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记事 - 分卷阅读45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过左氏到底不曾亲目睹席的宏大场面,所知的也都是听途说,所以其实对于这场席知晓的并不全面。

    可椒却是亲历了这场席的,对于筵席上的一切,自是记忆刻的。

    不是十甲码也好,还是保婴堂门有罢,这两椒视作“分会场”的筵席所在,椒都是求着哥哥们亲瞧过的。

    李家的院外院置了象征着十全十,圆圆满满的百桌喜宴,自家也置办了数十桌的酒席,而这两“分会场”,几乎是用自家还有李家一样的布置,一溜也都支起了杉篙架,搭起了又宽敞又明亮的大红喜棚,只是四周并没有挂上密密匝匝的红绸缎喜幛而已。

    又摆上了从各商借过来的桌椅板凳,虽然这两“分会场”的餐桌布置比较朴素,并没有像李家同自家似的铺上甚的桌布桌围的,使用的餐也俱都略次一等。

    可每一桌上却俱都挂着一盏走灯,上六面,俱都红纸黑字,一笔一划的写着四冷荤八大碗的菜肴名儿。

    四冷荤,八大碗,席上的菜虽然要比李家、秦家的酒席稍稍逊一筹,并没有那些个贵重的翅肚燕鲍的,可大鱼大饭,却是应有尽有,并且够的。

    只不过饶是如此,满崇塘,甚至于莲溪,也没有任何一家饭庄能承办的来,还是得月楼联合了崇塘镇上的另外三家饭庄,同两家瓜菜铺、五家墩铺、三家鱼行,两家家禽铺,再加上钱德隆的鼎力相助,才能有惊无险的把这场席办来。

    椒见过大师傅们使用的厨棚,一溜炉灶简直望不到的。

    而且除了这火朝天两班倒的厨棚外,李家还特地在三都搭上了戏台,雇来了戏班、唱大鼓、说书以及杂耍的艺人,三唱堂会,一唱就是三天三夜……

    生生把原本只是单纯的为了庆贺婚礼以及李蹊得生员而办的喜酒,办成了答谢父老乡亲的筵席。

    整整三天三夜,整个崇塘就像过节一样,人声杂沓、语笑喧阗、炮竹起火,络绎不绝,泰半的大人都不用事儿,多半的孩也不用念书,从日到日落,只消赶席,大块大碗茶就好。

    怎的能不叫人念念不忘。

    而椒还知的是,这场别开生面的席,其实还是李蹊的主意。

    ☆、第四百三十五章 幸福

    至于李蹊这样广而告之、大动乾坤招待一父老乡亲席的用意,椒大概其是能够猜一二来的。.

    毕竟虽说上古婚礼,不聚乐,不庆贺,重的是夫妇之义,与结之恩,世人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可以喧闹嘈杂的事

    那辰光的婚礼,或者说“昏礼”,也确实非常简朴、净,并没有后世繁缛的譬如挑盖、闹房这类接受亲友祝贺、嬉闹,有时还会闹过了的仪节。

    夫妻“共牢而,合卺而酳”,携手步房……这是俱有汉民族格特质的,庄重、典雅,而又质朴的礼仪。

    卑己尊人、严密规范。

    昏服也并不是大红大绿的颜,新郎新娘都会穿着端庄的玄礼服。

    玄,既是黑扬红的颜着五行的思想,是象征着天的最神圣的彩。

    黄昏开始的整个仪式,宁静安详,没有悲伤,没有喧嚣,安静细致的仪式,或许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也许就是当今世人想要捕捉的那力量。

    可事实上,从古时期起,或是参加婚礼的宾朋渐渐不甘于就此罢休的缘故,民间渐渐就有了戏新娘的习俗,所谓新婚三日无大小,又有“闹喜闹喜,越闹越喜”的说法儿。

    从那时候,婚嫁的仪式,就开始竭尽所能的闹了。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极尽铺张、繁复,累世成了习俗。

    四海之皆是如此。

    此时放在李蹊上,在自己婚礼的筹划上,已经勉能够说得上的话李蹊亦是如此的,非但没想过要免俗,甚至于还决定俗气到底的。

    抑或是因着想要收到更多的祝福的缘故,也抑或是因着婚礼上已经极尽闹了,往后夫妻之间过日,自然就会少了诸多的吵闹,能够安安生生过日的缘故。

    抑或,或许还有旁的抑或,椒没有多想……

    可不怎的说,接连三天还算有条不紊的来,时间证明了一切,确实没有辜负李蹊,还有李家人的善心,同用心,实可谓两全其,一举数得的。

    相的,不相的,几乎所有有幸参与到这场婚事的父老乡亲都沉浸在了这场喧嚣、闹,而又隆重的婚礼过程

    即便这份幸福的来源各自不同,却是前所未有的一刻,值得所有人铭记。

    尤其站在椒的立场上来看,自是替茴香到由衷的动的。

    不为了甚的,李蹊确实尽心尽力,给了茴香一场关于“吃吃吃”,又完全脱于“吃吃吃”的婚礼。

    虽然椒活了两辈,都还没有机会红裙上,金钗当。可对于大红盖椒心却是一直都有着自己的执念的。

    或许有人会说,旁的都是虚的,自个儿日过得好,这才是真的好,婚礼不过一场形式而已,为甚的要投那么多的力财力,甚至于打脸充胖,去折腾一场完全给旁人看的筵席。

    何况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无论甚的,都是效率为重,用最少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去完成婚礼这一人生大事儿,这或许才是年轻人应该有的行为。

    可在椒看来,婚礼有且只有一次,值得每一个人倾心相待,不留一分遗憾同不满。

    毕竟一场婚礼,不但是对夫妻双方以及双方家,也是对来观礼的亲朋好友的尊重。

    往小了说,可以说是一对小儿女最为好的回忆,是夫妻双方走向成熟的象征。往大了说,更是两个家,甚至于两个家族几代人心血的结晶。

    哪怕再退一步,说句没有息的话儿,一场盛大的婚礼,无论在成本上还是力上的投都是相当大的,婚后小两难免有需要应对一地吵吵闹闹的辰光,想到曾经了那么一大钱办过婚礼,婚礼上还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宣过誓,还曾把那么多人都动哭,婚后偶尔还会翻结婚时的影像慢慢品……

    前的这丁,也就别再计较了。

    结婚不容易,离婚就更不是甚的轻巧的事了,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宣之于的……

    好吧,谁关心!

    它喧嚣与否,它几时开席,它菜如何,它鲜够不够它钻戒够不够亮,它婚纱够不够奢华,它司仪够不够有品,它一切的一切……

    椒只想红裙上,自己开心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