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纺织厂花 - 分卷阅读4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何玉华想了想,又骄傲起来:“这倒也是。他是大学生!”

    “哎哟哟!”叫了起来,这年大学生还是很金贵的啦,当然让人羡慕了,“你到底要不要,不要我明天就把我妹妹叫来,当你面给截胡。”

    何小曼急了,顿时从小板凳上来:“阿姨你不能来啊,王叔叔是我嬢嬢的!”

    这就改了,不叫“王大哥”了,王欣知的话,得动死,终于和何玉华平起平坐了。

    何玉华在医院住了一个星期,王欣天天“打卡报到”,何玉华待他的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变,虽说并不是侣之前的那亲密,但相也很是自然,彼此都不去追究谁是谁的谁,就这样默默的接近着。

    珍珠的邻居们,已经一个星期没看,生活都觉得没什么乐趣了,一见何玉华院,兴奋得像过年,知何家的电视机又可以搬来了。

    凌成偶尔也还凑在人堆里,但总是坐得远远的,并不到前边来。

    也有人好奇地问:“秀珍,玉华是不是跟小王谈恋啊?”

    王秀珍得了何小曼的授意,大耍太极:“小王?那是我们家老何的好兄弟啊,装电视机,装来了呢。”

    有哪家姆妈故意:“我看小王相貌堂堂,又有学问,介绍给我二丫不错啊。”

    王秀珍脸一沉:“小王说自己还小,不考虑。”

    惹得姆妈们哄堂大笑:“瞧瞧,这嫂,替小姑攥手里呢,生怕别人抢了去。”

    何玉华和王欣就这样在大家的默认不慢地相,偶尔,王欣也会请她去看场电影,更多的时候是王欣隔三差五来何家走动。

    转到了八月旬,连刮了几场台风,珍珠巷的电视聚会变得时断时续。看惯了电视的邻居们开始惆怅,毕竟电视已经成了他们生活不可分隔的一分。

    一个上门开的,就是胖大婶。

    “何老师,最近工作没那么忙了吧,能不能拜托你个事啊……”

    第37章 第一笔启动资金

    以前, 珍珠的邻居们都叫何立华“何师傅”,自从“立华牌”电视机诞生后, 称呼就不知不觉变成了“何老师”。

    这说明了何家在珍珠的地位已悄然上升。而何立华嘴上不说,心里却受到了满满的尊重。这个年代,到底还是尊重知识的。

    “姚家姆妈不要这么客气,有什么我能帮上忙的?”何立华问。

    “你也知, 我家老姚平时听个戏, 看看新闻。你家电视机往外一搁,大家都喜看什么敢死队。老姚说, 看来到底是自有自便啊。所以想来问问何老师,什么时候有空,能不能拜托你, 帮我家也装一台。”胖大婶说完, 立刻又很识趣的, “当然我知何老师工作忙的, 要是没时间也没关系哈!”

    开玩笑了,自家女儿的工作胖大婶如此上心, 已经说定了十月份就可以厂办手续,何立华心里激人家, 正不知如何谢呢, 就算工作忙,那也要忙里偷闲啊!

    “这你就是太见外了。咱两家都是自己人啊, 你又那么疼小曼, 就怕你嫌弃我装的电视机简陋呢, 到底不如商店里买的那么漂亮。”

    胖大婶一努嘴:“漂亮是漂亮,价钱吃不消啊,何况还要票。看电视,不就图个屏幕上的人人嘛,又不盯着外壳看的对吧?”

    何立华笑:“只要你不嫌陋,一句话的事儿。现在小王也常来,有他在,我更省心。”

    真是一拍即合。胖大婶喜滋滋地回去,第二天就送了一百块钱过来,说算是订金。

    何小曼替父亲算过成本,自家的电视机装到好,大概笼共费了一百零儿的样,因为有些零件是何玉华从厂里拿的,没有算钱,往后要是都需要另行采购,还得多十几块的样,所以,全成本大概在一百二十块钱。

    “收姚家婶婶一百五十块钱,不亏心啊。”何小曼掐指,“有了王叔叔帮忙,爸大概得忙一个月的样吧。”

    胖大婶听说只收一百五,开心得什么似的。商场里同样尺寸的电视机要三百七十几呢,一就省了两百多块。想想都滋滋的,少一大笔,看的可是同一个播音员。

    “婶婶,你不许去说啊。一听这么省,都来请我爸装,还不得亏死。毕竟我爸也贴了人工啊。”何小曼咬耳朵,毕竟胖大婶家这电视机一装好,珍珠的邻居们肯定会陆续跟上,这是显而易见的事。

    胖大婶笑死:“你个小丫,真是你爹妈一辈老实,原来是机灵劲儿全在你这儿收着呢。明白了,婶婶得了便宜,也不能卖乖啊。回人家要问,我就说一百八十块……哦不,两百块。”

    “哈哈,随便婶婶说,只要婶婶跟我统一径就好。”何小曼给胖大婶削个梨,吃得她甜到心里。

    不过,回想了想,何小曼觉得两百块不好听。后世定价,最喜299啊,1999啊,这是个心理策略,最大的那位数,往往预示着整档次。这是很有理的。于是她跟胖大婶说定了,对外就讲是一百九十块,这样就定在了两百块之,让人心理上好受不少啊。

    何小曼自告奋勇地担任起采购重任。之前何立华装的时候,何小曼在旁边也学了不少,起码各零件是看了个一清二楚。白天何立华要上班,何小曼反正目前休息在家,正好这个活儿。

    见女儿如今事有章法,何立华倒也放心,将一百块订金给了她。何小曼拿着十张“大团结”晃了晃,然后认认真真地收在自己的小布袋里:“这就是启动资金,咱家要开始发家致富了!”

    王秀珍只当女儿又在开玩笑,取笑她:“哟,咱家小曼指不定以后要当‘万元’了。”

    这个架空的世界,一切都何小曼认知里的那个八零年代稳步前。改革开放从农村的分田到开始,已经富起来了一批人,这些人是此社会最早的一批“土豪”,家资产上万,史称“万元”。

    听母亲这么说,何小曼知,她是玩笑。玩笑的意思,就是连梦想都算不上,都完全不敢这个梦。

    可是,“万元”算什么,二十年、三十年后,资产百万千万都不敢称富,将将算个小康或产吧。何小曼敢这个梦。

    “等我当了万元,先给家里买一商品房,咱们不住珍珠了。”

    父母只当何小曼是初生犊不怕虎,一笑而过。

    没想到,何小曼一圈儿采购回来,何立华就没看明白:“这电怎么一买了这么多,我不需要这么多啊。”他只要装个胖大婶的电视机,买这么多不是浪费嘛。

    何小曼却有成竹:“爸,我给你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