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女观察日志 - 分卷阅读2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确实大家一心为皇,但谁知有没有恶人偏想搅起浑谋取呢?”

    “我不是这个意思,”乐韶凤摇摇,“陛与殿原是一,不分二党。”

    蓝蔚更不解,宁帝和谢祯的政见向来分歧,明面不提,不分二党才是怪事,再想想谢祯当初的那些招揽,如果要列个“储党”名录,也绝不会是捕风捉影。

    乐韶凤看她的不解,低想了想,还是把话说透了:“你便看胡党案吧,在大政上殿杀伐决断,何尝不肖父了?殿平日仁善,待功勋老臣更加亲厚,便有求之举,景濂……宋濂和桂彦良,甚至秦王,都受过殿此恩。但陛定决心要置的,殿大抵也是阔斧,又怎么会靠求放过?我朝君储关系与他朝不同……”

    蓝蔚听完乐韶凤的分析,才知在群臣里,谢祯和宁帝的立场基本是统一的,同时谢祯绪更稳定更讲成法,所以更得拥,而且还因为宁帝的态度原因几乎是明面上的拥,这拥还不仅是文臣还有大批大批的功勋,谢祯又笼络过科举寒士,势力之大远超储君可有。其他的王本不可能有谢祯的威势、名望和手段,也就没有任何换储的威胁,换句话说,天只可能由谢祯继承。

    除非……谢祯自己死了。

    蓝蔚终于通明了,所以她终于不用心谢祯的任何朝堂问题了,宁帝再暴戾再喜怒无常,和历史上的朱元璋好像差别也并不大,很好,方针很明白了,问题就在于她应该借鉴的朱标的样本当初是病死的,这要怎么防?

    她还没来得及多担心一段时间谢祯的宁帝就为了她“和朱元璋差别不大”的揣测打了她的脸,这一打脸简直地动山摇——宁帝宣布自己将于次年退位。

    没跟任何人打商量,礼毫无准备,宁帝谢珏一年后就会变成太上皇,还是个自圈禁并不问政的太上皇。

    你要是放史书上看,那可真是该谋论,开国有谁好端端当着皇帝呢忽然撂挑了的?肯定是储君啊。但谢祯要真有这打算蓝蔚不可能毫无察觉。

    宁十三年四月,宁帝宣布兵北元,派胡惟庸案后他较为信任同时得罪太多淮西派而不太适合继续留在军的徐达担任大将军,兵北元。粮草已先行,蓝蔚受派督运的是第二批,她到山西后会调动姚诚思辖境卫所的兵力,然后与徐达的主力会合。急匆匆被派去的蓝蔚当然是很久以后才知谢祯那时的心

    逆党、边变,想想就是史书上将墨重彩的一年,而在此之稳若泰山的谢祯,就是千古一帝的开局,蓝蔚想想,便有一明君的良将的豪,竟没往贤后这个份上多想半分。

    于是徐妙云拿着一封喜帖说蓝蔚“不懂”的时候,蓝蔚没提意见,反而凭空被自己迟到的脑补烧得面红耳赤——和谢祯要真有场盛世大婚,那绝对苏到爆炸。

    第33章 宁十三年(2)

    蓝蔚这时候在的是山西布政司,自然要见在此备军的王志和徐妙云。

    哦,还要提到老朋友姚诚思。一年前,蓝蔚所知的是,虽然姚诚思五省布政都督,但除了四川是她经营多年直接辖的“大本营”,其它各地都有自己的布政使,而察司和都司掌握的司法与军事权,她也难以染指。

    甘肃与青海二省嘛,仍然都原由都司和土司直接理,只算是谢祯借着要设这个五省布政都督的名义划来一个稳定行政区域,此二省既对姚诚思的纸钞事业影响不大,又因多民族等等原因主要受军事辖制而不在其理范围。但现在来看,四川、山西、陕西三省,却实打实都握在姚诚思手了,此三省纵贯燕朝疆域,产粮不算最重要的区域但总量也不小,一旦了问题,其西边乌思藏都司、朵甘都司及西北八卫都将难以控制,半江山直接就没了。

