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女观察日志 - 分卷阅读19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哦对了,蓝蔚回来第一次见到谢祯的场合,是早朝,她在队列间回禀宁帝的询问、接受宁帝的嘉奖,而谢祯在最前列回过朝她微微地笑了一,这样的验,很少见。

    --------------------

    作者有话要说:

    历史背景补充:

    刘秉忠,元初开国勋“僧”,忽必烈的左膀右臂,以布衣份参预军政要务,人称“聪书记”。也是通释、、儒三学。而且是他建议元朝起名为“元”,也是他规划设计了最早的北京城。

    第29章 宁十二年(8)

    蓝蔚今天晚上还有接风宴,不得不办,因此谢祯东办了类似“家宴”的后院天席面,用的场所又是常媛的鄂国公府。

    由谢祯打着“家宴”的旗号邀请,自然就可以狠狠筛选,就算是侍郎收不到请柬,也再正常不过,就避免了繁杂生疏,谢祯只叫了蓝蔚最熟悉的同僚,也就是常媛蓝玉邓镇这些亲戚兼玩伴加上天工院煜胡乐他们——乐韶凤老先生不好也不会来年轻人这当坏气氛的教导主任,孙见斗嘛最好还是别来扫兴,这样的气氛就让蓝蔚舒服了很多。

    途跋涉回来,不别的将领喜什么,蓝蔚反正是只想休息的,应酬什么的最好得越远越好。

    除了接风宴、封赏,谢祯基本帮蓝蔚推掉了所有应酬麻烦,蓝蔚就直接躺平在殿搭建的舒适区里睡了三天,才拾掇拾掇从房间里走来。力充足了,当然第一件事还是去找殿,蓝蔚看了看时间,知谢祯应该在工作,就跑到东前殿陪坐。

    谢祯见她来了,眉笑,像是暮里风划过杨柳丝,挠得蓝蔚心里的,但谢祯笑完就生生抿去继续看案卷了,似乎好不容易把手上的批完,她扬了扬:“蓝工士,把那叠搬过来。”

    蓝蔚老实地拿过去,却难免瞟到了一自己的名字,才想起来之前的任务自己都没汇报过。

    “没事,我们正好现在讨论。”谢祯补充,“我先告诉你姚广孝和胡惟庸这条线的事吧,姚广孝年初京,好僧录司右觉义来复,因为没有僧职,来复就介绍他给李佑讲讲禅学静心在李佑家寄,李佑夫妇觉得不错,姚广孝有实仕之心,借机些锋芒,胡之无可无不可,就带他时常用于一些‘偶遇’的陪谈。他的结论是,胡家无反帝之心,有僭越之举,当有其他幕后。”

    蓝蔚有些难以判断,姚广孝到底危不危险了,如果以姚诚思所言为准,姚广孝的反骨肯定是有的,但从时间来说,姚广孝京和胡惟庸的联系能到现在的程度已经算是他这金发着耀的光了,谢祯又肯定有其它手腕验证,姚广孝撒谎的可能很小。

    另外燕京此时唯一没有就藩的小皇是景云,而且从谢祯的态度来看,景云永远不会就藩——尽这或许是姚诚思和姚广孝都不知的。但总之,这么回想起来,蓝蔚忽然觉得姚诚思对自己师父的猜测有忌惮得超乎意料,甚至有想置之于死地的觉。

    其实离别时蓝蔚安姚诚思时说的话,已经彰显了她自己潜意识里的判断,姚广孝既然真有经纶之才,又通三教、兵法,只要知军队在谁手里,就应该不会漠视形势,去扶持其他藩王和谢祯对抗。因此话到这里,她也信了姚广孝。

    很有意思,有的时候对于相冲突的态度与叙述,你仍然可以同时信任两方,这个问题尚不是讨论非黑即白的谬误,而是关系立场不同本带来的复杂,不过——

    嘶,军队、其他藩王......蓝蔚忽然觉得间有什么容,是自己没有抓住的。

    “北伐?北伐的时候,康王手里应该会有军队,但我想他不至于有胆和父皇对着吧。”谢祯想了想,“也许没什么需要担心,只要有充分的证据,我们就先将胡惟庸狱,再慢慢审理,虽然淮西朋党勾结,或许要帮他救他,但只要定决心维护正义,我想还是有很多底牌能切断他们的联系。”

    谢祯调动之前在东替代桂彦良和宋濂的唐铎担任刑尚书,锦衣卫汤醴、军都督骧,均皆听调待用私查勘。正当此时,宁帝那边却走着一条其它的故事线。

    蓝蔚回到天工院继续当着工士的三个月后,这次的早朝上,徐达站来弹劾胡惟庸杀人。

    朝堂颇如煮沸,蓝蔚觉得自己边站着的官员每一个都要站去发表意见似的,朝后谢祯被宁帝召,而后再与自己班底讨论,等到晚上蓝蔚班去找谢祯,她才刚满面忧地送别了其他麾,她告诉蓝蔚一年前,魏国公徐达密奏,称胡惟庸恶,窃威柄、构结祸,称他看到衷功名之徒络绎不绝地提着珍玩向胡惟庸行贿,上次在他家甚至看到了之前占城国使节带来的贡品。这使宁帝发现了欺瞒贡一事,但最终是右相汪广洋被放。

    这几年徐达正好一直在京休养待命,结果密奏一事后却遭到了数次投毒,前段时间终于有人揭发,说胡惟庸试图收买自己谋害主家。这让徐达又惊又气,当然再次向宁帝言,并自荐彻查胡惟庸。这就让他发现了一件事——

    这事儿在政坛不算大,但私德绝对有很大问题,说是胡惟庸的儿游时坠而亡,胡惟庸赶到现场悲痛绝,而大怒直接斩杀了随侍的夫,杀人怎么说,应该偿命吧。

    谢祯也查到了这件事,但还是很远,毕竟首先并不是胡惟庸自己手斩杀的,其次律法本就会考虑其它因素,如果夫确有过错且为籍,在此案就不能置胡惟庸。谢祯这边反正是没查置胡惟庸的证据,不然早就动了手,可现在徐达却不不顾地来,宁帝因此倾听各派意见后还是断定证据不充分并不打算直接发落,但谢祯却觉得这弹劾会打草惊蛇教胡惟庸狗急墙。

    “魏国公啊......”蓝蔚对魏国公印象显然不好,毕竟徐家太包办早婚,徐妙云十二岁的时候他就想把她嫁给建兴王,后来没成就把侄女嫁给了康王,谢祯当时一当介绍人他上就接来一个三服的侄女养在府上嫁给蒋瓛,现在好像还在说要让二女儿与李景隆刚生的儿结娃娃亲——这还很可能是因为景云生后宁帝不再幸后没有嗣诞生,不然他一定要找个皇嫁女儿的。

    “对了殿,你当时让我到四川实地去联系亲军都督府埋在白莲教的探,验证他们说的白莲教必与朝有联系,我都把首领彭普贵带回来了,却还没有审胡惟庸的罪证吗?”

    “彭普贵一行,审问至今尚无结果,姚广孝也说胡家并不信教。”谢祯说,“我现在更不得不信了,他说幕后还有其他人,是很锐的判断。”

    蓝蔚同意,又提新的建议:“其实如果我们怕他狗急墙,不如先整顿军备、清军册呢?他要谋逆总得有兵力才能到,要养兵就要大把的钱,我觉得还是他直接往队动手脚更有可能一,也更有威胁。”

    “我也是这样想的,蓝蓝你自己没兵,但蓝玉他是带军队回来的,你让他最好留一卫队看护家里,注意安全。”

    时间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3】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