给我压岁钱了,你就给南湘一个。”以白辛夷对沈瑞林的了解,他肯定会给自己红包的。

    “两块大洋是不是太多了?”

    还没等白辛夷回答,就听白良杰说:“你就听辛夷的吧,以沈老师的格,给小祺他们几个的红包不会少的。”

    “小叔叔,小婶婶。”一家三正说着话,就听见太笙欣喜的声音传来。

    白辛夷转过,就见沈瑞林一手提着几盒糕,一手提着两瓶酒,沈师母抱着孩,一家三在几个男孩的簇拥,到了客堂门

    杨娣和白良杰立刻放手里的活,起迎上去,埋怨:“不是说了吗,什么也不用带,怎么还带了这么多东西?”

    “一,不值什么钱。咱们能从杭州到上海,还在一起过年,这是天大的缘分。今天,我要和良杰哥一醉方休。”

    “小宝睡着了。”白辛夷用手指轻轻戳了戳小婴儿白白的小脸。

    只有三个月大的小宝,像是有所应。嘟着小嘴,吐起了泡泡。

    太萌了,白辛夷忍不住还想再戳两,被杨娣扯住了:“别把小宝醒了。”

    像是怕白辛夷再伸爪,杨娣连忙从沈师母手里接过襁褓,把小宝抱了前厢。

    这时候,夜班睡觉的南湘从楼上来了,杨娣从灶披间给她端来了粥和包

    “谢谢杨阿姨。”南湘

    适逢世,父母双亡,是人生的大不幸。遇到仁义的白家人,又是不幸的万幸。

    赶上她上班不能回家饭时,太笙都是在白家吃饭。她过意不去,执意要给生活费。杨阿姨说什么都不要,说小叔叔是辛夷的老师,一日为师终为父,以两家这关系,要是吃几顿饭还要收钱,就是骂他们。

    南湘没有白辛夷胃大,只吃了一个菜包,喝了一碗菜粥就饱了。

    白辛夷看客堂里都是人,觉得他们几个在这碍事。饺馅躲好了,两家的炉一个炖着汤,一个炖着,他们也帮不上忙,便想去逛逛。

    听几个人要去,沈师母从袋里掏六个红包:“你们六个过来,一人一个红包,一会上街,买自己喜的。”

    “我也有啊!”白辛夷有些激动,她活了两个二十几岁,还是第一次在成年后收到压岁钱。

    “当然有了,你在老师和师母里还是个孩。”沈师母秀气的脸上洋溢着温柔和慈的笑容。

    白辛夷被仅比自己大五岁的人当成孩,还用慈的目光看着她,心里有一说不的违和

    杨娣也从袋里掏了三个红包,先给了南湘和太笙弟俩,剩一个小宝的,给了沈师母。

    “我要买小炮。”听到可以随意买东西,彦彦立刻兴地叫起来。

    “我要买呲。”太笙也跟着叫起来。

    沈瑞林见状,待白辛夷:“辛夷,你看着他们,街上人多,要主要安全。”

    “沈老师,您放心吧,我一定看好他们,不让他们跑。”

    杨娣和白良杰也待了几个儿一番,又叮嘱了白辛夷几句,这才放心让一行人门。

    几个人一门,就开始拆红包。

    “两个大洋哎!”彦彦激动地大叫。

    白辛夷看着红包里的两块鹰洋,暗幸亏让爸妈每个红包包了两块大洋,不然就寒酸了。

    “你们的大洋都存起来,今天所有的开销都是我的。”白辛夷将三个弟弟的红包都收自己的背包里。

    市面上的大洋越来越少,法币越来越不值钱,最后会成为废纸。大洋留着,说不定以后能救命。

    这两年多,她的工资大分都被兑换成了大洋和小黄鱼,就怕以后通货膨胀严重,买东西要用自行车驮纸币。

    南湘也把弟弟的大洋收了起来,她这两年也将余钱兑换成了大洋,但她工资低,比不了白辛夷,两年才攒了两三百块大洋。

    一行人走了几分钟,到了主街上,一闹起来。

    街上洋溢着节日的气氛,街两旁的店铺都贴了对联,门旁还悬挂着大红灯笼,店铺门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

    这时候和后世差不多,店铺营业到大年三十上午,年三十午关门歇业,到了年后再开门。老板们备足了货,都想趁着年三十,再赚一波。

    几人走一间杂货铺,南湘拿着一个景泰蓝的发卡看了看,问了价格后,又放了。

    “老板,我要这把木梳,还有这个发卡。”白辛夷指了指南湘看过的那个发卡,和一把木梳

    “小真有光,这个发卡是从苏州的,一共也没几个。”

    “三块钱太贵了,便宜吧。”白辛夷和老板讨价还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