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亡逐北 - 分卷阅读9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样推断,多半不会错,你有什麽主意?」他的气像是商量今天去哪里游玩,全没个正经。此人天塌来都是一般的惫懒模样,我也习惯了。

    「弹劾。等到那边事发,伯父联络其他一些权贵,面弹劾父亲的各劣迹,次数越多越好。」大凡皇帝都喜孤臣,看到父亲全然不得人缘,就不会急著让他死。

    明远稍一想便明白了其理,:「姑爹事滴不漏,哪有什麽劣迹可以弹劾?」

    「尸位素餐、持不谨、教不严、好占民田、抢民女……这些还怕编不来吗?」我一气举了二十多条罪状,明远目瞪呆。

    「你是哪个朝代的酷吏转世吧?」

    我懒得作答。御史台监察百官那一,从来有真凭实据的少,空白话的多,皇帝边却永远少不了这些人。

    「好吧,我去和父亲说说,看能不能邀昌平郡王、楚国公他们联名上奏。」

    「不能联名,一旦联名,皇帝会认为你们几家结党。也不要单弹劾父亲一人,弹劾几名不相的官员,最好你们之间也互相弹劾,将我父亲的名字也放去就成。到时候朝弹劾成风,大家胡攻讦,也不必担心谁遭特别忌恨。」

    「这……这不是吃饱了没事嘛。」

    我问:「你觉得你每天吃饱了之後,还有什麽正经事吗?」

    「那倒也没有。」明远嘿嘿一笑,又:「你说那个唐御史的手会是谁?」

    「我怎知晓?」这一问好没来由。

    「我想,也许是你认识的人也说不定。」

    我待再探,他却怎麽都不肯吐半句,只说:「你要的事谁都阻拦不了,知不知,也无甚区别。」

    从庆侯府来,还未到辰时。得到盟书之人若不是傻瓜,就绝不可能再从南门城,御史台与唐家宅邸俱在东边,为求快捷,他应当会走东门。

    我到的时候,城门正缓缓打开,等在外面的百姓鱼贯而。最近世不好,守城的军士对著通缉告示,时不时拉住人询问。

    我不能确定对方有没有改装易容,只能小心查看有受伤迹象的行人。不多时,一名大的老者在一小女孩的搀扶来,老者著左,右脚拖行,正是兄所说对方受重伤的两,但形貌却全然不似了。

    我决定赌一把,跟在二人後面。

    一老一小拐了好几个弯,与御史台越来越远,我决心重新回去等人的前一刻,他们在一僻静小巷停了来。

    老者倚在墙角,气对女孩说了几句话,又掏几个碎银给女孩,吩咐她立即回家。

    小女孩拿了银两离去,不时回张望。

    待小女孩走,我忽然手,扯她绑的宽绳蒙上,将人拖来时见到的破败空房关上门。

    捂嘴的手甫一移走,小女孩立刻尖叫。我开始褪她的衣衫,任小女孩哭泣挣扎。

    衣衫脱到一半,门外响起脚步声,我飞快闪躲在小女孩後的草垛

    「你怎麽了?」「老者」踢开门,声气不稳,跌跌撞撞地靠近。

    小女孩只是不断哭泣。「老者」蹲来,发嘶哑的,却仍关切问:「怎麽回事?」

    小女孩又再度放声尖叫。

    「你、别哭,我帮你、帮你……」「老者」伸手拿起衣替她披上,断断续续的说明掩盖在凄厉的哭喊声

    我现,故意喊:「大胆贼,光天化日之,你想甚?」说完便在「老者」击了一掌。

    「老者」还来不及抬看我,便了过去,倒在小女孩上。

    小女孩罩绳在纠缠间掉落,看著上那人的脸,惊恐之叫声更大,我将她扶起,要她自己穿好衣服。

    「你快回去吧,我回把这禽兽送官。此事传去不好听,就算家里人问起,你也别说。」

    小女孩吓得傻了,我连说了三遍她才,然後跌跌撞撞地跑掉。

    我在「老者」旁边蹲,他怀里只有火石、银两与显然伪造的分文牒,搜遍全,终於在绑里找到那份皱的名单。展开一看,里面有东都官员以及不少封疆大吏的侄,牵涉甚广。我改变销毁的初衷,将之与文牒一怀

    「老者」仍然昏迷,我动手从未伤过人命,他亦无必死之理。看这人还不会醒,我一时多事,将他满脸白胡撕扯来,一张颇为年轻的苍白脸庞。看到这张脸就明白了,为何明远说或是相识的人。

    我与公卿甚少游,只远远见过唐御史,倒是在明远作东的聚会,与唐家说过几次话。这位唐君虽,却是侧室所生,家期望关怀都聚集在他的弟弟上,失落自然难免。

    他也许觉得我与他同病相怜,便常常主动过来搭话,说的无非是一些就算不是嫡,也要一番成就给人瞧瞧之类。

    对他说不上好评恶,既然相识就更麻烦些,我转离开,冷不防被一只手捉住脚踝。

    「尊驾,何方神圣?」

    我自然而然回,正捕捉到对方一闪而过的惊愕。

    他认我,那麽命便不能留了。

    回家的路上,我将双手拢在袖,肘时不时到匕首柄,遍生凉,料峭风不断拂在上,忍不住就发起抖来。暗暗打量全,虽已自认十分小心,衣服襬与鞋上还是沾了几血迹。

    第一次伤人命的觉难以言喻,惶悚自是难免,但是没有空在乎这些事了。

    荷他们颇有半,盟书保必然隐密,这样都被偷去,可见被窥伺已久,一旦不归,唐御史便会怀疑到我家里。

    本想放火烧尸,可是白天,恐怕我还没走便被捉个正著。

    放在那里还是会被发现,不过延个一时半刻而已,而这时间或许足够先手为。我打定主意,改了行路线,朝皇而去。

    我没有官职,只能以亲戚分请求觐见,本以为就算在朝门外等很久,都难免落得个被斥退的场,却未料不多时即得到了传唤。

    面圣不得携带寸铁,我将染血的匕首包好给监门卫收,无视对方的古怪神,由宦官领著,不久便到了御书房。

    我在丹墀前跪行礼。

    「起来吧。好久不见,兆安竟也得这般大了。」皇帝依然蓄著山羊胡材胖了不少,他穿著常服,侧倚在龙椅之上,听声音颇为轻快,想来心绪甚佳。

    王公贵族充任散官的,初一十五要上朝觐皇帝,我未成年,也没有袭封的资格,因此除了偶尔的家宴之外,确实很少见到皇帝。就算在家宴上,占据他目光的,必然也是诸位王公的嫡孙。

    我站起来。「元宵盛宴之後,侄儿心常常思念陛,今日见陛比之当时越发康健,心不胜喜。」

    他笑了一声,直接问:「你今日求见,所为何事?」

    我看了



ql请记住本站地址http://m.quanbl.com
【1】【2】

添加书签

7.2日-文章不全,看不见下一页,看下说明-推荐谷歌浏览器

本站开启了加密功能,部分浏览器不显示第二页 请更换手机默认浏览器或者谷歌浏览器!

目前上了广告, 理解下, 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存在下去, 点到广告返回不了可以关闭页面重新打开本站,然后通过阅读记录继续上一次的阅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