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之一剧透 - 分卷阅读9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卢茂笑:“其实卢某也是近来才想明白的,当初陛特地拉了一批人去上兴关,便是为了择选朝有能之士。”

    板知忠臣,随着西夷那边战事不利的消息传至上兴关,以李增愈为首的一批官吏便开始借机生事,结果不但未能成功,反倒因此降低了家族望。

    “……就如建州李氏,若是还在朝自然会反对此事,然而以他们如今的声望,真要反对天,恐怕连充任乡学博士的机会都不可得。”

    若是本家族声望不错,不想仕,说不定还能刷一个隐士的名,但李氏家族声望早就跌到了谷底,本无力与天相抗,去乡学任职,反倒成了他们可能的取机会。

    褚岁闻言,神不由大为震动。

    她赞成卢茂的话,觉得皇帝果然擅料敌于先,对方早在什么迹象也没有的时候,就通过另一件事把未来的反对者折腾得死去活来,让以建州李氏为代表的士族除了选择支持以外,再没有别的路可走,直到一切到渠成,皇帝才开始执行自己的计划。

    难怪皇帝当时会让崔新静当堂写文痛斥李增愈等人的过错,并将文章传遍诸郡。

    温继善也明白了天为什么会把任务派给自己这普普通通的大臣——皇帝确实很清楚这份工作的难度,所以提前对所有可能的敌人行了全方位的削弱。

    *

    就在褚岁等人对天佩服得五投地的同时,温晏然则在准备新年祭祀的事

    大周皇室的祭祀地位于天桴,因为两边离得近,温晏然平时其实经常过去溜达,但这回不同,她需要穿着整的皇帝礼服,佩印玺,从太启正门坐车离开,然后在城绕一大圈,最后通过天桴正门,再正殿,焚香礼拜,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这类耗力的工作通常都不怎么需要动脑——祭祀的每个步骤都有定好的程,温晏然焚烧祭文的时候,总觉得类似活动最需要的不是当事人的虔诚,而是当事人的演技。

    她在给祖先上香的时候,还饶有兴致地观赏了一大周历代皇帝的肖像画,可惜都是坐姿,温晏然没法从这些人的,对自己未来的一个预判。

    祭祖结束后,天就会返回太启,在乾元殿赐菜团给大臣,表示不忘祖先创业之艰辛。

    ——为了让充分贯彻宴会重,那些菜团的原料包括没有脱壳的麦粒、豆,以及很少一腌菜。

    哪怕经历了一整天的祭祀活动,臣们大多腹饥饿,此刻也都吃得格外优雅——糙程度决定了他们没法迅速将之解决……

    于温晏然而言,此类祭祀活动不过是些礼仪而已,以前有皇帝为了压制臣气焰,会故意让大臣们多在殿外站上一会,冷风,她则懒得这些小动作,吃完菜团后,就放臣们直接回家。

    等回到西雍时,温晏然随意问了一句:“今日祭祀时,朕看温祭酒似乎颇为憔悴。”

    池仪回禀:“温祭酒正在与卢博士、褚博士两人研究教材编纂之事。”她乃市监左丞,对城动态向来把握到位。

    温晏然微微扬眉。

    她倒是没看来,温继善此人居然如此勤勉,连过年期间都这般勤于公务。

    温晏然打算走一条功在千秋,害在当代的路,也是想借学校设置的事,降低一自己在士族那边的好度,于是:“让温祭酒先呈一份初稿上来,让朕看看他们得如何。”

    温继善受命之后,拉着褚岁跟卢茂一块,战战兢兢地写好了奏章,他们目前的打算是,将教材定为经典、律法、农书以及杂学四类。

    温晏然看过后,又召温继善,让他把教材尽量往简单里改。

    温继善:“……”

    虽然并不是特别明白天的打算,但上司似乎也瞧了他的驽钝,将后续工作安排提得十分到位——首先是将杂学改理学,至于另外三门,首先那些经典著作不用本本都学,只要摘取一些微言大义的篇章行教习就可以,至于律法,也尽量往简单里教,农书更要因地制宜。

    照大周编纂图书的惯例,有才之士恨不能把所有知识统统汇总到一本书里,然而天却是让他们削减再削减。

    卢茂得知此事后,沉思了一段时间,随即:“卢某大约明白了天的打算。”

    第125章

    皇帝其实只了两件事:调整科目名称,以及削减科目容。卢茂想,学科这东西也是要靠卖相的,如果当真把利建筑等学科归拢在一起叫杂学的话,当先的一个“杂”字就会拦住许多有心研究之人的脚步,天特地将杂学改为理学,初看似乎没有理,但越是会,越是觉得此名甚好,仅仅一个“理”字,便大有衡量天地的恢弘意蕴。

    ——要是知茂的想法,温晏然大约会声明,将杂学改成理学跟她的知识素养无关,纯粹是为了延续穿越前的命名习惯。

    除此之外,大幅度简学习容,也方便了普通人门,如今只有士族才能到以经学传家,其常有敝帚自珍之辈,就算族没有合适传人,也绝不肯将家传经典授予地位卑之人。如今朝廷只对那些黔首浅的教育,并不影响这些大族在知识上的垄断力,推行起来的阻力自然也会小一

    温继善上的汗:“陛召某时,特地嘱咐,乡学所用书籍总页数不可超过十张,最好两三张纸便能写完。”

    他的想法,少到这地步,已经不算简,而是纯粹的简了,就算那些乡学生把纸上的字都背熟,那又能学什么本事来?

    卢茂却摇了摇:“正要这样才好,二三张纸的容,数量再多也有限,便是驽钝之辈,也能够记忆。”又提了一个乍看跟之事无关的问题,“卢某时常在想,当日玄此人,为何能轻易得到数十万信重。”

    这其固然有很大一分原因是民不聊生,所以百姓才不得不将希望寄托在一个江湖骗上,也有分原因是玄忽悠人的手段简单直接,他没有引经据典,而是脆地宣称自己乃是神仙降世、天命所归,越是简单且带有玄幻彩的号,反倒越容易叫人相信。

    典无恶起事后能在短短时间,使得东地数州同时响应,杀官夺地,足以证明玄当日其实已经掌握了一他自己都未曾料到的大力量,倘若此人再聪明一些,没有被大周权威迷惑,不想着走正统路线仕为官而是直接密谋反叛的话,如今东地之危只怕还没能解除。

    卢茂此刻已经想到,在编纂律法教材的时候,也可以模仿玄的例,把容写得简洁明了一些,比如直接告诉百姓唯有大周才是天正统,反复申明朝廷的权威,后面再跟一诸如不可杀人放火打架斗殴这类简单易懂也符合社会德观的容,借此安抚地方。

    温继善:“倘若那些乡学生有才学之辈……”

    “这便是天为何让建州李氏等大族人士前往地方乡学官学的缘故,若有寒门有天资之辈,这些人家难不会顺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3】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