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女观察日志 - 分卷阅读1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章 宁十一年(4)

    先不必提临淮侯这家伙怎么又从后院刷了存在,光说这个“谣言”,也够让蓝蔚喝上一壶醋了。

    虽说她认定是个谣言,但能传到老夫人这里的谣言,估计可能早传飞了,那就耐不住有那些想投机的家伙信了谣言往上扑吧,所以她只好祈祷谢祯这段时间都别

    不过好像正是蓝蔚自己,把谢祯带了来,所以第二天接到查各地名匠的工作的同时,听到这么一件轶事,蓝蔚也只能怪自己了。

    事是这样的,在谢祯的车驾回的路上,上演了一斗文斗武堵路大赛。

    大赛参与者是七八个汤醴那样的功勋次,不必演什么英雄救的把戏,路堵得是一脸无辜,直装不知这是谁的车驾。谋是谋,就是麻烦了谢祯。

    甲说:“各位兄台,既然有了,咱们就论论、说说理。”

    于是一团心炮制的骈文、政论以亢激昂的声调砸在了谢祯的车前,更有甚者乙,发慨:“古有兰亭集,今日与诸兄因缘际会于此,未尝不可辑集传名,小弟不才,抛砖引玉,为诗一首。”

    最终丙落了风,表示:“咱们燕朝也算是上安天,光斗嘴有什么用,不如也比划比划,就把这事曲折问问手剑,不算伤和气。”

    但谢祯什么人,斗文的时候,谢祯没办法,一斗武,府君卫就来抓人了,当然是拿着谢祯的命令,他们才敢抓。谢祯也有别的办法不落功勋们面,就是让他们自个儿把儿偷偷领回去,重拿轻放不声张罢了,可不知宁帝哪不对,是把几个公哥的爹叫去一通骂,那事质就不一样了。

    东后院缺人的事被摆上了明面,于是就有人开始上折了,是为了那几位弟找补还是自己也有想法,不得而知,但蓝蔚恨得牙,偏偏她也无计可施,只能指望谢祯自己争气,然后就坐在天工院大堂里将工匠一个个审过去。

    这其有打造更省力的农的农匠,但如果都是此类,总让蓝蔚觉得秃,善于察言观的所幸不只有官吏,一个四十多岁的大叔便上前磕了个,他名字已登记在册,蓝蔚看了一“胡乐”这个名字,也是平平无奇的农改尖犁一类的“成就”,却不知他有什么要讲。

    胡乐大叔轻声细气,还有些见了官的瑟缩,但站来已经是他不易了:“大人,草民还带了样东西上京。”

    蓝蔚让他展示,却是一个一指的铁制,铁丝尚、扭旋尚不完,但一看就知,这便是弹簧的形。蓝蔚在记忆里拼命搜索初理里对弹簧的描述,大概表过于严肃,所以大叔生怕她有什么不满意不解,小心翼翼地解释说:“草民也是偶然发现,虽然这只有一指,却有着很大的力量,压到底可以把犁都弹起来,便想可用于制作更大的风箱。草民在家乡也尝试过,但风箱实在不便携带……”

    “上派人送过来。”蓝蔚当机立断,“这是很好的发明,不止用于风箱,大了用在车上,了用在火铳上都有可能。胡乐,你就这方面,农的事不用你心了,月份也只会更,去另一边先休息吧。”

    这一说,面已在册的未登记的都一波喧哗,还没等吏员叫安静,一个年轻人又两三步拜倒:“小人孙见斗,杭州人,也有要呈。”

    孙见斗所呈的,是几块镜片,但镜在元代已从西域传,虽昂贵却并非不曾见。

    “小人称之为存目镜,只要稍加组装,百倍光明,无微不瞩。”蓝蔚再仔细观察他的镜片,凸透、打磨光——

    得了,显微镜也现了,蓝蔚也激动起来了。

    胡乐的一开,接来真是什么奇人妙见都现了,这些匠人还真没几个是老老实实只打铁造农的,只是空发明了还没来得及施展,或者不知往哪儿用合适,虽然离蒸汽机还有十万八千里,但是在与胡乐谈过以后,蓝蔚发现“风箱”有活运动,还类似发动机,现有技术为活拉杆式的,解决了双作式阀门问题,而还有排”的装置,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将回转运动转变为连杆的往复运动,可以作为直线运动和圆周运动之间的转换设备。

    虽然大型风箱和排都是冶铁用的,但是只要加以改造,蒸汽机的发明确实有望。

    也是,虽然蓝蔚不是理工女,对于这样的创造发明只能纸上谈兵,但是只要方向对,有钱支持,还怕这些光靠自己鼓捣都能显微镜的“天工”吗?

    因为农匠里有许多铁匠,对风箱有研究的不止胡乐一个,蓝蔚把他们都扒拉去搞蒸汽机的事,剩像孙见斗这样的又安排在另一边许他们自主研究,将自己的成果

    军匠是再后几天到的,燕朝对军队技术保密好像没有太多重视,可明朝后期倭寇得到福船技术掌握制海权反制明海军的故事,可是在历史课外材料上写得明明白白的,虽然就燕朝现在的时间节,蓝蔚还不能把近两百年后的事称作以史为鉴,可是理是通的嘛。

    “将他们所属卫所分批放,我要逐批验,除天工院工士以外,闲杂人等不许。”

    这个决定,是对的。

    蓝蔚看着无比有潜力的各军用技术在自己前呈现,又想起前两天的弹簧、显微镜此类,再次觉得,抛开解放劳动力不谈,天工院本也就已经会是福泽天的创想了。

    工自然也有能工巧匠,像煜这个平的,作为单纯的匠人也多,但工恰恰也只有像煜一样的木匠、石匠、泥匠是为了室常备的,京外常调度的则是屯田、修浚。胡乐这一类不拜鲁班拜太上老君的匠人,虽然也在工名籍里,但大抵一辈也用不上,更不用提有地的机会了。

    另外,天工院收的还不止用炉的这些匠人,供蔡的纸匠、奉姜牙为祖师爷的醋匠、祭祀黄帝的纫工,林林总总近百分工,全都是有本事就收。

    最有趣的就是孙见斗,后来对完名录发现本没他这人,蓝蔚一去盘问,原来他本不是匠,而是耽之家,祖父甚至当过知府这样的大官,就是凭着兴趣研究了存目镜这些东西,然后听说这事儿就混来了,左右他是个秀才有功名在,不会因为这事丢命。

    这一来,蓝蔚真是欣赏极了他,关键人家真的有本事,不仅磨镜片磨得好,甚至还在研究自动磨镜片的机,确实是很有工业化、机械化思想。

    所以在之后决定天工院这四百号人的职衔的时候,蓝蔚第一个考虑的就是孙见斗。

    天工院仿的是翰林院编制,主官即蓝蔚,四品的掌工士,算是同级调动,但鉴于了主官,应该算是暗升,不过品级不是她关心的。面的副官为从四品,分别称为侍研工士和侍用工士,其一位就是老朋友煜,从官职而言是升了,可另一位就是谢祯为了不叫人轻视平级调来的,原来的国监祭酒乐韶凤。

    国监祭酒的意味在于,朝新臣,大抵多要叫他声老师,他所在的衙门,注重师生关系的士人就不会太说三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3】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