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江山是本宫的了 - 分卷阅读3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韩青在这封奏折里,全面分析了科举改革可能会遭遇的反对,失败后可能导致的结果,成功后会遭遇的阻挠……事无细,说得十分清楚,没有半隐匿。就连许多世家的私心,他也毫不避讳地写来了。

    这并不是一封议事的奏折,而是他给贺星回的投名状。

    这位书令大人,在达数月的观察之后,终于决定站在她这一边了!

    今日之前,贺星回虽然也会跟重臣们议事,政令也可以得到推行,可是在朝堂上是没有自己人的,所以很多事她只能自己在心里盘算,没有人能商量。边的女官们倒是忠心,又差一远见,如今才刚开始接政事,尚在学习之,想要重用,不知是什么时候的事了。

    但今日之后,她在朝堂上的任何布置和落,都有人可以商量,也有人会去合。如此上呼应,才算是真正在世家编织的这张网了一

    既然是自己人,这紫宸殿当然就有了他的一席之地,贺星回才会直接赐坐。

    其实贺星回也没有想到,让韩青决定的,竟然是科举改革。

    在这份奏折之,他对这项举措大加赞赏,也写了自己的担忧:如今的朝堂,已经有了后继无人的迹象。放一辈,目前看来最的就是自家那个不成的小儿,除此之外,名气最大的竟是尚未仕的陆裴。

    韩青世家,自然明白养望这回事。但他认为,此人或许有才华,但没有经历过任何庶务,就凭借和名气骤居位,不是什么好事。等他们这一代人老去,说不得掌控朝堂的人就会是他,朝政如今已经这般艰难,到时候又会变成什么样?

    所以改革势在必行。

    至于贺星回能不能成这件事,韩青是不怀疑的。就算失败了,多也就是回到原样,朝政继续把持在世家手,让陆裴这样的人轻松上位。

    但成功却分为很多

    也是韩青这份奏折的重

    他认为,世家只是假意接受改革,实则必然会上其手,加一些对他们自己有利的条款,让结果变得不可预料,所以希望贺星回能够始终保持警惕,甚至提前好应对的准备。

    但更容,他没有写来。很明显,这就是今天的戏了。韩青独自前来,当然不可能只请她看一份奏折,那直接递上来就行了。他想要的,是一个能够面陈自己的政治理想、向贺星回展现自才能的机会。

    贺星回放奏折,笑着问,“令公谋远虑,不过这奏折之,似乎还有未尽之意?这里没有外人,还请先生畅所言。”

    她说着以神示意,来便带着其他人退去了。

    殿一时寂静之极,只剩炭火燃烧时发的“哔啵”声。

    韩青站起,“世家想要在这件事里动手,臣以为,只有两个方向:一是压制录取的寒门士的人数,只要人少,就难以成事;二是压制这些寒门士所能获得的职位,若官卑职小,自然也办不了大事。”

    “令公这是老成之言,的确值得警惕。”贺星回微微,“可还有别的?”

    韩青眉梢微微一动,心有了计较,继续,“之前所说的是的,还有一法是的,那便是趁势收拢人心,妻以族女、许以厚利,让这些寒门士为他们所用。”

    贺星回稍稍坐直了一些,若有所思,“若是双,效果岂不更好?”

    世人汲汲营营,所为者不过功名利禄。若这些世家一边打压,一边拉拢,当寒门士们意识到,跟世家对着什么好都没有,而顺着他们的意思来,功成名就、平步青云指日可待,那大分人都知该怎么选了。

    “好一个慷他人之慨,这是用朝廷的资源和官职,养自己的人啊!”

    贺星回都忍不住想为他们鼓掌了。

    这就是世家。

    他们是生在朝廷这株大树上的寄生,汲取属于大树的营养,才能将己滋养得越来越大,最后连大树都奈何他们不得。

    “殿如今最大的难,在于手无人。”韩青,“庙堂之上再好的决策,也终究是需要人去执行的。如今朝堂上遍地都是世家弟,由他们来完成这项科举改革,最终的结果如何,殿想来已经预料到了。”

    所以别看贺星回咄咄人,好像已经震慑住了群臣。可是实际上,真正的锋,还远未开始呢。

    之前碰撞都发生在朝堂上,在其他人有所忌惮的,才显得她似乎占据了优势。但这科举改革,却是要落实到地方上去的。面的如何,贺星回看不到,只能听他们说。

    当她耳朵里充斥着的都是世家想让她听到的声音,睛里看到的都是世家想给她看的容,又要如何掌控局面呢?

    韩青选择在这个时候倒向贺星回这一边,也是考虑到了这一

    他会成为贺星回在朝野之的耳目。

    但是……韩青轻轻叹了一气,苦笑,“不过现在看来,殿恐怕早已有成竹,有了解决的办法,只是暂时没有行动,只等着那些人来了。”

    贺星回并没有否认,“令公谬赞了,我只是运气比较好。时来天地皆同力,我想,这或许就是大势吧。顺势而为,总比逆势而行更容易。”

    “时来天地皆同力吗?”韩青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句,一面觉得心震动,一面又不得不承认,或许确实如此。

    从古至今,那些曾经庞大到足以影响皇权的势力,最后都会由盛而衰,逐渐消泯。

    一个国家不需要两个主人,除非他们推翻皇权,不过,那也只是建立起另一个皇权罢了,到时候,依旧还是会有这些纷争,依旧还是这般相似的发展。

    韩青自觉算是颇有远见,因此常常为朝廷的将来忧虑,然而放,却没有一个可以与自己共鸣的人。如今听到贺星回这一番话,振聋发聩之余,又不免庆幸自己并没有错选择。

    他气,将思绪拉回前这件事上,不无好奇地问,“不知殿的后手是什么?”

    满朝都没有看来,藏得实在够

    贺星回笑了一声,“正好我今日要访友,令公既然兴趣,不如同去。”

    看来答案就在这个“旧友”上了。

    韩青,“恭敬不如从命。”

    ……

    大越的皇帝们虽然从不懈怠公务,但是在各福利待遇上却并不苛刻。譬如官员们的假期,除了每旬日休沐之外,正旦、元宵、清明、端午、秋、冬至都有假期。其正旦假期最,从腊月二十三朝廷封印,可以一直休到正月初七。

    不过朝廷事务繁多,休假期间偶尔也少不得去加个班,另外还有如正旦朝会、太庙祭祀之类的大事须得席。

    朝廷如此,民间自然更加宽松,大概腊月里,开门生意的店铺就越来越少了,背井离乡的商人们会选择赶回去与家人团聚。但街面上并不会因此就冷清来,因为闲着无事的百姓们,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