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之一剧透 - 分卷阅读59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站在官衙的大多都是文官,这等运筹帷幄之,决胜千里之外的风采只在书读过,如今亲目睹,当真是目眩神迷。

    温晏然微微一笑:“朕不通武事,所思所言只是纸上谈兵而已,全赖军将士用力,方能克成大功。”

    “……”

    自从钟知微带着铁甲营离开后,武安城这边的守卫就到了宋南楼手,他此刻自然也在衙,因为之前一直不打算仕,宋南楼的格颇为飞扬,如今却因为宋侍被委以朝政,自己又握兵在手,反倒格外肃穆了三分,行动间不肯稍有逾越,然而凭宋南楼的养气功夫,在听到天这几句话的时候,表都有些凝固——他十分怀疑,自称不通武事属于级人才的标准置……

    陶荆觉得天有意替陶氏洗刷往日战败之耻,所以言辞间才如此谦逊,打算把功劳尽数归到前线将士们的上,忍不住再度泪来。

    温晏然温言宽了几句,随即竟开始理政。

    李增愈见状,只觉得自己一颗心似乎全都浸没到了冰——往日天闭门不,待在后衙与官为伴时,他们只觉自己的打算难以上达天听,今日皇帝难得公开面,并用心朝政,他们反倒希望皇帝继续往日的生活作风,赶返回后衙。

    不过温晏然首先置的倒不是武安城这边的事——之前丹州那边,许多城池的主官闻说战事将近,便望风而逃,又因为建平前军此前作战不利,武安城这边,一直没来得及发落那些官吏,但温晏然也没忘了他们,在数日之前便直接把御史大夫贺停云从建平叫了过来。

    贺停云贺氏,家世上仅仅比宋氏袁氏崔氏等稍弱一筹,当日灵堂上手刃温见恭之后,便就一直简在帝心,她为人甚是严厉,不对方份贵重与否,该如何办便如何办,年纪虽然不大,行动间已经让人心生畏惧,私有人说她行事风格过烈,有酷吏之风。

    对于那些弃城之人,贺停云给了不同的置意见,那些在西夷大军离得还远时就直接投降或者带着钱财家眷偷偷溜走,什么都不的,城主官以死罪论,且永不录用,属吏则被判以徒刑——大周的律法,说是死罪,却能以金赎免,反倒是永不录用对他们的杀伤力更大。

    至于那些自知难以抵抗,临走前安置好百姓,并带走了城各类文书以及粮草的官吏,以及那些来不及整理资,将所有资料尽数付之一炬的官吏,贺停云认为,这些人虽然没有殊死抵抗,却也算是尽到了一定的责任。

    ——毕竟这些人大多是厉帝一朝留的官吏,能有这程度的忠于职守,其实就已经让人十分意外……

    除此之外,丹州有两座城市的况显得格外特殊,其一叫东治城,城县令虽然提前溜走,此地的县丞却留了来,那位县丞是本地大之女,刚毅,她散尽家余财,征召勇士,同时组织民兵守城,又屡次亲上城墙勉励百姓,竟然持到了现在,当时黎怀刀虽然有意将这座城打来,然而陶驾那边后退得太狠,他急着追赶,在发觉东治城一时半会难以攻克时,就只能暂时放弃,从旁边绕了过去。

    另一座名叫顺会的县城,其县令格脱略,但对治的百姓十分不错,在西夷大军过来的时候,直接给了条件,只要对方能打丹州,他就愿意投降,前提是不能伤害百姓,如果对方拿不丹州的话,顺会一座城池能起到的作用也十分有限,投不投降意义不大。

    此人幸运在于遇见的不是黎怀刀,而是王游,最后竟然也被放过。

    贺停云事细致,对于这两人,她的态度是东治县丞论功当赏,至于顺会县令,此人虽然有错,然而能够在战时安抚一地生民,可以降职留用。

    对于这些置方式,温晏然耐着一条一条的对了过去,她其实对大周律法还颇为生疏,大分都依了贺停云,期间还时不时问一其余朝臣的意见,然而许多人已经心神不属,本无力应对。

    既然要置官吏,难免会问一问涉事之人的官声如何,考评成绩如何,为吏侍郎,李增愈屡次被名,明明心忧惧如焚,却丝毫不敢表来。

    等到丹州官吏的置有了结果后,温晏然看一立在侧的侍,池仪亲自装了朝臣奏折的木盒小心奉上。

    县衙异常安静,只能听见外面的风声与天翻看奏折的轻响,温晏然翻阅片刻,忽然笑了一声:“你们倒很会为朕的安危考虑。”

    事已至此,李增愈只能:“大周社稷系于陛……”

    温晏然:“正是因为大周社稷在朕一,所以才万万不可退避。”

    她的语气并不如何激烈,却有让人心生寒的沉重威严,李增愈站立不住,只得跪请罪。

    温晏然微微摇,有些不可思议:“朕的臣在遇见危难之时,竟只会上奏折叫朕离开。”

    本来跪着的只有寥寥数人,此言一,大分人都不自禁地跪伏于地上。

    ——惨遭现实重创的游戏系统目前已经被迫封闭了许多功能,不然照现在的况,温晏然一定能收到一天[威信 10]的系统提示。

    温晏然缓缓:“昔日台州之后,王,黎,劳,扶余权势渐重,行事逐渐贪暴无度——此事吏应当知晓。”

    李增愈面惨白,他想说话,却一时间无法言喻,只能连连叩首而已。

    温晏然也不理会他,继续:“丹台两州人心本来便不向着西夷,就算他们当真打到门曲,也该鼓舞士气,收服失地,若朕离去,本地大族也必定心思不稳,随朕东迁,如此一来,丹州力量空虚,西夷本来无法吞此地,之后也能轻轻松松的占据这里,尔等让朕离开,便是要将两州之地拱手让人。”

    李增愈之前与渐私谈时,还觉得对方言行间没有世家的风采和气魄,如今才晓得对方的话皆是肺腑之言,心悔痛万分,他想要请罪,天却并不给他这个机会,直接将了崔新静的名字,令她列。

    温晏然微笑:“崔卿,你文采,便替朕写一篇文,也让天人见一见朝公卿弃城而走的风采。”

    崔新静姿态郑重地向前方一礼,她心明白,朝那么多擅辞赋的文士,自己之所以能得到这个机会,完全是因为此前受命前往台州为使,然而一旦写这篇文章,自己乃至崔氏名声固然传扬于四海,也一定会得罪包括李氏在许多士族。

    崔新静目逐渐变得毅起来,像崔氏这样的世家大族,其仕为官,搏得就是一个青史留名,如今有一个留名的机会摆在自己前,又怎能因为担心自己陷险地而有所迟疑!

    同在县衙当,李增愈的心却跟崔新静完全不同,他为官多年,如今终于明白什么叫悔之晚矣——世族最重名声,将两州之地拱手让人的名声一旦落实,他最好的结果也是被叱骂为昏聩无能,其家族也会受到牵连,自此之后,建州李氏怕是一二十年都不会现一个五品以上官员。

    李增愈因为在为官,许多官吏受过他照拂,彼此间算是有些分,可他此刻还不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3】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