    所以谢祯在这里留的后手与节制其实是有许多的,徐妙云算是明面上作为警告存在的,这才教蓝蔚现在很为难喜帖的事

    还是先说喜帖的事,毕竟姚诚思还在陕西,五省布政不用白不用,蓝蔚是不会再跑五个地方调粮从而督运的,自然由姚诚思调度汇总到最北的山西来。而喜帖就在前了。

    原来喜帖是鲁王谢礼的,虽然皇帝从谢礼老爹换成了谢礼的,但宁帝是退位不是驾崩,婚事之前定在这当也就这当办了,权力替和北伐都不她的事,只是这喜帖送给徐妙云,徐妙云去不了,才烦恼地向蓝蔚有此对话。

    徐妙云比蓝蔚要小上五六岁,她是徐达的女,在明朝历史上作为朱棣的皇后留名,但宁帝并没有那么多需要婚的儿,反倒是女儿的婚事比较心,又要是功勋嫡,又最好不能是独,人选就不多了。秦王的驸李何现在已经没了脑袋,汉安王很早就定的是常升但婚期在明年。

    鲁王的驸因此当初是很难选的,李善卖过儿了、徐达都还小、李文忠家只有李景隆适龄却已经婚连孩都有了、冯胜连儿都没有只有一个侄、汤和幼汤醴都已经锦衣卫指挥使了、邓愈的邓镇则和常媛结婚了。

    结果宁帝选定的是一位老熟人的儿,临淮侯王志次王琙。

    谢祯明白得很老爹的意思,今年北伐,王志就是偏将军,大抵得胜归来就能封个国公,那么王琙的份当然也就不算差,也应了谢祯当初看他生怕鸟尽弓藏时说的“总归还是要派他去的”,或者也可能反过来——这就是谢祯判断的依据之一。

    想了这么多,其实蓝蔚暗喜的是,功勋男儿可都挑尽了,谢祯想充盈后都没去寻。

    徐妙云说蓝蔚不懂,那又是另一个极的故事,大抵如:当初除了蓝蔚跟在谢祯边,李景娴、常媛她们乃至邓镇都是谢祯的玩伴。闹着也要伴读的康王最终闹来了徐家堂宁帝又指了徐妙云给鲁王。徐家堂现在已经是康王妃,徐妙云和谢礼也可算是莫逆。

    总之看徐妙云的态度,这个大婚,她是一定要去的,但怎么去却是难办,官员无故不能离开驻地,为这件事上折求恩典难免怕从此失了谢祯的帝王之心。所以徐妙云就想走蓝蔚的关系让她帮自己风。

    当初谢祯派徐妙云来姚诚思这儿,蓝蔚就担心徐妙云会联姚通鲁,现在怎么愿意帮她去见鲁王?可徐妙云见她不答应,死得却极富察力:“你虽不懂为什么要去,蔚——你也懂我与谢礼的苗吧。”

    蓝蔚摇摇,徐家几个妹年龄小了些,一直没玩在殿的圈里,徐家却又势大都带着傲气,她叫蓝蔚“”简直是破天荒充满着讨好的意味,但蓝蔚不接茬,反而心有丝不妙的猜想。

    “我和谢礼,就如同蔚和当……殿。”徐妙云抿了抿嘴,“只是殿将富有四海,亦似海,谢礼就薄了,奈何?”

    “我多次劝谏殿小心藩事,但殿对诸王少疑,你要是真因为伴读谊非要去——毕竟我已在这里盯着,应该也会应允。”蓝蔚还是不能接茬。

    徐妙云抿着嘴盯了蓝蔚一会儿,方失望:“好吧。”

    她果然还是上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3】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